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禹治水之谜(十堰历史4000年前)
岷山之畔的大禹铜像(2016年8月1日摄于四川省阿坝自治州汶川县)。
云上十堰讯 文、图/记者 朱江 报道:2019年9月19日14时,丹江口水库水位达163.67米,随着丹江口水利枢纽最后一个深孔闸门关闭,5个深孔和3个堰孔闸门全部关闭,停止泄洪,圆满完成2019年首次泄洪工作,有力确保了汉江中下游安澜。本次洪水过程水库总弃水量为15.65亿立方米,相当于放掉一个黄龙滩水库的库容。
现代水利枢纽通过调控闸门治水,而4000多年前大禹在汉江武当河段治理水患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十堰发现沉睡数千年的夏王朝遗存
古老的汉江,是一条比长江早诞生7亿年的河流。作为长江最长的支流,它在历史上与长江、淮河、黄河并称“江淮河汉”。
据文献资料记载,4000年前,大禹曾沿着汉江进行过考察和治理。他的功绩,在中国第一篇区域地理著作《尚书·禹贡》中是这么记载的:“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江,入于海”。《禹贡集解》认为:陕西省宁强境内的嶓冢山是汉江的发源地,在那里称漾水,漾水东流经陕西西南称为沔水;沔水流到陕西汉中又东流经南郑称汉水,再经城固、洋县、西乡、石泉、紫阳、安康、旬阳、白河及湖北的郧西、郧县(今郧阳区),流经今丹江口市,称沧浪之水,亦称汉水。
大禹治水告成后,受到了汉江两岸万民的敬仰,人们世世代代传颂他的功德。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史记·夏本纪》,记载了大禹划定九州、治理山川等功绩。
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推断,夏王朝的统治从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史记》记载,夏朝的第一位王是大禹,从大禹开始到桀灭亡,夏朝共有17位王。
在中国文明史上,究竟有没有夏王朝及夏文化?有没有夏禹王?学术界已争议多年,考古发现成为打开夏朝迷踪有效的途径。然而,4000年的漫长岁月,夏朝的遗迹早已坍塌殆尽,同样是考古研究最难以寻觅的历史谜题。
辽瓦店子遗址位于郧阳区柳陂镇辽瓦村,2005年至2007年,湖北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对该遗址进行了6600平方米的发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
这处扼守汉江通道要塞的遗址,自然成为考古学探索夏朝文化的重要对象。
经过考古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沉睡数千年的夏王朝之谜,开始慢慢浮现在世人眼前。令人吃惊的是,在遗址中,夏时期文化遗存保存完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流域发现的规模较大、出土遗物较多的一处夏时期的聚落遗址,各类遗迹分布有序,聚落形态较为清晰,极大丰富了人们对夏时期文化的整体认识。由于辽瓦店子是该地区同类遗存中保存最丰富、系列最完整,且保留了典型聚落形态的遗址,专家们将该遗存命名为“辽瓦店子文化”。该遗址入选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回忆起当时考古发现的情景,十堰博物馆考古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黄旭初告诉记者,辽瓦店子遗址的夏时期遗迹、遗物数量丰富,房址、墓葬均有发现。
远古时期,汉江频繁的自然灾害、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和激烈的部族战争,造成地区大动荡,也造就了部族和部族的领袖。历史上确实有个夏王朝,大禹正是夏王朝的创始人。由于他治水救民的功劳特别大,才被后世称为夏禹、大禹、神禹。
位于武当山景区紫霄宫前的禹迹桥(2018年9月8日摄)。
与“禹”有关的建筑比比皆是
为了缅怀和纪念大禹,武当山下的汉江两岸,禹王庙、禹王宫、禹迹桥、禹迹池、禹迹亭、禹皇庙比比皆是。
2014年4月24日,站在汉江南岸龙山顶上的龙山宝塔旁,丹江口市沧浪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永国告诉记者:“大禹在这里治理了均州沧浪的水患,这里留下了很多遗迹,沧浪的源头就在这里。”
与龙山宝塔隔丹江口水库相望的均州沧浪亭遗址,始建于唐末宋初,是均州人民为纪念大禹均州沧浪治水、孔子在沧浪闻孺子歌、屈原在沧浪与渔父歌而修建。
那么,汉江武当河段治理水患与沧浪亭有什么关系?王永国说,清朝光绪年间均州文人陈诏撰《新修沧浪东山记碑》有这样一段话:“均州城东半里许,阻水为河,名曰沧浪,即神禹所导汉之下流,孔子所谓孺子歌处。”
