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和家里人都得了什么病(我和奶奶感情极深)
1991年3月,一部百万字的城乡题材小说获得了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在陕北高原乃至全国各地都瞬间引起了轰动。很多人从这本书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很多人从这本书中受到激励。如今,30多年过去了,这本书仍然是各大高校图书馆借阅榜冠军,从未被超越。这本书就是《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作者名叫路遥,他出生在陕北农村,他用6年的时间创作了《平凡的世界》,却因创作累得油尽灯枯,在获得茅盾文学奖的第二年,路遥因病去世,年仅42岁。一位伟大的作家,就这样离我们而去,让无数读者扼腕。
二、路遥的家庭和乳名
看过《平凡的世界》的读者,对孙少平一家可谓印象深刻,因为路遥花了很大心血为我们深刻描写了这家人每一位家庭成员的性格。孙玉厚两口子有四个孩子,按年龄顺序分别是孙兰花、孙少安、孙少平、孙兰香。孙玉厚还有一个弟弟叫孙玉亭,弟媳贺凤英。除此之外,孙玉厚还有一个瘫痪在床的老母,也就是孙少平的奶奶。
孙少平的奶奶是一位非常慈祥的老人,虽然瘫痪在床,但却很疼爱自己的孙儿们,她为了省钱,甚至不舍得为自己抓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孙少平的奶奶的形象,和很多老人非常相似。路遥就曾表示:孙少平的奶奶的原型,其实就是我的亲奶奶。
话说回来,路遥的乳名,还是他奶奶给取的。
路遥,本名王卫国,他的爷爷名叫王再朝。王再朝有三个儿子,分别叫王玉德、王玉宽、王玉成。其中,路遥的父亲就是老二王玉宽。正是因为父亲是“玉”字辈,所以《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父亲才叫孙玉厚。
路遥是家中长子,公元1949年12月2日,新中国成立不久,路遥便出生,在那个时代,医疗卫生条件并不发达,生孩子是女人的鬼门关,尤其是头一胎。因此,早在几天前,路遥的爷爷奶奶就从170里以外的延川县赶了回来,守在儿媳妇身边。幸运的是,路遥的母亲马芝兰身体强壮,平时又有大量的田间劳作,因此生下路遥时并没有遇到什么风险。
因为路遥的大伯王玉德的几个孩子全部没过满月便夭折了,因此路遥的出生,让爷爷奶奶很兴奋。满月那天,奶奶思考再三,给这个长孙取了一个名字,叫“wei”。
至于为什么叫“wei”,路遥去世后,作家厚夫曾专门请教过路遥的二弟王云天,王云天则表示:路遥的乳名的确是叫“wei”,是爷爷奶奶取的,但具体啥意思,我至今也不知道。因为当时农村人读书识字的不多,很多名字只是一个发音,和具体文字对不上。例如路遥的大妹妹名字叫“he”,和汉字“荷”读音很近似。路遥的大弟弟乳名叫“liu”和汉字“刘”读音很近似。后来,因为路遥的大名叫王卫国,所以后来人们都以为他的乳名叫“卫”。其实,这并不准确,因为当时农村习俗讲究给孩子取个贱名,越贱越好养,路遥是头一胎,按理说“卫”并不符合这个意思。严格意义上说,路遥的乳名和汉字“味儿”的读音很像,因此,也有人说路遥的乳名叫“卫儿”。
三、路遥和奶奶路遥的母亲名叫马芝兰,和那个时代的农村妇女一样,结婚后便不停地生孩子,她一生生过9个孩子。路遥还没满周岁的时候,母亲便再次怀孕,因此路遥不得不提前断奶,跟着奶奶一起生活。路遥对断奶非常不抗拒,奶奶为了哄路遥入睡,会把自己的奶头塞到路遥的嘴里,这个习惯持续了很久。4岁那年,爷爷王再朝病逝,奶奶在路遥家里又待了两年,然后便去了远在延川的大伯家。
路遥家在清涧县,离大伯家约有170里路。之所以离这么远,是有历史原因的。约在1940年,边区政府号召人多地少的陕北百姓迁往延川一带开垦荒地,路遥的爷爷便带着全家迁到了延川县,路遥的大伯王玉德便在延川娶妻,在那里扎根。但路遥的爷爷怀念旧土,又让二儿子王玉宽回到老家清涧县,因为这是他们的“根”。正是因为这个关系,当路遥6岁时,奶奶离开自己家,去到大伯家后,路遥就非常想念奶奶。
路遥7岁那年,因为家里孩子众多,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时常吃了上顿没下顿。远在延川的大伯也来信,希望能过继一个侄子到膝下,大伯的本意是想要路遥的二弟(乳名“四锤”),但四锤当时太小,再加上路遥到了要读书的年纪,家里付不起学费,因此父母一咬牙,把长子过继给了大哥。按当地的说法,若叔伯没有儿子,过继侄子来家中继承香火,叫“顶门”。
于是,1957年秋天的一个早晨,父亲突然叫路遥和自己一同去大伯家“玩两天”,为此,母亲一早就给路遥做了一顿好吃的,让路遥吃饱。弟弟妹妹们眼馋,母亲都没舍得让他们吃。然后又从箱子里、拿了一双新布鞋给路遥穿上。就这样,路遥和父亲走了两天的路,路上父亲把仅有的一毛钱花了,给路遥买了一碗油茶。而父亲什么都没吃,说自己“不饿”。
到了伯父家后,父亲说自己要去“赶集”,便离开了,从此,路遥才明白,自己要永远留在伯父家。
