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亚和严凤英(王小亚回忆母亲严凤英)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是一种起于农村,发展于城市的剧种,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剧种,一直都深受当地人所喜爱。

但是,随着流行文化的发展,黄梅戏这一类传统文化正慢慢地离开人们的视野,其流行的区域也正在萎缩,各级黄梅戏剧团特别是县级剧团的生存日益艰难,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关心与扶植。

到了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还经过了国务院的批准,正式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王小亚和严凤英(王小亚回忆母亲严凤英)(1)

黄梅戏

严凤英自小就喜欢艺术,一接触到黄梅戏就无法自拔

了解黄梅戏的人,一定不会对严凤英这个名字感到陌生。因为有人说是黄梅戏成就了严凤英的传奇人生,而同时严凤英也发扬了黄梅戏,因为严凤英的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红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甚至连海外都有了黄梅戏的一个位置。

虽然严凤英在黄梅戏的成就很高,但是严凤英或许注定是演戏之人,因为她的人生多舛,简直就是一部戏,不过是悲情戏而已。1930年的4月,在安庆的一个普通农家,严凤英出生了。当时奶奶给她取的名字叫“鸿六”,是个吉祥的好名字。

严凤英出生的时候,她的家里是在安庆经营客栈的,日子还算不错,但是好景不长,严凤英的父母就离异了,那个时候她才三岁,她的母亲离异后马上就改嫁了,到了别的地方去生活。

王小亚和严凤英(王小亚回忆母亲严凤英)(2)

严凤英

母亲走后,只剩下父亲一人经营着客栈,眼看客栈的生意越来越不好,父亲最后只好结束了客栈的经营,带着严凤英回到了老家罗岭。

自此之后,严凤英就一直过着平凡无奇的农家孩子的普通生活,让正值年轻好奇时期的严凤英倍感无聊,正好严凤英的父亲会唱点小调,闲来无事的时候,严凤英的父亲就会教严凤英唱一些戏剧,权当是消磨时间。

而这对于当时的严凤英来说,正好成为了给她日常生活解闷和带来乐趣的事情。久而久之,严凤英就喜欢上唱山歌,不管是走到哪里,她都会一直在哼唱。慢慢地严凤英就对这些艺术充满了兴趣。

王小亚和严凤英(王小亚回忆母亲严凤英)(3)

后来在严凤英十多岁的时候,同族的严云高来到了罗岭。因为严云高曾经参加过戏班,所以当严云高在罗岭公开招收徒弟后,对艺术有着浓厚兴趣的严凤英马上就被他吸引住了。

后来,严凤英不顾族人的反对,偷偷地拜了严云高为师,正式学唱黄梅戏。严凤英不仅长得清秀,嗓子也好,严云高对她很是喜欢。在严凤英12岁的时候,她就可以登台演出了。那一年是1945年,正好是新旧中国交替的时期。

严凤英在第一次登台演出以后,因为触犯了族规,差点就被族人绑起来扔到河里淹死。但是严凤英却丝毫没有因此而后悔演出,反而坚定了要继续唱黄梅戏的决心。为了继续演出,严凤英毅然出走,跟着祖父到处卖唱。而这,只是严凤英坎坷从艺路的开始。

王小亚和严凤英(王小亚回忆母亲严凤英)(4)

黄梅戏铸就了严凤英,同时也让她的人生充满戏剧

虽然严凤英的从艺路并不顺利,但是严凤英凭着对艺术的热爱,以及她独有的嗓音。严凤英的演出慢慢地被广大群众接受。

到了1946年,严凤英因为偶然的机会得到了《小辞店》的主角柳凤英的演出机会。但是,在戏界里,有传言说《小辞店》这部戏因为剧情太过悲伤又大胆,所以女孩子不能轻易去演,否则会因此招来灾祸。

但是严凤英并不在乎这些,之后严凤英因为演出《小辞店》当中的柳凤英而成名发。走红的严凤英也因此把自己“严鸿六”的名字改成了“严凤英”,自此,严凤英的名字就广泛流传开来了。

王小亚和严凤英(王小亚回忆母亲严凤英)(5)

虽然能够走红是一件很值得让人高兴的事,但是严凤英走红之后,却跟戏界传言一样,灾祸接踵而来。严凤英走红后,就被一个国民党军官看上了,要买她回去做他的第三房姨太太。倔强的严凤英并不答应那个国民党军官的要求,居然用跳楼自杀的方式去抗议。

最后,那个国民党军官被严凤英誓死不从的行为唬住了,只好把她放了,但是却给她下了死命令,让她以后都不能再登台演出,以后不许严凤英嫁人,不然他是不会放过严凤英的。

那个时候,在江南地区全是国民党的势力,严凤英虽然有点名气,但她归根结底也只是一个走红的艺人,根本就没有力量去反抗国民党。之后,严凤英只好沿途乞讨,一直走到了青阳。

