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弼时遇到一乞丐(任弼时遇到一乞丐)

1945年8月23日,原计划是咱们的八路军联合苏军,打走日寇收复张家口。

八路军的将领名叫段苏权,他率领部队猛攻张家口,谁知苏军却并未赶到……在这种情况下,段苏权直接就把张家口给打了下来。

任弼时遇到一乞丐(任弼时遇到一乞丐)(1)

(收复张家口照片)

这是八路军第一次依靠自己的力量,从日寇的手中解放省会城市!战斗结束之后的第二天,苏军上校库兹涅佐夫,才开车来到张家口,向段苏权表示祝贺。

笔者了解到段苏权将军,是因为一场较为隐秘的战争,是发生在1962年的援老抗美,也就是中国援助老挝,抗击美国侵略。而当时段苏权将军,便担任援老抗美工作组的组长。

笔者从援老抗美的参战老兵口中,得知了段苏权将军的峥嵘岁月,从红军时期一直到援老抗美,一生铁血,战功卓著……

任弼时遇到一乞丐(任弼时遇到一乞丐)(2)

由此开始咱们今天的文章,一切的一切,要从1916年说起,在当时的湖南省、茶陵县、尧水乡、高径村、段苏权呱呱坠地,父母都是农民,家庭也不富裕。

段苏权小时候读过六年书,十岁那年便已经开始参加农民运动,茶陵是著名的红色故乡,段苏权自幼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熏陶

段苏权在1930年5月加入共青团,之后不久便光荣入党,担任过茶陵的县委书记。

十六岁那年,段苏权带领茶陵县的一大批少先队进步青年,加入了红军的队伍,而他本人担任湘赣苏区的红八军政治部青年科科长,少年峥嵘铁血路,壮志凌云入红军。

任弼时遇到一乞丐(任弼时遇到一乞丐)(3)

1934年10月,贺龙、任弼时、肖克、王震等人率领的红军主力,要从贵州回到湘西,部队面对敌人的围困,就需要挑选精兵强将掩护。

这时候18岁的段苏权,已经担任独立师的师政委,而师长名叫王光泽。俩人接到命令,负责掩护红军主力东进。

战斗开始之后,全师约有八百多人,枪支四百多条,通过游击战的方式,牵制了敌人一万多人的部队,打了二十多场战斗。

段苏权和王光泽成功完成了任务,紧接着指挥独立师,也朝着湘西进军,想要和主力部队会合。

但是,独立师却被敌人紧紧咬住,遭遇了国民党的大兵围困。师长和政委,随即和敌人展开了激战,因为敌众我寡悬殊太大,两百多位红军勇士被敌人分割。打到最后,全师差点落入敌人的包围圈当中。

政委和师长,带着六百多人的队伍,一头扎进了梵净山,这才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此战可谓是险象环生。

到了11月25日,独立师进入了四川地区,进入秀山县的梅江镇,这里是一座风景秀美的古镇。

段苏权虽然才十八岁,但已经习惯了枪林弹雨的生涯,所以对于枪炮声,已经浑然无惧。

任弼时遇到一乞丐(任弼时遇到一乞丐)(4)

在和敌人战斗的过程当中,段苏权率领几名通讯员,在敌人展开了巷战,古镇腥风血雨,长街巷藏杀机。

众所周知,巷战是最艰苦的战斗之一,因为地形过于复杂,所以敌我双方的兵力犬牙交错。

段苏权打到了古镇中街,这时候敌人突然从窗户后面开枪,只听一声脆响传来,段苏权右边的脚踝粉碎性骨折。

枪响之后,段苏权猛然转身,只感觉一股剧痛传来,失去平衡摔倒在了地上。独立师通讯班的战士,急忙奔跑过来,背起段苏权急忙离开战场。

独立师的战士们,一听师政委段苏权受了重伤,大喊着冲进古镇的一条条街道,打走了此地的蒋匪军。拉开粮仓的大门,为本地的饥民发放粮食,救贫济困。

独立师要开拔的时候,段苏权因为粉碎性骨折,无法再徒步行走,所以师长王光泽,亲自扶着政委骑上了战马。

在这兵荒马乱的岁月当中,士气无疑是克敌制胜的关键所在。段苏权身为师政委,如果病怏怏地趴在马上,该成何体统?何来士气可言?

