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四海一家人(一甲子一家人)
图为张小平。
从1963年到堆龙德庆县岗德林乡实习算起,今年是张小平与西藏结缘的第六十个年头。当年中央民族学院一名青涩的大学生,如今已是八旬老人。这位为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奉献了一甲子的老人,早已与西藏的父老乡亲成为一家人,每年都会来到日光城,记录着高原的发展变化。
作者(左)与张小平(右)合影。
房东今昔
张小平多次提到他的房东次仁顿珠,与他的友谊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一直延续至今。
1963年3月12日,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藏文专业三年级学生张小平进藏实习,住在堆龙德庆县乃琼区岗德林乡卡嘎村贫苦农奴小次仁顿珠家。在食不果腹的年代,是民主改革让小次仁顿珠翻了身。他们一家把从北京来的张小平看作毛主席派来的人。第一次踏上西藏土地的张小平在四个多月的朝夕相处中,感受到小次仁顿珠等乡亲给予他的家人般的温暖。
2011年8月30日,已经退休的张小平重返岗德林。他操着岗德林口音问候次仁顿珠。对两位老人而言,岗德林藏语是乡音,乡音连起彼此48年的记忆与牵挂。
正如他俩的相互问候“好久不见了,一切都好吧”,次仁顿珠家住着新房,食物充足且种类繁多。蔬菜大棚里的彩椒一个足有三两重。要知道,那时在藏工作人员吃野菜,被当地人嘲笑为像牛羊一样吃草。次仁顿珠送给张小平一把新鲜蔬菜,体现出兄弟情谊,也反映出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的进步。
2014年6月11日,张小平再次来到岗德林看望次仁顿珠。这里既有乡村面貌的变化,更有精神生活的丰富。50年前次仁顿珠家有6口人,如今三四十口人,72岁的他做了曾祖父。他家的生活水平怎么样?在煤气灶上烧开水,用电动搅拌机打酥油茶,端起来的是内地生产的瓷茶碗。这些日常细节反映出生活水平的提高。
2016年7月20日,张小平前往岗德林看望次仁顿珠颇费周折。曾经熟悉的村落变为一眼望不到边的大工地,这里将建三层立交桥,包括东嘎立交桥和双向六车道的高速路面,即广为人知的西环互动立交工程。长期封闭的地方,如今四通八达。
走进次仁顿珠的新居,一栋藏式二层楼房,建筑面积约有300平方米,共有7间房子,客厅、卧室、库房、厨房一应俱全。在屋外的路边,一溜排开4栋二层楼房,都是次仁顿珠和他的儿女们的。
次仁顿珠说,由于拉萨发展的需要,岗德林会大发展。要不了多久,他们将搬到统一修建的安居楼里。
谁能想到,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次仁顿珠由一个小农奴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后来被推选为岗德林乡副乡长,带领乡亲们建设美丽家园。
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次仁顿珠一家和乡亲们一起由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开始了新奋斗,展现了新生活。
师生情深
在1960年9月5日8点开始的民族语文课上,年轻老师土丹旺布用悦耳的藏语讲课,音节和汉语有相似之处。与老师相差十岁的学生张小平在第一堂藏文课上就找到感觉。从此,他与土旺结下跨世纪的师生情谊。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前夕,19岁的土旺以学生身份在近代著名学者根敦群培住所一睹他的尊容,聆听他的教诲。1954年,土旺被分配到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藏文教研室做藏语文教师。6年后,张小平考入中央民族学院,他的藏语文启蒙老师恰好是土旺。由土旺继往开来,张小平算得上根敦群培的再传弟子。
2014年5月21日早上,张小平来到布达拉宫后面的雪新村看望土旺老师。土旺在第一堂藏文课上为张小平起的藏族名字“列谢”,一直使用至今。他重返实习地堆龙德庆县岗德林时,相隔半个多世纪,许多老乡还记得这个从中央民族学院来的学生列谢。