王小亚和严凤英(王小亚回忆母亲严凤英)(6)

可是,在青阳,年轻貌美的严凤英又一次被当地的土豪看上了。那土豪强行把严凤英抓了回去关在屋子里。

严凤英这一次又以自杀反抗,吞下了金子。幸亏得到了送水送饭的大妈帮助,吃下了大量的韭菜后,把吞下的金子拉了出来,这才捡回了一条小命,但是严凤英也因此不能再待在青阳了。

接下来,严凤英又开始流浪,来到了南京。为了生计,严凤英化名“严黛峰”,在南京夫子庙的高级舞厅当舞女,同时也唱起了流行歌曲。就是在这个时候,1947年严凤英认识了她一生中的挚爱——王兆乾

严凤英与王兆乾是因为跳舞而认识的。当时王兆乾是个很有才华的男人,而且出生于一个富贵的家庭里,可以说是一个“高富帅”。而且王兆乾也很欣赏严凤英的艺术才华,两人可以说是惺惺相惜,天造地设的一对。

王小亚和严凤英(王小亚回忆母亲严凤英)(7)

但是就在严凤英与王兆乾相爱的期间,严凤英又认识了改变她命运的另一个男人——甘律之。当时严凤英有心想学京剧和昆曲,加入了“友艺集”,然后就认识了甘律之。

甘律之是甘家的三少爷,那个时候甘家不仅是南京的名门望族,更是戏曲世家。甘律之也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不仅能唱老生和小生,一手京胡也是拉得相当不错。

为了学好京剧和昆曲,严凤英把很多心思都放到了戏曲上面。后来严凤英因为得到了甘家很多帮助,尤其是甘律之的帮助,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即使王兆乾不喜欢,严凤英还是去拜访了甘家人。

王小亚和严凤英(王小亚回忆母亲严凤英)(8)

或许严凤英对甘律之就只有感激之情,但是甘律之对严凤英的感情大概并不仅仅是友情。严凤英很倔强,不听王兆乾的反对声音,最后两人落得了分手的悲惨下场。而那个时候,严凤英的肚子里已经怀上了王兆乾的孩子——王小亚。

后来严凤英顶着社会的压力生下了王小亚,但是王兆乾却一直没有再出现过。就连严凤英生孩子的时候,陪伴在她身边的人都是甘律之。

心灰意冷的严凤英为了“报恩”,与甘律之在一起了,但是因为甘律之的门房意识,两人却一直都没有结婚。直到1954年,甘律之与严凤英才正式结了婚。

王小亚和严凤英(王小亚回忆母亲严凤英)(9)

接着严凤英出演了《天仙配》,她又一次因为唱戏而红了。这一次,严凤英的名字红遍了整个安徽省。之后,严凤英的演艺生涯开始越来越好,而甘律之却因为生意失败,开始走下坡,跟严凤英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

到了1956年,严凤英与甘律之离了婚。同年的下半年,严凤英认识了她的第三任丈夫——《王金凤》的导演王冠亚,并且很快两人就结婚了。严凤英跟王冠亚一起演出,日子过得很是不错。多波折的婚姻,并没有击垮信念坚定的严凤英,她依旧炙热地爱着自己的事业。

王小亚和严凤英(王小亚回忆母亲严凤英)(10)

十年动荡,把黄梅戏的一代宗师严凤英逼上绝路

本来,以严凤英的才艺,她应该会在黄梅戏的演出道路上走得很远的,但是在那个十年动荡的特殊时期,严凤英一次以一次地受到了迫害,最后为了不连累家人,年仅38岁的严凤英选择了服药自杀。

据严凤英的儿子王小亚回忆,在那个特殊时期,他们一家的生活就像过山车一样,一下子从云端跌到了谷底,严凤英不仅不能上台演出,还被人抓住关在了牛棚里,日子过得非常艰苦。

虽然生活很艰苦,但是严凤英却一点也不害怕,每天都会对着王小亚他们微笑,企图以此来鼓励他们要努力生活下去。王小亚说他觉得自己的母亲严凤英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柔的人了。

王小亚和严凤英(王小亚回忆母亲严凤英)(11)

以前,不管是求艺和从艺的道路,还是爱情和婚姻的道路,对于严凤英来说,都从来就没有平坦过。坚强的严凤英却一直坚持了下来,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一步步地成就了自己的名气。

但是谁都没有想到迫害来得太突然,不怕困难阻拦的严凤英,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只有38岁的严凤英最后选择了服药自杀,早早地结束了她传奇的一生,让人难免觉得可惜。

像严凤英这样把短暂的一生都贡献给了艺术,这样的艺术追求不得不让人尊敬,只是可惜天妒英才,不仅让严凤英的一生都充满坎坷和波折,还让她最后落得了如此悲惨的下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