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的禹是什么(禹里禹都永远的大禹)

大 禹 其 人

常松木

大禹的禹是什么(禹里禹都永远的大禹)(1)

大禹,(前2127年-前2062年),姓姒,名文命,字高密,又称夏禹、戎禹、伯禹、神禹、帝禹。禹是黄帝的玄孙,禹的父亲叫鲧,鲧的父亲叫颛顼,颛顼的父亲叫昌意,昌意的父亲就是黄帝。从黄帝到禹,共五世。鲧纳有莘氏生禹,帝禹乃黄帝的玄孙。由于禹是活动在崇山一带的夏部落的首领,故被称为夏后氏。大禹在传说中,是一位治水有功,造福人民的好帝王,受到人民的称颂。

关于禹的出生地说法不一,有传在今四川省北川流不息羌族自治县的禹里乡,有说在今郑州登封嵩山一带。大禹既然是黄帝的后裔,怎么会说“禹出西羌”呢?《华阳国志》道出了根由。原来,黄帝的儿子昌意,娶了蜀山氏之女,生子名高阳,就是颛顼帝。颛顼把自己的支庶都分封在了蜀地。他的儿子鲧被封于汶山石纽地区(今四川省北川县),娶有莘氏之女为妻,名叫女志,也叫女嬉。一天傍晚,女嬉到河边提水,见流水潺潺,彩霞满天,心里非常高兴。在与同伴嬉戏玩耍中,拾得一枚野生的薏以果(有说是红色的石子),像珠子一般艳丽可爱,便含在嘴里。不料那薏以果光滑如卵,“滋溜”而下,咽入腹中,因而有了孕。怀胎14个月,却生不下来,只好剖腹生儿,这就是禹。至今四川省北川县还有刳儿坪、洗儿池、血石、禹穴沟等许多遗迹。这里是羌乡,自古以来都是羌族生息地。有的史料说“禹出西羌”,就是这种来由。

禹是黄帝的玄孙,其父鲧被帝尧封于崇(即中岳嵩山),叫崇伯,是上古时期居住在崇山(即今嵩山)下夏部族的首领,故又称崇伯鲧。在古代崇和嵩是相通的,崇山即嵩山,“崇伯”即嵩山一带的首领,因此,大禹籍贯应在中原嵩山附近。中原一带传说”鲧腹生禹”。《山海经·海内经》记载:“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侍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腹生禹,帝乃命禹率布土以定九州。”传说鲧被杀后尸体过了三年仍不腐烂,天帝知道后就又派了位天神并赐其宝刀一把,让他将鲧的尸体剁烂,害怕其复活后到天宫捣乱,谁知那位天神举刀砍开鲧的尸体,从鲧的肚子里跃出了一头小虬龙,很快地飞到了嵩山上,变成了一位英俊少年,这位少年便是禹。

传说,帝尧时,洪水成灾,天下百姓深陷愁苦之中。帝尧命禹的父亲鲧去治理洪水。鲧率众筑坝修堰,费了九年功夫,也没把大水治伏,因而受到流放羽山(今山东蓬莱东南)的处罚。也有典籍记载鲧被诛杀于羽山。舜继帝位后,洪水仍然是天下大患,便命已成为夏部族首领的禹继续治理洪水。当时,禹仅24岁。禹欣然领命后,没有贸然行事,而是首先认真总结前辈治水的教训,寻找治水失败的原因。然后,率领伯益、后稷、皋陶等一批得力助手,跋山涉水,顶风冒雨到洪灾严重地区进行勘察,了解各地山川地貌,摸清洪水流向和走势,制定统一的治水规划,在此基础上才展开大规模的治水工作。他鉴于前辈治水无功主要是没有根据水流规律而因势利导,而只采用“堕高堰库”(《国语•周语下》)筑堤截堵的办法,一旦洪水冲垮堤坝便前功尽弃的教训,便大胆改用疏导和堰塞相结合的新办法。按《国语·周语》所说,就是顺天地自然,高的培土,低的疏浚,成沟河,除壅塞,开山凿渠,疏通水道。历时十三年之久,终于把洪渊填平,河道疏通,使水由地中行,经湖泊河流汇入海洋,有效治服了洪水。

