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无福的皇后是谁 清朝最命苦的皇后

隆裕太后,叶赫那拉氏,光绪皇帝的原配嫡后,慈禧太后的亲侄女。光绪三十四年,为了延续家族权势,慈禧太后临终命隆裕太后抚养年仅2岁的宣统皇帝,并赋予“遇有重大事件,必须请皇太后懿旨者,由摄政王随时面请施行”之权,让其成为了清朝最后三年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

21岁成为皇后,41岁成为皇太后并像自己的姑母——慈禧太后一样,以“垂帘听政”的方式掌握清末最高权力,隆裕太后已然站在了封建女性的至高点,无以复加。可作为一个女性,隆裕太后未曾一次蒙承光绪皇帝恩泽,无疑又是清朝最命苦的皇后。

清朝最无福的皇后是谁 清朝最命苦的皇后(1)

隆裕太后剧照

光绪皇帝为何对隆裕太后如此反感,以至于从未临幸过?原因有三:

1、慈禧太后的负面影响

慈禧太后之所以将自己的亲侄女指给光绪皇帝为后,一方面是为了延续叶赫那拉氏家族于朝中的权势,另一方面则是希望其能肩负起监控光绪皇帝的重责,以便于慈禧能够将光绪皇帝牢牢掌控于手中。

对于这段婚姻背后的政治目的,光绪皇帝自然非常清楚,但也只能“顾以慈禧之强迫指定,遂勉奉之”。可慈禧太后再强势,也无法直接干涉光绪皇帝的后宫生活,隆裕太后也就只能成为了政治牺牲品,徒有皇后之名,却始终未成女人之实。

清朝最无福的皇后是谁 清朝最命苦的皇后(2)

光绪皇帝剧照

2、隆裕太后的外貌条件影响

隆裕太后流传后世的照片,一度引起世人热议,甚至一度误导后世严重怀疑清宫后妃的真实长相,怜悯起清代帝王面对如此后妃的无可奈何。除了存世照片的直观印象,晚清女官德龄在其所著《清宫禁二年记》中,有着对隆裕太后的简要描写:

观其举止,温蔼可亲,体态亦都丽,惟容颜不甚美耳。

隆裕太后的容颜究竟“不甚美”到什么程度?曾经见过隆裕太后的美国传教士赫德兰,曾经如此回忆她的长相:

隆裕皇后长得一点都不好看。她面容和善,却常常一副很悲伤的样子。她稍微有点驼背,脸很长,肤色灰黄,牙齿大多是蛀牙。

一个弯腰驼背、满嘴蛀牙、皮肤灰黄,整日哀哀戚戚的皇后,该如何得到光绪皇帝的垂青?更何况,当时的光绪皇帝身边还有一个“生性乖巧、讨人欢喜,日侍皇帝左右,与帝共食饮共乐”的珍妃,独得光绪皇帝专宠。

清朝最无福的皇后是谁 清朝最命苦的皇后(3)

隆裕太后

3、隆裕太后对珍妃的迫害,引得光绪皇帝对其极为反感

除了上述两个客观原因之外,隆裕太后对光绪皇帝宠妃——珍妃的迫害,也是光绪皇帝厌恶甚至憎恨隆裕太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珍妃的专宠,自然会引得身为中宫皇后的隆裕反感,再加上珍妃曾经坏了隆裕“为其父乞督外省”的好事,惹得隆裕深衔之,日伺其隙”。而后,珍妃被“褫衣廷杖”、“掌掴羞辱”、“投井谋害”等一系列打击中,隆裕太后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参与者、执行者。

《宫女往谈录》中,晚清宫女荣儿也曾如此回忆:

珍妃的打入冷宫,受隆裕嘴巴的凌辱,他(光绪皇帝)清楚地知道,所以光绪对她始终冷冷清清,看不出任何和颜悦色的表现。

作为一个“性情暴躁,喜怒无常,遇到不顺心的事,就自己拍桌子,骂混账”的皇帝,隆裕太后如此表现,自然会被光绪皇帝分外厌恶乃至憎恨。

清朝最无福的皇后是谁 清朝最命苦的皇后(4)

光绪三十四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接连离世,悲苦凄凉的隆裕太后一跃成为清宫地位最高的所在;再加上慈禧太后临终对其的特意安排,隆裕太后成为了高于摄政王载沣的最高统治者。

可此时的大清王朝,已经是一个行将就木、摇摇欲坠的空壳子,已经是一个“大罗金仙也无复兴可能”的暮年政权。再加上隆裕太后此前不善于巴结、结交党羽,以致于军国大政时常被载沣左右。此时的隆裕太后,继失去女人之实后,再失太后之实。辛亥革命爆发后,隆裕太后更是时常抱着年幼的宣统皇帝,放声痛哭于朝堂之上,将一个寡妇的无奈诠释得淋漓尽致。

宣统三年,载沣被迫辞去摄政王职后,隆裕太后一个女人再也无力应对滚滚而来的历史车轮,面对全国各地越来越高涨之“清帝逊位、走向共和”的呼声,只得发布《清帝逊位诏书》,宣告了清朝的灭亡。

清朝最无福的皇后是谁 清朝最命苦的皇后(5)

隆裕太后顺应历史发展,“致使糜乱之局由此大定;民国秩序得以保全;一切商场、金融均受无形之保护”,虽然得到了“德至功高,女中尧舜”的名誉,但却也背负上了亡国罪名,以至于在她46岁“万寿日”时,“宗室王公大臣多半回避,不肯入贺,殿上不过寥寥数人”。如此情形,自然让隆裕太后极为伤感和愧疚,竟致一病不起并很快崩逝。

据《清稗类钞》记载,隆裕太后临终,身边只有宣统皇帝、内务府大臣世续和几个宫女而言。“大渐以前”,隆裕太后对世续和宣统皇帝各留有一言:

语世续曰:“孤儿寡母,千古伤心,睹宫宇之荒凉,不知魂归何所。”

语宣统帝曰:“汝生帝王家,一事未喻,而国亡,而母死,茫然不知。吾别汝之期至矣,沟渎道途,听汝自为而已。”

清朝最无福的皇后是谁 清朝最命苦的皇后(6)

隆裕太后(中坐者)

堂堂一代皇后,清末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竟“不知魂归何所”;身负抚养幼帝之责,竟在其“一事未喻”前,身死、国亡;皇后、皇太后,她没做好;女人,她更未曾一次做到;隆裕太后的悲苦凄凉,以至于斯!

参考文献:《清实录·宣统朝政纪》、《清史稿·列传一·后妃》、《清实录·德宗实录》、《宫女往谈录》、《清宫禁二年记》、《清稗类钞·宫闱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