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怎么保护孩子的自信心(想让孩子自信有安全感)

曾经有个调查,问过一些孩子,爸爸妈妈对他们说过的什么话,最惹他们讨厌?(例如让他们感受到了大人们想控制自己,或者消极地敷衍,包含虚情假意而不切实际的愿望等)。看看你有没有说过以下的话:

家长怎么保护孩子的自信心(想让孩子自信有安全感)(1)

除了上述这些贴标签,评价性很强的话一致外,还有一句看似人畜无害的话,其实也在深深打击和影响着孩子,那就是

很多家长经常说而不自知的话:“慢点,小心点儿”。你还记得吗?

家长怎么保护孩子的自信心(想让孩子自信有安全感)(2)

其实你对孩子这么说,并没有什么作用,每天说好几遍“小心点啊!”,是家长焦虑的一种表现,孩子会把这句话理解为:“我总是担惊受怕的”,或者是“我不相信你的判断力。”这种话并不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反而会让孩子感受到非常没安全感。

我们都知道3岁前是亲子依恋关系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期,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会表现得非常黏妈妈,不敢主动社交,和小朋友打招呼,遇到喜欢的玩具,也不敢上前争取。而孩子的安全感并不能够自己独立习得,一定是源自父母或日常带养人的教养方式。

家长怎么保护孩子的自信心(想让孩子自信有安全感)(3)

依恋关系的类型

依恋是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表现,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妈妈)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一般发生在婴儿经常接触、关系最密切的人之间。

不同的孩子生长在不同的家庭,他们的主要抚养人对待孩子的方式不一样,亲子之间的依恋关系也不一样。

20世纪70年代末,一位叫安斯沃斯的心理学家用“陌生情境法”对婴幼儿的依恋做出了研究,选择的被试是2岁以内的婴幼儿。

测验的方法如下:

一步,让妈妈与宝宝一起进入一间有玩具的房间,然后妈妈鼓励宝宝玩玩具和探索环境。当宝宝玩耍的时候,妈妈陪伴在身边。

第二步,进来一个陌生人,先是保持沉默,再与妈妈交谈,然后接近宝宝。

第三步,妈妈离开,宝宝产生分离焦虑,陌生人努力安慰和引导宝宝继续玩儿。

第四步,妈妈重新回到宝宝身边。

家长怎么保护孩子的自信心(想让孩子自信有安全感)(4)

通过对众多孩子行为的观察、记录、分析,安斯沃斯将婴幼儿的依恋分成四种类型:

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焦虑型依恋和混乱型依恋关系

不同依恋关系的核心都是依恋,但反映出的孩子的人格特点、行为表现却完全不同。

1、安全型依恋的孩子

对于和父母的分离会表示伤感,但并没有强烈的分离焦虑。

他们将妈妈视为安全基地,有妈妈在他们就感到非常安全,即使进入陌生的环境也能情绪稳定、积极探索,当妈妈离开或者陌生人进来的时候都没有强烈的不安全反应。

2、焦虑(矛盾)型依恋的孩子

这种类型的孩子是缺乏安全感的,时刻警惕妈妈的离开,即使妈妈在的时候玩耍也不尽兴,妈妈离开时会表现出极度的伤感和焦虑。

与父母团聚时会表现出寻求亲近与拒绝交流两种相互矛盾的行为。

3、回避型依恋的孩子

在陌生的环境中孩子能自主地探索和游戏,父母在场或者离开都无所谓,自己玩儿自己的。和焦虑型依恋相比,回避型依恋是一种更加糟糕的依恋,孩子没有和妈妈形成特别亲密的感情链接,被称为“无依恋婴儿”

4.混乱型依恋关系的孩子

是矛盾性依恋关系和回避型依恋关系的综合升级表现,两种表现都有,而且更加严重。

家长怎么保护孩子的自信心(想让孩子自信有安全感)(5)

我们都想让孩子有一份稳固的安全感,可以让孩子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成为独立的个体时,情感上始终保持着安全的依恋状态。

但父母自身的依恋关系,会深远影响孩子,比如总是担心孩子安全的妈妈,是焦虑型依恋关系,就会时刻担心孩子的安全,生怕孩子有任何危险,不敢放手让孩子去探索世界,孩子有稍微积极的动作,妈妈赶紧说:慢点,小心!

久而久之,孩子会失去探索外界世界的兴趣和能力,把更多精力放在内在担心妈妈身上,不敢独立去做任何事情,怕妈妈担心。

相比去担心孩子,妈妈需要做的首先是觉察自己,判断事实,是孩子的行为真的非常危险,还是我们自己的内在担心?如果是后者,就请觉察并做出改变

比如过马路,与其让孩子慢点小心,不如和孩子强调一下过马路上的规则:看到车道停下来,停下来后看看有没有车等具体的做法。

于世界而言,妈妈是一个人;但于孩子而言,妈妈是他的整个世界。孩子越小,你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对孩子的一生造成影响。

所以请认真回应孩子,做孩子自我评价中积极的镜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