因为两家人相隔太远,路遥和伯父非常陌生,路遥毕竟还是个孩子,他甚至有些怕自己的伯父。幸运的是,奶奶在伯父家,这是路遥当时唯一值得庆幸的事情。奶奶身体逐渐不好,但对路遥却关怀备至。路遥曾说:“在我的成长道路上,奶奶是我最重要的亲人。”真是对奶奶有无限的敬爱,后来他把奶奶写在了《平凡的世界》里,因为他早已把孙少平的奶奶,当成了自己的奶奶。
四、路遥的艰苦童年
伯父家中虽然没有子女,但也不富裕,路遥在伯父家读书后,常常买不起几分钱一支的铅笔。那个年代,小学分为初小(一到四年级)和高小(五六年级),路遥初小毕业后,考上了高小,但伯父不支持他继续上学,伯父希望路遥像他一样做一个农民,最根本的是,伯父没钱供他上学。路遥为了上学,哭过、求过,伯父甚至放话:天王老子求情都不行,坚决不能再读书。后来奶奶支持路遥,伯父最终妥协,但每个月只给路遥25斤粮票。
路遥正在长身体,25斤的粮票根本不够他裹腹。食堂里有甲乙丙三种菜,他连丙菜都不敢吃,怕同学们笑话,他每天都躲在角落里啃黑面馍馍。《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和郝红梅每天躲起来啃馍馍的情形,是路遥最真实的写照。路遥曾说过:每当我写到这里,我都忍不住潸然泪下。因为这样饥饿而又“丢人”的场景,足以让一个人终身难忘。
路遥为了填饱肚子,曾利用下课时间到处找野菜吃,甚至试过吃树皮。路遥曾梦想过考大学,只可惜,由于文革的原因,他的大学梦碎。直到他参加工作后,才幸运地被以工农兵学员的身份被推荐上了延安大学。虽然读了大学,路遥仍然一穷二白,他和其他同学相比,有深深的自卑感,因为他需要穿带补丁的衣服,他囊中羞涩,不敢和其他同学一起到食堂里打菜。也正是在这种艰苦的岁月里,路遥开始了文学创作。
五、苦尽甘来?甘未来!1980年和1982年,路遥的《惊心动魄的一幕》和《人生》先后两次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让路遥小有名气。但因为背后有两个家庭需要养活,路遥的生活还是很拮据。有人找路遥借钱,路遥都不敢回应。
1986年,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出版,在文学界引起强烈反响,为了继续将这本书创作完成,路遥熬夜、抽烟,几乎耗空了心血,1991年3月,当得知《平凡的世界》获得茅盾文学奖后,路遥差点疯癫了,但他随即被现实生活打了一闷棍,因为他没有路费到北京去领奖。在千方百计借钱凑够路费后,路遥在登上火车前,叹息生计艰难,他甚至说了一句脏话:“干他妈的文学!”
获奖后的路遥,并未迎来人生高峰,1992年,路遥因肝硬化腹水而病倒,他四处求医,妻子也在闹离婚,临终前,路遥不甘心地说:“我这一生,吃的是猪狗食,干的是牛马活!”
公元1992年11月17日,新华社山西分社发布了一份消息稿:
以小说《人生》《平凡的世界》而相遇文坛的作家路遥,今天被无情的病魔夺取了生命。长期艰辛的创作,让他积劳成疾……于今晨8:20猝然离世。
消息一出,无数读者扼腕叹息,路遥走了,留给我们的作品却还在辉煌,尤其是《平凡的世界》,如今已经被译成多国文字,持续热销。各大高校的图书借阅榜上,《平凡的世界》持续霸占榜首。
六、《平凡的世界》的不平凡之处有人为孙少平的艰苦求学而共鸣过,有人为孙少安的这个“生产队长”而感动过,有人为田润叶而惋惜过,有人为田晓霞之死而哭泣过。
央视著名的主持人董卿曾说过:
《平凡的世界》给我们展示了一部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路遥给一切卑微的人带来了希望、勇气和光亮!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曾说过:
我18岁时,还在蹬三轮打零工,因为无意中捡到一本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从这本书中看到了希望,改变了一生。
中国著名的企业家、著名房地产商潘石屹曾说过:
《平凡的世界》我看了7遍,每次我觉得有过不去的坎的时候,我都拿出来读一读,书中的每个细节,我都记得很清楚。
潘石屹曾花巨资为路遥修墓,更是充分肯定了路遥的文字。
路遥的一生虽然历经苦难,但他的文字充满阳光,他笔下的每一位主人公都有强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就是一个作者的伟大之处。
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我们有成功时,也有遇到挫折时,当我们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当我们迷惘和无助时,建议你读一读《平凡的世界》。这本书能够让无力者更有力量,让悲观者砥砺前行。
今天,笔者通过整理,郑重向大家推荐路遥的最完整版的《平凡的世界》,这套书是由出版路遥作品最权威的北京十月出版社出版,正版全三册、无删减完整版,不管是自己读,还是送孩子,都是绝对值得珍藏的版本,原价108,现在只需要79.8元。读书是最好的投资,只需要一顿饭钱,让我们共同感受路遥文字的魅力。
《平凡的世界》是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愿你我共读!
下方横条为购买链接,绝对正版,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