大禹治理洪水是从冀州开始的。他先是在冀州完成了黄河壶口的工程,菜后又治理了梁山及其支脉以有衡水和漳水。接着,大禹疏通了济水和黄河之间兖州的九条大河,将雷夏蓄积成了一个大湖,让雍水和沮水江合后流入其中,大禹还教当地人种桑养蚕。于是当地人奉大禹为神明。大海到泰山之间是青州,大禹在这个地区疏通了淮水和淄水。大海、泰山到淮水之间是徐州,大禹在这个地区治理了淮水和沂水,蒙山、羽山一带子也由此变成了良田,大禹还交大野改造成一个蓄水大湖。淮河与大海之间是扬州, 晨竹林密布,野草繁茂,彭蠡在此地江成湖泊,是鸿雁南归时的栖息之地,大禹在这里治理了松江、钱塘不、浦阳江,这样,辰对地区的百姓也都安居乐业了。荆山到衡山的南面是荆州,这个地区有长江、汉水,长江的众多支流大都有固定的河道,但也时常改道导致洪水肆虐,大禹同当地百姓一起治理好了这些改道的河流。荆州和黄河之间是豫州,这里土质松软肥沃,低地则是肥沃坚实的黑土,但由于洪水肆虐,这里成了一片河泽。经大禹治理后,伊水、洛水、缠(左三点水下有八和土)水、涧水都已驯服地注入黄河,荥泽也江成了一个大湖,大禹同时还疏浚了菏泽,修筑了堤防。华山南麓到黑水之间是梁州,大禹在这里疏通了沱水、涔水,并在蔡山、蒙山修筑了道路,这样岷山、蟠冢山之地都可以耕种了。黑水与黄河西岸之间是雍州,大禹在这里开通了荆山、岐山的道路,并让泾水、漆水、沮水、沣水都江入渭水,这样雍州的高原和低谷之地也都变成了良田。

大禹还疏导了九条大河。疏导弱水,把弱水疏导至合黎,使弱水的一游注入流沙;疏导黑水,使黑水经三危山流入南海。疏导黄河,从积石山到龙门山,向南到华阴,然后东折经砥柱山继续向东到孟津,再向东经洛水入河口,直以大邳,再转而向北经过降水,到大陆泽,再向北分为九条河,这九条河到一游又江合为逆河,最后流入大海。疏导漾水,从嶓冢山开始,向东流是汉水,再向东流是苍浪水,经三筮(左有三点水)水到大别山,南折注入长江,再向东与彭蠡之水会合,继续向东最后江入大海。疏导长江,从汶山开始向东分出支流就是沱水,再往东到达醴水,经九江到达东陵,向东斜行北流,与彭蠡泽之水会合最后流入大海。疏导允(左有三点水)水,向东流就是济水,济水与黄河相遇,溢为荥泽,向东经陶丘北,继续向东到达菏泽,后与汶水汇合,再向北流入大海。疏导渭水,从鸟鼠同穴山开始,向东与沣水汇合,又向东与泾水汇合,再往东经过漆水、沮水流入黄河。疏导洛水,从熊耳山开始,向东北与涧水、缠(左三点水下有八和土)水汇合,又向东与伊水汇合,再向东北最后流入黄河。

大禹是古代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治水是与治国养民结合进行的。禹在外治水十三载,“三过其门而不入”,公而忘私,走遍中原大地,进行调查和测量,风雨无阻,从不懈怠。在治水害的同时,还指导人们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大兴水上运输,重建家园。每治理一个地方,都主动团结氏族部落酋长,完善政权建设,使百姓安居乐业。史书记载,洪水退去后,一块块平原露出水面,他带领人们在田间修起条条沟渠,引水灌溉,种植粟、黍、豆、麻等农作物,还让人们在地势低洼的地方种植水稻。不仅治理水患获得巨大的成功,而且农业生产也取得了进步,建立了丰功伟绩。孔子曾颂扬禹治水的功德说:我简直找不到他的一点缺点,他的宫室简陋却没有想到改善,而是尽全力平治水土,开沟洫,发展农耕,鼓励人民从事劳动。