所以段苏权紧咬牙关,他为了避免士气受影响,所以腰板挺得笔直。虽然骑马的时候挺胸抬头,但脚踝的伤口,却一直在流血。

任弼时遇到一乞丐(任弼时遇到一乞丐)(5)

走一路红一路,段苏权骑着马率队前行,身边的战友们纷纷来劝,想让政委躺在担架上。

但段苏权拒绝了,因为他知道附近有大量敌人,很快就会扑上来,而自己这政委岂能躺下?关键时刻务必要指挥战斗。

果不其然,敌人凶死猛虎恶如群狼,从四面八方围堵而来,妄图留下独立师。

战斗打得更加激烈,独立师边打边撤,在这转移的过程当中,熟悉的战友先后倒下。

天公不作美,又下起了小雨,王光泽和段苏权,带领部队进入山中,想要甩开敌人。

因为山路又湿又滑,所以不得不放弃了随身携带的辎重物资,以至于肚子里又饥又饿。

任弼时遇到一乞丐(任弼时遇到一乞丐)(6)

(记者重走独立师的路)

爬山的时候,正常人一不小心都会摔跤,更何况是受了重伤的段苏权呢?所以在这大山当中,段苏权遭遇了困境。

段苏权看到,因为自己一人的受伤,却让两名战士抬着担架,而对方累得是气喘吁吁。

身为政委,段苏权赶紧说你们太累了,不要再抬着我。

然而立刻走出另外两名战士,换班抬着政委爬山,而且爬着爬着,山路越来越陡峭,担架通过都困难,而且走着走着没路了。

前有敌人封锁,后有民团追兵,段苏权不想连累四名战士,于是想要留下来。

任弼时遇到一乞丐(任弼时遇到一乞丐)(7)

独立师按计划,要去寻找红军主力,战士们不想丢下政委,因为离开队伍之后,等于是九死一生。他们已然意识到,这将会是永诀,泪水很快就落了下来……

其实恰恰相反,不是大家要和段苏权永诀,而是段苏权要和大家永诀,当然这是后话了。

段苏权认为,自己所受的伤,绝非几天能痊愈,最少也要几个月的时间,照这样下去肯定拖累部队。

师长王光泽陷入两难之际,虽然说部队缺医少药,但老百姓家里同样缺少骨伤药,而且附近有大量的国民党爪牙,所以又有谁会收留红军政委呢?

就在师长两难的时候,段苏权不想拖累部队,于是让两名战士,抬着自己去寻找附近的村民。

在秀山县的雅江乡,有一片小山村名叫车田村(有说丰田村,其实是错误的),村里人口并不多,只有两排房子,全村大约一百多口人。

战士抬着政委走到车田村的时候,段苏权已经陷入了昏迷当中,脚踝白森森的骨头外露着。

村里有一位老实农民名叫李木富,他家里其实也很穷,而且收留红军之后,搞不好全村都要遭到国民党的报复。

任弼时遇到一乞丐(任弼时遇到一乞丐)(8)

(李木富)

李木富思前想后,看段苏权受了重伤,不忍心这位红军露宿荒野,所以将其收留,住在自己家里养伤。

村里人很快就得知李木富收留红军的事情,纷纷提出反对,害怕被连累。

李木富没办法,只能和那两名战士一起,背着段苏权找了一条小山洞,将其藏了起来,然后每天往山洞当中送饭。

山洞很小,人只能弯着腰爬进去,好在是有一眼清泉,所以解了燃眉之急。

李木富的妻子名叫杨桂花,她找来了干燥的稻草,铺在地上让段苏权躺好,又把剩下的稻草盖上去保暖。

任弼时遇到一乞丐(任弼时遇到一乞丐)(9)

