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真实的下落(朱允炆作出的最错误的三个决定)

正在北京卫视热播、优酷视频独播的古装历史剧《山河月明》,朱允炆虽然坐拥江山,但派出去的人马却屡屡被朱棣击败。朱棣以燕王府800护卫起家,慢慢发展成拥有13万军队的大家庭了。

朱允炆真实的下落(朱允炆作出的最错误的三个决定)(1)

这期间,燕王妃徐妙云功不可没,屡屡帮助朱棣赢得战机。比如,就是她主动写了两封信给娘家,才得以成功离间朱允炆和她弟弟徐允恭。否则的话,万一徐允恭被朱允炆认可,带队讨伐朱棣,那么事情就难办了。

所以说,朱棣能娶到徐妙云,是修了八辈子福。而在本次赢得战机、为朱棣“以少胜多”击败李景隆,他最该感谢的一个人,其实不是徐妙云,而是另一个人。

朱允炆真实的下落(朱允炆作出的最错误的三个决定)(2)

该剧由冯绍峰、陈宝国领衔主演,讲述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第四子朱棣,不断成长成熟,最终蜕变成一代明君的故事。

在最新剧情中,朱允炆的三次决定,是他彻底败下阵来的关键因素。这是朱允炆最错误的三个决定,帮朱棣扭转了战局,从另一个侧面讲,是帮了他。

朱允炆真实的下落(朱允炆作出的最错误的三个决定)(3)

第一,不用徐允恭。徐允恭是徐达的长子,起初,徐允恭主动请战,说了自己的战法,又表示自己愿意前往大宁接管宁王的兵马,却遭到朱允炆的拒绝。另一次是在耿炳文战败后,朱允炆又没用他。

不用徐允恭,其实是朱允炆最愚蠢的决定。否则他早就拿下朱棣了。毕竟北平多有徐达的部下,他们在情感上更听命于徐允恭。

朱允炆真实的下落(朱允炆作出的最错误的三个决定)(4)

第二,不用耿炳文。耿炳文不是战败了吗?确实是,但他的战败,有几方面的因素。其一,兵马是临时组建的,没有进行过统一训练和磨合;其二,手下没有得力的干将。

事实上,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能以一次战败就否定一个人。想当年,汉朝刘邦起兵,也是败多胜少;三国的刘备就更不用说了,半辈子都在输。但他们却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为什么?因为他们善于总结,并打赢了关键的大仗,也就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朱允炆真实的下落(朱允炆作出的最错误的三个决定)(5)

所以,耿炳文的失败,不过是一些小的失败。他真正的强项,就如朱棣说的一样,在开国功臣里,在守城方面,几乎没有人能敌得过耿炳文。说明了耿炳文的守城功夫是多么了得。

而朱允炆却恰恰没看到耿炳文的优势,急吼吼用李景隆换下了耿炳文。

朱允炆真实的下落(朱允炆作出的最错误的三个决定)(6)

临阵换将,兵家大忌。所以耿炳文在李景隆来接替他是,无奈地直摇头。

第三,诛杀顾成的亲眷。在真定,顾成被朱棣轻兵俘获。历史上,顾成跟随徐达打过许多大仗,与徐达的感情深厚。而在本剧中,顾成在被带至北平后,看到徐妙云那一刻,才决定归降燕军。事实上,他真正降的是一种情感,是降徐达。

朱允炆真实的下落(朱允炆作出的最错误的三个决定)(7)

顾成归降燕军后,朱允炆直接抄了他的家。三个儿子被诛杀。

这样一个决定,其实是成了反面教材。不要说顾成在朱元璋手里立下过多少功勋,就是这一次出战,虽然兵败被俘又投降了朱棣,但如果这样就处置一个大将军,往后恐怕不会有人拼死为朱允炆打仗了。

朱允炆真实的下落(朱允炆作出的最错误的三个决定)(8)

这是非常影响士气的一件蠢事。三国时期,刘备在河南遇见徐庶,本以为“好马配了好鞍”,却没想到,曹操先一步扣押了徐庶母亲。不得已,徐庶离开了刘备转投曹操。

同样地,假如朱允炆如果好生照顾顾成的亲眷,也许感动就在一瞬间,顾成也许就是另一个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了。

只是可惜了。

朱允炆真实的下落(朱允炆作出的最错误的三个决定)(9)

而随着朱允炆诛杀顾成亲眷,那么接下来,顾成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反而会把所有怒火喷向朱允炆,也就不难想象结局了。

说到了最后,那么,朱棣最该感谢的人是谁呢?

没错就是方孝儒。因为朱允炆之所以作出这三个最错误的决定,中间都是方孝儒谏言所致。

朱允炆真实的下落(朱允炆作出的最错误的三个决定)(10)

但愿朱棣在赢得最后胜利时,不要诛杀了方孝儒。他才是朱棣取得最终胜利的间接功臣。

至于剧情到底如何发展,欢迎大家下方留言讨论。

朱允炆真实的下落(朱允炆作出的最错误的三个决定)(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