观音三十三化身故事(天生佛子因菩萨托梦)

据《佛说造塔功德经》中记载:“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佛教文化非常浓厚的泱泱大国。而相信熟悉历史的各位读者也清楚,佛教起初是起源于尼泊尔,一直到汉明帝时期才传入中国。

而在传入中国之后,佛教也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很快的寺庙便在中国大地上频频出现,现如今前去烧香的人可谓是络绎不绝。

观音三十三化身故事(天生佛子因菩萨托梦)(1)

在这些寺庙中,有一座来历特殊的寺庙,叫做金龙山正觉寺,现今距离建寺时间仅仅过去了四十多年,在寺庙中并不算历史悠久。然而,这座寺庙里的每一块石板,每一级台阶,却都是由一位老和尚日复一日独自修建而成的!

那么,这名和尚究竟何人呢?

实际上,这位和尚从小便与佛门结缘,也因此而在相当年轻的时候便遁入佛门,而事实也证明了,他是非常合格的僧人。

一、童年与佛门结缘后成僧人,恪守清规、孝顺事迹感人

前文提及的僧人在其一生留下了许多的传奇,他就是释觉定。

据说,人这一生并不是谁都能和佛有缘分的,佛缘全是命中注定,而释觉定就是那个与佛门有缘分的人。

观音三十三化身故事(天生佛子因菩萨托梦)(2)

释觉定原名叫陈多兴,他自幼家里贫寒,因此在小的时候,能够体会到穷苦人的生活。在陈多兴很小的时候,家里就曾来过一位云游四方的僧人,他化斋到此,一看到陈多兴的时候,那僧人就说过他这辈子和佛门有缘,而那时候的陈多兴才只有五岁。

这位僧人的说法让陈多兴的父母一直谨记于心,于是陈多兴在14岁那年便接触了佛法,他本人也对此甚是喜爱,然而因为机缘不成熟的缘故,因此陈多兴在16岁时才正式出家,被师傅赐名释觉定,从此他便开启了自己的修行之路。身为僧人,他一生都恪守佛教的清规戒律,从不杀生,并坚持苦修。

而由于释觉定要过清修的日子,因此其中兄弟姐妹则不愿跟他一起生活,还将年迈的父母交由他自己照顾。后来父亲去世,释觉定便专心的照顾母亲。

而由于释觉定白天需要照顾母亲,因此他只能在晚上到寺庙念经诵佛,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放弃,而是日复一日的坚持着,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他的母亲却病倒了,释觉定为了治好母亲找了许多医生,但是却都束手无策,在情急之下,释觉定想到了一些典故,无计可施的他决心相信传说。

释觉定想起的是佛教佛祖割肉喂鹰的典故,于是他便从自己的身上割下一块肉,并熬汤喂母亲喝下。这样的典故相信各位都不会认为是有科学根据的,但是要考虑到当时的释觉定是一个救母心切的佛教徒,因此他真的这么做了。

观音三十三化身故事(天生佛子因菩萨托梦)(3)

而或许真的是他的孝心感动了上天,他的母亲在吃完之后竟然真的慢慢的好起来了。而释觉定割肉救母的事情,也在附近被传播开来,因此人们为他的孝心而深受感动。作为一名佛教弟子,释觉定让人们见到了世间真孝!

实际上,这个故事孰真孰假我们无从考证,但是有另外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却让人们对这个故事无比相信,因此他那颗见不得人间疾苦的,炙热无比的慈悲之心是真实存在的,以至于让人们相信了他割肉救母的故事。

那么,他就是做了什么事情呢?

二、天生佛子因菩萨托梦,43年时间自建寺庙

在释觉定父母去世之后,释觉定开始礼拜佛教圣地。在一路上他乐善好施,尽力的帮助了许多人,最后来到了安徽的金龙山,并决定在此结茅苦修。而在此地所做的一个梦,让他有了需要完成的任务!