列谢的汉语意思是格言,是含有劝诫和教育意义的话。青年时代的土旺得到过根敦群培的劝诫,受到过中国共产党的教育,使他成为新中国的一名人民教师。张小平接受国家的培养和土旺的教授,使他成为一名全心全意为西藏服务的新闻工作者。列谢,一个名字蕴含着老师对学生的厚望。张小平在宣传工作上的努力,证明他没有辜负这个藏族名字。
2016年7月18日下午,张小平再次看望恩师和师母。说起生活和工资,土旺很知足,有吃有穿,平时不需要花钱。女儿在西藏图书馆工作,儿子在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工作,都是国家干部。就连毕业于北京工商大学的外孙子,在西藏自治区邮政储蓄银行工作,工资很高。在拉萨乃至整个西藏,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在全国都数得着,各族人民的幸福指数为全国之最。
土旺说,他们俩脑子里装的都是历史。张小平说,回忆历史是享受,只有今昔对比,才能珍惜当下生活,况且共同的回忆里展现的多是师生情谊和温馨画面。
三个月后的10月22日,张小平带着三个任务来探望恩师:一是索要他的简历,二是找些老照片,三是让他写段藏文以为纪念。
提起简历,土旺说,1953年是他的人生转折点。那一年,他参加西藏青年参观团,第一次到内地,看到祖国的辽阔、美丽和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参观结束后,他应邀留在首都北京。作为中央民族学院的一名教师,他培养的几百名汉族学生成为建设西藏的有生力量。
老照片没找到。由于年事已高,手不听使唤,土旺还是努力地写下张小平的藏文名字:列谢。一个名字,浓缩的是跨越两个世纪的师生情谊,连起的是西藏与祖国的深情厚谊,折射的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暖记忆。
感悟家国情
张小平提到母亲大人时,称呼为娘。他出生于黑龙江,祖籍地山东与我的成长地淮北平原毗邻,想起母亲喊声娘成为中原大地共同的地域标记。
在西藏堆龙德庆县岗德林乡实习时,张小平接到娘写来的信。他在信中勉励儿子要向雷锋同志学习。
雷锋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榜样。娘叮嘱张小平向雷锋同志学习,就是让儿子多为西藏做实事,为藏族群众服好务。
张小平读完娘的信心潮澎湃,他把自己比喻为西藏高原的一棵树,要像万年青一样挺拔,要像万年青那样在寒冬季节巍然屹立。
牢记着娘的嘱托,张小平在新闻工作中辛勤耕耘。
1996年秋天,张小平经组织批准后从西藏奔赴家中看望病中的娘。娘在了解了儿子的援藏工作后,让他早点返藏。她说:“家中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一教诲让张小平铭记一辈子。
张小平学习藏文,既有娘的教诲,也是国家的需要和时代的召唤。
张小平考入中央民族学院不久,在任农业部《农业技术》杂志主编的父亲那里看到《参考消息》上的一则报道,说1960年夏天美国一所大学开办藏文班,招收美国青年学习藏文,由1959年从中国出逃的藏族僧人授课。这条消息使他认识到学习藏文还是一场国际上的较量,并鞭策着他:要好好学习,不能落在美国人后面!
其实,张小平高考前就在《我为什么要学民族专业》一文中表达了选择藏语专业的理由。由于受家庭的熏陶和对共产主义的向往,青年张小平有种使命在肩的感觉。这种使命是祖国需要一批青年担负起改变民族地区面貌的历史任务,担负起继承和发扬民族地区文学艺术遗产的光荣任务。完成这些任务,必须学习民族专业,一心报效祖国的张小平主动挑起这一重担。
张小平选择民族专业的初心是,通过青年一代的努力,总有一天,民族地区的面貌会彻底改变,各地实现水利化、电气化,古老的山村沸腾起来,到处都有通往北京的火车,到处都有高大林立的楼房。如今,他向往的这一天已经到来。
西藏和平解放时,张小平是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1963年,在堆龙德庆县岗德林乡实习时,与翻身农奴相处奠定了他对西藏的情怀与梦想;2018年,他在墨脱县对着南方一望无际的亚热带雨林默念:总有一天,我们会团聚的。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西藏发挥余热是必须的。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年已八旬的张小平仍以青春之精神走进西藏、感受西藏、传播西藏,努力为国家的涉藏工作作出贡献。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