“七年闻乐不听,三过家门不入”,经过十三年的艰苦努力,大禹终于将华夏九州内的山川河流都治理好了,从此九州统一,四境之内安居乐业,诸侯们无论是通过陆路还是水路都可以很方便地来国都朝觐。这样,东临大海,西至流沙,从北方到南方,舜帝的声威远播四方。大禹治水成功,使他建立了极高的威望。舜召集各氏族部落酋长开庆功大会,赐给他用美玉琢磨而成的玄圭,以示其丰功伟绩。舜帝十五年,还命禹祭祀嵩山太室山。当舜年老时,众人一致推举禹为部落联盟的首领。禹继位后,中原各部落逐步形成以夏族为中心的领导集团。禹在这个集团中的地位已初具王权性质。他让治水时专司刑罚的皋陶制定了一些规定,各氏族部落如有不听号令者,就要以刑罚来惩办。禹还有组织的对不听教化多次叛乱的苗族进行征伐,打败了苗军,打死了三苗酋长,势力范围达到江淮流域。之后,“四方归之,辟土以王”。舜死后,禹守孝三年,仍按传统的禅让制把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自己躲避到了嵩山脚下的阳城。但三年之中, “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 前2071年,禹在阳城即天子位,建立了“咸有九州,协和万邦”的大夏王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王朝的统治,东至东海、西连西河、北及燕山,南逾江淮。夏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原始社会的结束、阶级社会的开始,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禹为了巩固夏王朝,把全国分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进行管理,他还“南省方,济于江”,到南方巡视,在涂山(今安徽蚌埠市西)约请诸侯相会。禹为纪念这次盛会,把各方诸侯部落酋长们送来的青铜铸成九个鼎,象征统一天下九州,成为夏王朝之象征。禹在巩固夏王朝统治过程中,还特别重视恩威并济,加强教化。传说西部有个部族叫有扈氏,好战而不愿服夏。禹采取一边用兵征服,一边用德政教化的策略,收到良好效果,使有扈氏终于臣服于夏。东南地区古称“九夷”,即九个较大的部落。禹为加强对其统治,几次出巡该地区,传播中原文化和礼教,受到当地百姓尊敬和礼遇。他沿途向当地人询问习俗,鼓励农耕,告其农时,播种五谷,教育部族酋长们讲礼仪,知法度,不以强凌弱,和睦相处。同时又宣布,若有不听教化者,要以兵征讨,决不客气。当时,古越部落酋长防风氏,总想独霸一方,自称越人各部落之长,不听禹的命令。禹在苗山大会上当众命令将他处死,并暴尸三天。各地诸侯、方伯深知夏王朝的威力和禹的神圣,再不敢冒犯禹王。那些没有参加朝见禹王的氏族部落听说此事,也纷纷向夏王朝进贡称臣。禹号令全国产行统一的夏时制,俗称夏历,也称农历,并且定车制,立贡法,建学校,提倡养老,令行薄葬,还实行五音听治:凡告以治国之道者,请撞钟;凡晓以义者,请擂鼓;凡有事通报者,请摇铃;凡告以忧患者,请击磬;凡有冤情要申诉者,请击召(左有革)。帝禹的这些以利万民苍生的措施,使夏王朝迅速富庶起来,成为屹立于东方的一个强大王朝。

后来,帝禹东巡,前2062年,至会稽(浙江绍兴)而崩,由禹之子夏启,继承王位。启较贤能,诸侯拥护。启继王位后,是为夏后帝启,这样一来,夏朝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开了家天下的世袭制度的先河,禅让制从此告终。

大禹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王朝的建立者,堪称华夏立国之祖。大禹推动了我国第一个民族——华夏民族的形成,也是中华民族的缔造者。在大禹立国以前,华夏民族是多元的,没有一个中心,自大禹立国开始,华夏民族才开始形成一个实现多民族统一的历史巨人。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我们华夏民族统一发展的基础。大禹是华夏民族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初祖。大禹的功绩,历史上只有秦始皇、毛泽东可以和其媲美。

因为治水,大禹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水利学家,后世供奉其为水官。因为划定九州,大禹是我国第一位行政区划专家,记载夏禹划九州的《禹贡》是我国最早的地理志。大禹治水时走遍了九州,堪称我国第一位国土资源普查专家。相传《山海经》就是大禹治水时和伯益一同记录各地山川、物产、风情等而成的。大禹还是我国古代第一位建立度量衡标准的人,治水时,他以身为度,以音为律。

大禹的父亲鲧的封地在嵩山,大禹成长于嵩山,家居于嵩山,治水于嵩山,建都于嵩山,大禹的光辉业绩以神话传说的形式铭记在嵩山地区人们的心里。大禹文化,嵩岳为盛,嵩山脚下的登封,有王城岗禹都阳城遗址、汉三阙等众多大禹文化遗迹。登封人民崇敬大禹,热爱大禹,将大禹评为登封十大历史名人。2008年元月2日,经过中宣部、中国文联批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登封为中国大禹文化之乡。

大禹的禹是什么(禹里禹都永远的大禹)(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