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料人艺周正像说话一样朗诵(有料人艺周正像说话一样朗诵)
周正在《屠夫》中饰布拉特博士
周正:朗诵中的表演我们说,虽然朗诵是一种以语言表达思想感情为主的形式,但朗诵者激动的情感也必定会从形体流露出来。因此,一个朗诵者站在舞台上、广场中、课堂里,或是车间、地头,只要面前有观众,就必然成为一个艺术形象的表演者。观众的千万只眼睛都在看着你的形象、体态、眼神、手势……朗诵者每一个细微的活动都逃不过观众的眼睛。
如何使语言的感情与形体的动作融为一体,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是关系到能否深刻地表达作品的内容,感染听众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对朗诵者来说,不仅要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要有一定的表演的技巧。
朗诵中的表演决不是那种内心空洞的外在表演情绪与表演形象,而是发自内心的、真实自然的、情不自禁的表述。
例如在广播室里朗诵小说《李自成》时,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思想感情的起伏,读到“郝摇旗捶胸顿足,嚎啕大哭:‘大哥呀……’”。
朗诵者是很难一动也不动的,会从郝摇旗的人物性格及规定情景出发,在极力控制不发出声响的情况下,表达着捶胸顿足的感觉,才能真实地、动心地哭出“大哥呀……”
这样的表演就不是故意做出来给观众看的,而是真实地体验了人物在此时此刻的具体心情,由衷地、真切地流露出来的。
话剧演员与电影演员经过一定的表演基础训练,具有一定的表演经验,所以他们在朗诵时有着方便的条件,但朗诵爱好者却不一定要上过表演训练班才能表演。戏剧与朗诵的表演并不完全相同。下面说明一下朗诵表演的特点。
朗诵表演与戏剧表演的交流对象不同戏剧中台词的交流对象主要是同台的角色,也就是对白,独白与旁白是不多的。朗诵的语言是直接与听众交流,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直接讲给观众听,眼睛要看着在座的观众,把每个观众都作为交流的对象。这样才能与听众呼应起来,使听众直接地接受到你的意愿。如果只是两眼望天、目中无人,没有使每个观众都听到自己心声的强烈愿望,朗诵是不能感人的。朗诵爱好者一定要注意这点,但也不是说要目不转睛地盯着观众。
如读毛泽东词《沁园春·雪》,为了表达北国宏伟的景貌,朗诵者可如身临其境,在视象里“出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以及长城内外、大河上下的景色与气魄,然后再把看到的感受传达给观众。在区别不同人物的位置与描绘形象时,也需用视象辅助语言的表达。
朗诵者与戏剧表演者的表演身份不同戏剧中的台词都是属于一个特定的典型人物的语言,不应掺有个人的习惯。演员的任务就是如何创造典型的、鲜明的人物形象,台词符合所扮演人物的性格。
朗诵的语言绝大部分是以朗诵者自己的身份出现的,用自己的身份去歌颂祖国、赞美英雄、悼念先烈、讽刺不良现象等,不用改变成另一个人物的身份来表达这些内容。
即使是朗诵毛泽东等革命先辈的诗词和烈士诗抄,也应是以自己的身份来表达这些革命先辈的豪情壮志,不能以这些革命先辈的身份出现。因为,这不是扮演角色,不是戏剧中的独白。若硬去做出一副革命领袖的样子,反而会使人感到难以置信,冲淡了诗词本身的感染力。
曾在电影或话剧中扮演过列宁、毛泽东、周恩来的演员,在朗诵会上以人物的身份朗诵一段独白是可以的,因为观众熟悉这些扮演者,希望看到他们表演人物的独白。这些演员有着扮演领袖人物的经验,基本上解决了人物形似与神似的问题,表演起来是比较令人信服的。
一般的朗诵者这样做就很难了。另外,也不可简单地模仿别人的朗诵,因为那是别人的性格、理解、体验及其表达方式。可以学习、参考,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条件,把作品揭示的思想内容化为自己的思想感情才能表达动人。