段苏权就这样睡了一夜,到了第二天的时候,国民党在当地的民团就得知了这件事,所以派人前来搜查“赤匪”他们却并不知道那位战士,实际上是独立师的师政委。

民团拿枪指着李木富,并且给了几块钱,威逼李木富带着他们,去寻找那红军战士。

李木富无奈,带着这些国民党的团丁,去了那山洞当中,而此时的段苏权,甭说反抗战斗了,连站起来都难,处在半昏迷的状态。

团丁拿走了段苏权身上的钱,又把衣服都给剥掉,只剩下一条被鲜血染红的四角裤,因为天气太冷,段苏权没了衣服之后,这才稍微清醒一些。

段苏权很冷很冷,下意识蜷缩在山洞边,这时候敌人抬起了手中的武器。

李木富赶紧说不要造孽,说段苏权已经残疾了,图了财就行啦,莫害人家性命!他也活不长啦,你们可怜可怜他吧……

任弼时遇到一乞丐(任弼时遇到一乞丐)(10)

李木富不仅仅靠着耕耘为生,而且还是村里的裁缝,为这些民团做过衣服,而他求情的时候,那些团丁这才没有杀人。

段苏权伤重垂危,就连衣服都被抢走,浑身瑟瑟发抖,神志模糊不清。李木富将段苏权扶到山洞的更深处,上了一些草药。

在此后的十多天时间里,李木富又是送药又是送饭,段苏权这才捡回来一条命。

山洞里面条件很差,本来空间就小,再加上段苏权无法活动,所以时间长了之后,味道让人无法忍受。

段苏权每天吃的,是清汤白水的地瓜粥,里面没有几粒米。而且过了十多天,连红薯粥都吃不上。

因为李木富家里很穷,再加上这战火纷飞的岁月,他家里也没有多少食物了,所以往山上送饭的频率越来越低。

段苏权饿得是头晕眼花,因为接连几天没有吃上饭,所以他强撑着身体,爬出了那个山洞,在寒冷的天气当中,爬着去往李木富的家里。

李木富听到外面有敲门声,打开一看……段苏权已经晕倒昏迷,原先愈合的伤口,再次露出了骨头碴,鲜血淋漓。

夫妻俩赶紧抬着段苏权进屋,烧了开水之后,清理伤口上的泥污,然后再次煮了一锅稀粥。

段苏权伤势稍微好转之后,他知道自己再也不能留下,否则会拖累李家夫妻二人,所以他想要回到故乡茶陵。

李木富让村里人打了两根拐杖,随后拿出了一个竹筒,做成了一个竹碗。

任弼时遇到一乞丐(任弼时遇到一乞丐)(11)

段苏权告别恩人之后,拄着拐杖踏上了乞讨之路,竹碗绑在拐杖上,一路吃起了百家饭。

这一路艰难险阻,吃糠咽菜的时候,段苏权心里依旧想着自己的战友,也不知道独立师现在走到了哪里,有没有跟主力会合呢?

段苏权一路乞讨,一瘸一拐走在山路上,等他到达湖南边界的花垣县茶洞镇时,身上有了两千多个铜钱。

段苏权夜里住在土地庙里,原想着回家的路费够了,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有土匪踢开了庙门,抢走了所有的钱。

土匪扬长而去,而段苏权脚伤未愈,哪里能追上对方呢?只能长叹一声,在庙里度过难熬的夜晚。

而段苏权第二天出发的时候,走着走着突然被当地村民拉住,强行拽到了无人的地方。

段苏权还没有反应过来呢,对方趴在他的耳边,急忙说:“跛子,快走,团总知道你是红军!”