据说,在有一天夜晚,释觉定梦到了观音菩萨,据观音菩萨说以前在那个地方有一座庙,但是最后却遭到了破坏,因此观音菩萨希望释觉定能够将寺庙重建起来。

观音三十三化身故事(天生佛子因菩萨托梦)(4)

在隔天一起床,释觉定回忆梦中的细节之后,便开始同当地的部门沟通,为建庙做准备。在沟通完毕之后,在1979年释觉定开始了艰难的建庙任务。常年清修的他只留有一点点积蓄,而他用这些积蓄找人将地基建好,之后他便开始独自一人用一砖一瓦,一点点的建立寺庙。

修建寺庙的过程真的称得上是万般辛苦,在天微微亮的时候释觉定便起身修建寺庙,他还需要一个人从山下挑砖,并在黑夜里走四五里山路,为了走这段路而磨破的鞋子不计其数。然而,释觉定从不抱怨,也没想过要放弃,而是日复一日日积月累的凭着一己之力,把这座寺庙建得颇有规模。

到了释觉定四十七岁那年,他又在寺庙的一旁建起来瓦窑以及青砖窑,一面建寺而另一面开荒种地。原本的一块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在释觉定的努力下,慢慢的变成了春和景明的满山葱绿。

可以说,释觉定仅靠着他虔诚的信念,并用了四十三年的时间,才终于建起了这座寺庙,并将其命名为正觉寺!

而在寺庙建成之后,释觉定便在此坚持苦修,而由于他怀有一颗慈悲之心且乐于助人,因此平时人们有什么事情解决不了的话,大多都会来找他帮忙,而释觉定也都会尽心的去帮助,因此当地的人们都把他叫做活菩萨。

观音三十三化身故事(天生佛子因菩萨托梦)(5)

可以说,作为一名僧人,释觉定真正做到了功成名就,在附近他有着非常好的名声,他也完成了绝大多数僧人一辈子都无法做到的成就,然而即便如此,释觉定也没有想过停下脚步。

实际上,释觉定在达成至高成就之后,依旧过着他清修的生活,其身上只穿着一件百衲衣,而这件衣服,竟然一直穿到了八十多岁。

三、坚持清修,一件百衲衣穿到80多岁

人称释觉定为“老师公”,这是当地人对清修苦修的老僧人的一种尊称,而释觉定也绝对配得上这样的称谓。这从他身上的百衲衣便可以看出。

所谓百衲衣指的就是和尚的袈裟,因为是由许多的小布片拼接缝成的,所以才称之为百衲衣。百衲衣乃圣贤的标帜,因此自古为佛教所尊重。而释觉定身上的这叫百衲衣,已经跟随了他43年的时间。

而释觉定之所以一直只穿百衲衣,是因为作为苦行僧,他不仅要免去自己对俗世间之事的欲望,同时还要对寻常人家的柴米油盐望而远之。

观音三十三化身故事(天生佛子因菩萨托梦)(6)

而释觉定所穿的百衲衣,就是为了让自己放掉对于华丽衣物的需求,于是他捡来百姓们所丢弃的衣物,剪下尚好的布料拼拼凑凑,才凑成了这一件百衲衣。

而释觉定就这样穿着他的百衲衣,独自在他自己一手建起的寺庙里清修度日。如今的释觉定也已经80多高龄了,无论是酷暑还是寒冬,释觉定始终都是这样一件衣服不离身,而百衲衣上的补丁一年比一年多,但是释觉定从来只是缝缝补补,一直都没有更换。

在佛门之内的清修之地,释觉定几十载的人生都挥洒在了寺院的青砖之上,穿过大寺门,看着那个穿着满是补丁的老僧人打扫着院子,人们才幡然醒悟,原来这就是"佛"的一生。

小结

割肉救母实为感天动地之举,而徒手建寺则足以称为丰功伟绩。世人将释觉定称为活菩萨,作为一名出家人他谨守清规戒律,即便年过八十也依然不忘造福众生,经常下山去帮助村民们修补道路,并教化百姓,还曾为多个家庭调解了矛盾与纷争,挽救世人于危难之中。

释觉定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佛教的慈悲之心,让世人见到了真正的佛法,真正的做到了佛教所说的积德行善、普渡众生!

观音三十三化身故事(天生佛子因菩萨托梦)(7)

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释觉定就是指明灯,他指引着我们走上了光明和谐的康庄大道。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要我们能够像释觉定一般的吃苦耐劳且脚踏实地,一定也能够以一己之力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释觉定一生不忘初心,始终如一,在此我们衷心祝愿这位老僧能够平安康健,福寿永存!

参考资料:《佛说造塔功德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