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场寻找自我之旅的读后感(一沙一世界读一问一世界有感)

是一场寻找自我之旅的读后感(一沙一世界读一问一世界有感)(1)

名人的出名在于什么?是在于它的名还是在于它的利,又或者两者都不是。说是纯粹的名或是纯粹的利都显得太苍白。在我看来,做名人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长长见识,无非就这样而已。

这本书其中的精妙之处在于它是两个人所写,杨澜与朱冰。两个完全不同的视角,叙述两个完全不一样的看法。杨澜叙述更多的是她的采访对象,朱冰叙述更多的是她对杨澜的所知所感。两者联合写出这本书,使书的内容深入了,涉及的范围更广了。

就像杨澜,奔走于世界各个角落,踏遍每一寸土地,用她的亲身经历为我们书写,使我们认识别人,同时也认识自己。就她的采访对象而言,一个个都是鼎鼎有名的大人物,可是他们都愿意毫无遮掩地分享,毫不犹豫地选择坦诚,这是难能可贵的。这其中杨澜的作用便凸显了,没有人愿意暴露自己除非对方是极其信任一个人。这时,杨澜的采访技巧与她的个人魅力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她提问时的真诚,不直面也不回避。因为这本书,我也特意查找了一些《杨澜访谈录》的视频来看。王光美那期真真切切地让我感受到了她与刘少奇之间的相濡以沫,那种不言而喻的默契,那份有着大爱的小爱情,还有王光美女士对她哥哥的那个动作,与书上写的完全契合,简直绝妙。视频中杨澜的访问根本不像是在访问,而更像是家人之间唠唠家常里短。那份亲和与标志性的微笑也许就是杨澜致胜的法宝。有时时不时地脑海会出现这样一种想法,像杨澜这样的女子放到古代,一定也是李清照这般的奇女子,她的行为举止,她的修养,都折射出了一个鲜活的范本,奇特的名人效应。

是一场寻找自我之旅的读后感(一沙一世界读一问一世界有感)(2)

杨澜说:“再渺小的个体也能折射出宇宙的大义,比进入他人的世界更重要的,是打开你自己的世界。”是啊,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当你从母亲肚子里出来,呱呱坠地,然后慢慢成长,学习直至如今进入大学,被分到特定的班级,特定的寝室,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存在,或许你在宿舍里与其他舍友关系不太好,可是那又怎样,何必为了迎合某个人而使自己过得不开心。日子开心一天是过,不开心一天也是过,何不择其善者而从之?与其想要了解他人,不如先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利用闲暇的时间散散步,看看书,再怎么样也比呆在寝室不开心地消磨时间要强。要想成为一名强者,首先要学会如何变强,杨澜便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对象,饱读诗书,充实自我,继而完成梦想。虽说追逐梦想的路上坎坷多多,可是跨过去就是人生的财富,跨不过去也算是丰富了人生的阅历,百利而无一害。

所以,没有梦想并不可怕,有梦想却无法实现才最可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