这一消息,无疑救了段苏权的性命,他这位独立师的政委,急忙一瘸一拐离开了茶洞镇,倘若再晚一步的话,就没有未来的当代马援了。

任弼时遇到一乞丐(任弼时遇到一乞丐)(12)

(建国后,将军回来报恩)

沿途讨饭是艰难的,段苏权在河边碰到了运米的商船,他想走水路回茶陵,奈何方言不通,他说想要回到茶陵,船老板却听不懂。

段苏权一看船上有账本,所以抄起纸笔,写下了自己的籍贯。

几个字写得是龙飞凤舞铁画银钩,船上的运米商人一看,认为这乞丐肯定不是一般人,再加上怜悯对方,而且顺路去岳阳,所以就让段苏权坐在船头。

1935年7月到了岳阳之后,段苏权在那商人的帮助下,爬上了运煤的火车,一路上灰头土脸。

因为半路上,遇到了茶陵的老乡刘维初,这才帮助段苏权,洗掉满身的风尘,吃上了两顿饱饭。

刘维初是开豆腐店的,他拿出为数不多的存款,为老乡段苏权买药。而段苏权经过四十二天的治疗,这才勉强可以走路。

刘维初写信到茶陵,寄给了段苏权的父亲,父亲收到信之后,借了邻居一笔钱,这才将段苏权接回家中。

段苏权回到茶陵之后,回想这几年的艰辛困苦,犹如是在刀尖上跳舞,好几次都是死里逃生。可是他并未被苦难吓倒,在家疗伤休养的这段时间里,依旧想着该如何寻找红军。

任弼时遇到一乞丐(任弼时遇到一乞丐)(13)

直到1937年的时候,有个老乡从陕西回来,此人名叫谭毛狗,原本也是红军队伍的一员,因为被东北军俘虏,所以进了张学良的队伍当中担任勤务兵。

谭毛狗请假回茶陵,想要探望父母双亲,段苏权赶紧去打听红军的消息,得知现在的红军,已经改名叫八路军。

此时的历史背景是:抗日战争已经全面爆发,国共合作一致对外。

段苏权利用谭毛狗的军装和证件,通过重重关卡,一路去寻找我党的队伍,想要重新回归军队,为抗日战场而出力。

段苏权家里并不富裕,虽然有谭毛狗的证件可以畅通无阻,关键是茶陵到太原,将近三千里的距离!

在缺少盘缠的情况下,段苏权又是一路乞讨,总算是找到了太原的八路军办事处,说要找任弼时。

警卫问段苏权叫什么名字?为什么要找任弼时?段苏权说,自己是任弼时的老部下,要为抗日战场做贡献。

此时此刻,任弼时正忙于工作呢,警卫员进入办公室,报告说:“外面有个乞丐要见您……”

任弼时遇到一乞丐(任弼时遇到一乞丐)(14)

(任弼时)

任弼时一边工作,一边问:“他叫什么名字?”

当警卫说出“段苏权”这三个字之后,任弼时只感觉脑袋一懵,因为在三年之前,就已经为段苏权同志开过追悼会了。

因为在1934年11 月28日的时候,党中央得知独立师落入敌人的包围圈,师长王光泽被残忍,自然而然认为段苏权也“牺牲”了。

任弼时遇到一乞丐(任弼时遇到一乞丐)(15)

(独立师纪念碑)

而今,任弼时突然得知段苏权还活着,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昔日战友本以为阴阳两隔,而今抗日战场又相逢,眼角当即就湿润了。

任弼时赶紧对警卫说:快让他进来!

段苏权大踏步进了办公室,他紧紧握着任弼时的手,眼含热泪的说:“主任,我可算找到你们了……”

任弼时眼眶泛红,连连喊着小段,喊着喊着就哭了起来,他说:“我们曾给你开过追悼会,原来你还在世……好!劫后余生,必有后福!”

刹那间,段苏权控制不住情绪,泪水滚出了眼眶,历经劫数总算是回归了队伍。

任弼时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又黑又瘦又憔悴,就知道段苏权这些年肯定没少吃苦。

段苏权赶紧问自己的老部队,问王光泽问独立师,自从三年前分别之后,心里一直挂念着当初的战友。

任弼时说出实情,独立师已经遭遇不测,师长王光泽已经被杀害……

任弼时遇到一乞丐(任弼时遇到一乞丐)(16)

(王光泽烈士唯一照片)

段苏权抹着眼泪说独立师并没有全军覆没,他后退两步站得笔直,昂首挺胸朝任弼时敬军礼,声音洪亮的说:“我代表独立师归队!”