禹王庙遗址就在距龙山宝塔不到100米处,因年久失修而倒塌,史志均有记载。这是千年前均州先民为纪念大禹到此治水修建的第一座禹王庙。
据2009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均州水下文明》记载:“禹皇庙在均州城南16公里的大炮山对河沟口,俗称禹皇庙咀。此庙是为纪念大禹导水沧浪流域而建,始建于元前,占地600多平方米,殿宇10间。丹江口水库蓄水前仍保持完整。”这是宋朝为纪念大禹在均州沧浪治水修建的第二座禹王庙。
出土于丹江口市三官殿办事处三官殿中学禹王庙遗址的文字砖。
在如今的丹江口市习家店镇青塘小学,均州先民在千年前建造了第三座禹王庙,亦称禹帝庵。遗址犹存。
2016年3月6日,丹江口市三官殿办事处三官殿中学禹王庙遗址出土17块禹王庙文字砖,每块长约30厘米、宽约14厘米、厚9.5厘米,每块重达6公斤,为明朝洪武年间烧制,正面清晰刻着“禹王庙”3个字。这是600年前均州先民修建的第四座禹王庙,亦称禹王宫。王永国说:“不仅如此,现在的龙山嘴、龙口村皆为纪念大禹治水而取的名称。武当山紫霄宫处还有禹迹池、禹迹桥、禹迹亭等。”
大禹治理了汉江的水患,疏通了古代汉江河道,留下了沧浪文化的不朽篇章。
博物馆里的铜铸鎏金禹迹亭
大禹治水的传说,世代相传;大禹治水的故事,妇孺皆知;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精神,更是为后世子孙耳熟能详。
如今,在武当博物馆有一件高63.4厘米、宽30厘米、重18.6公斤的铜铸鎏金文物,名曰“禹迹亭”。传说禹在武当山治水,因其治水有功,深受百姓爱戴和拥护。为了纪念禹,当地百姓就在武当山紫霄宫前兴建禹迹池。该亭1981年出土于紫霄宫禹迹池内,是一件金属仿大木结构重檐歇山式建筑。
出土于武当山紫霄宫禹迹池的铜铸鎏金文物禹迹亭。
那么,紫霄宫禹迹池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呢?据1994年版《武当山志》记载:“禹迹池始建于元朝之前,明朝永乐年间重建。池中曾有禹迹亭,已废。近百年来四面水土流下将池淤平,改为水田。1983年,均县水利局拨款8万元清除淤泥,重造石条坝,恢复禹迹池。”
成书于明朝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的《敕建大岳太和山志》记载:“禹迹池,在禹迹桥南”、“禹迹桥,在紫霄宫前”。
明朝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时任武当山提调官的方升,在编纂的《大岳志略》上是这样描述紫霄宫禹迹池的:“复东趋大宝珠,溢于其趾,为禹迹池。池大仅一亩,湛湛阶户间,尤为高山胜慨。旧传,禹导山至此,因名。”
今年9月24日,记者向武当山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请教禹迹池早些年的模样时,他不假思索地说:“禹迹池就是紫霄宫门口广场的那口大池子。以前面积只有一亩左右,后来修建旅游公路时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改造中的武当山紫霄宫禹迹池(摄于2015年6月7日)。
大禹治水精神激励汉江民众
大禹治水的故事虽然发生在遥远的时代,在当今的中国大地上,各地百姓仍在用不同的形式纪念着这位中华民族的伟大先祖,大禹精神永远不会消失。
十堰籍著名探险家税晓洁认为,大禹可能不是具体的某一个人,应是一个治水的群体或部落。
致力于武当文化研究的武当山文管所工作人员薛明则表示,大禹也许是代表了治水成功的一群人,很可能汉江沧浪那一段水患较大,也经过了治水,后人建亭子“镇水”,同时也为了纪念治水之人。
距武当山紫霄宫1000多公里的四川省阿坝自治州汶川县,几千年来,当地的羌族百姓将大禹视为自己的祖先。
2016年8月1日,记者在汶川县岷山之畔看到一尊大禹铜像:悬胆方口,头戴四面斜坡平天冠,束发带依稀可见。据说,在今天汶川羌族人的生活当中,依旧保留着各式各样与大禹相关的文化习俗。
大禹和大禹治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座宝库,不论是大禹治水的方法,还是大禹治水中所体现出的人格魅力、文化价值与道德精神,都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传说还是史实,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大禹文化,无疑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宝库中永放光辉的一颗宝石。大禹精神早已深深烙在每一代中国人的心中,也有如源源不断的汉江,哺育着汉江两岸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