接下来的时间里,段苏权作了详细的报告,讲述自己这三年的遭遇。

任弼时赞扬李木富和刘维初,他说:“未来革命成功了,应该好好谢谢他们。”

段苏权归队之后,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当中大放异彩,即使在名将如云的四野,依旧威名赫赫,声震东北。

就拿抗日战争来说,1940年春天,段苏权去往宛平县的野三坡山南村,到肖克的队伍当中报到。

而此时的肖克,正准备带着部队进入平北,看到段苏权加入,心情非常高兴。

到了5月份,部队进入平北,段苏权担任平北军分区政治部主任,他开始收整地方武装,壮大八路军的队伍,积极团结抗日力量。

就拿土匪来说,那也是有好坏之分的,例如平北有一支土匪武装名叫水字杆,山大王名叫袁水。

这支土匪队伍有三大铁律,一是不许强掳妇女,二是不许危害百姓,三是不许搞绑架那一套。

袁水带领这支部队,专门打鬼子和伪军,专门对付附近的汉奸。

段苏权经过调查之后,得知袁水其实是被逼上梁山,并不是故意当土匪,所以他想要让这支土匪队伍,加入到八路军当中。

段苏权邀请袁水见面详谈,共商抗日大计,国难当头不做亡国奴。

任弼时遇到一乞丐(任弼时遇到一乞丐)(17)

袁水随即赴约,此人头顶瓜皮帽子,身穿黑布褂,走路晃晃悠悠迈着八字步,总是故意亮出怀里的毛瑟枪。

甭说八路军了,即使是普通的村民,对袁水的第一印象都会很差。

可是段苏权认为,袁水是在山里习惯了,所以才会满身江湖气。虽然段苏权对土匪印象很差,前文说起过被抢走铜钱的事情,但他此时认为,并不能以貌取人,而是招呼对方进屋,开始了详谈。

段苏权原本就是师政委,进入抗大三期,毕业之后留在学校里当教员,经过战场磨炼之后,又进入马列学院深造,而今担任平北军区的政治部主任。他做思想工作的时候,那自然是滔滔不绝。

那时候八路军也很穷,为了留袁水吃饭的时候,还专门买来一只鸡开荤。袁水回去之后,大加赞扬段苏权,佩服到五体投地。

段苏权的政治工作非常出色,短短短百天的时间里,就把几百人的队伍,扩编到了一千多人!

1941年5月,段苏权率队奇袭狮子沟,打了两个多小时,大获全胜之后,靠着缴获而来的装备和马匹,建成了该军分区的第一支骑兵,名叫平北游击支队骑兵队。

到了年底的时候,这支骑兵已经发展成大队,为日后的坝上草原根据地,立下了赫赫功勋。

1946年为了谈判需要,段苏权已经是少将军衔

在新中国的历史当中,段苏权也是最早一批,飞上蓝天的开国将领,而且在抗美援朝战争当中,指挥空军作战。

任弼时遇到一乞丐(任弼时遇到一乞丐)(18)

1955年授衔之时,段苏权“暂授少将”军衔。1964年,段苏权在周恩来总理的安排下,绕路越南秘密去往老挝,担任支援老挝工作组的组长。

1967年段苏权回国,后来担任福州军区副司令、解放军军政大学副校长、解放军军事学院政委等……

1993年9月28日,段苏权因病逝世,享年78岁。

段苏权逝世后,任弼时的夫人陈踪瑛,去往灵堂悼念的时候,她说:"长征路上,我们己经为段苏权同志举行过一次追悼会,可他没有死,拖着打碎了的脚,一路乞讨又爬回部队,他那时就是独立师的政委了。唉,他这辈子,受过不少委屈"。

很多史学家,对于段苏权的评价非常高:汉朝有一位悍将名叫马援,也就是“马革裹尸”这个典故的主人公,而段苏权就被誉为当代马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