朗诵者除了独白一类的作品,都应以自己的身份表达。朗诵者应加强政治和文学等方面的修养,锻炼表达深刻思想、丰富感情及磅礴气势的能力。
朗诵语言比戏剧台词有更大的跳跃性戏剧中的台词无论怎样变化,也不能跳出所扮演的人物。即使在学别人的说话,也是这个人物在学。朗诵经常是由事件的叙述跳跃到情景的描绘,由人物的感情跳跃到客观的评论,由一个人物跳跃到另一个人物,甚至几个人物的对话不停地跳来跳去。这有-定的难度,要求朗诵者的思想感情及视象能够很快地转化,但也不是高不可攀。
体现这种跳跃性,只要在语言特点、形体上给人以略有不同的感觉就行了,不可说到什么就演什么。例如,寓言朗诵中出现狐狸与狼,朗诵者就去表演狐狸与狼,只能突出了滑稽,而削弱它们代表的思想与作品的寓意。问题的关键,是朗诵者要热爱生活,去体验不同事物给自己的感受,熟悉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作恰如其分的表演。
朗诵语言的文学性很强戏剧中的对白虽也有着一定的文学性,但究竟是人物之间的对话,很接近生活中的语言。朗诵就不同了,尤其是诗歌的朗诵,它有--定的韵律,也是概括性最强的语言,若像平时说话一样的朗诵,就会失去了诗意的境界。
朗诵者要注意诗歌的韵律,但不要出现拖腔拉调不表达内容的情况。观众不喜欢话剧中的喊叫,也很怕朗诵中不自然的朗诵腔调。这就要求朗诵者在诗歌的词句中,注满浓厚的思想感情,表达出诗句的内容。不能用一种不变的语调,没有起伏、没有节奏地去朗诵。
作者把感受提炼加工为文字,朗诵者则要把这些文字消化为自己的感受而不丢掉诗句中的思想、感情、形象、态度。为了使理解深入、表达具体,在朗诵前可用将古体诗先翻成白话诗的办法。
如鲁迅《自嘲》中的两句: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读为:
面对着敌人的围剿,我横眉怒视、嫉恶如仇;面对着人民大众,我心甘情愿地做一头俯首听命的老黄牛。
这样,先读出这两句不同的鲜明态度与节奏,再读原文,在表达上是会有帮助的。
朗诵不是综合艺术
戏剧必须有灯光、化妆、服装、道具音响、舞美、导演等的合作,才能完成表演的任务。朗诵只能靠自己的语言与形体来表达作品内容。因此,就必须在每句每字的表现力上下功夫。
字只是一个标记,它包含着鲜明的思想与具体的形象。朗诵者只有把使每个字的含义理解准确,并且都活生生地表达出来,才能有感染力。
例如,在作品中遇到一个“山”字,它可能是:
山 一座向往已久的名山,忽然出现在面前,多么令人兴奋啊!
山 这是多么雄巍的大山啊!
山 多么美丽的花果山啊!
山 多么荒凉的山啊!
山 歌颂你,革命的摇篮。
山 你能回答我吗?
山 我们要去征服它、攀登它。
山 挡住了去路,怎么办呢?
山 多么险恶的山啊!
山 你使我忆起多少往事。
山 这也能叫做山?
要根据这个“山”字出现的前因后果,表达出应有的感情与形体动作。“山”必然是具体的,所以它也不是一个读法,要表达的内容不一样,朗诵者的形体动作也就有所区别了。朗诵者要在每句、每字上去琢磨、体会。
朗诵以语言表达为主,形体动作应是由语言真挚而激动的节奏自然的配合,是思想感情真实的流露。如果朗诵者自己的表达愿望不强,只是人为地安排一些动作,观众是激动不起来的。
例如,朗诵到这样的句子:“一个战友忽然倒下去了,我赶忙跑到他的身旁挽住……” 朗诵的表演中应表达出对战友忽然倒下的意外,战友倒下的位置,表达出激动、悲愤的心情,急切地冲过去挽住战友,希望他还活着的心情。这些表演只要求有个很真实的心情与形体上的感觉,而不能是大叫一声,跑到台口,单腿跪下,双手做出一个挽住人的姿式。
要使朗诵自始至终地吸引观众,取得圆满的效果,上场和下场的表演就显得格外重要。朗诵者在候场时,就应酝酿将表达的情绪。从侧幕迈向台中的第一步,思想感情已在起伏激荡,表演就开始了。不能低着头,松松垮垮地走到舞台中间,再抬起头来定定神,想想第一 句是什么词,然后才开始朗诵。这样的上场很难真实地进入规定情境与心情,观众感觉到的是不自然、紧张的表演,便不能很快地被吸引。
在演戏中,有句话叫做“带戏上场,带戏下场”。朗诵的表演也应是这样。不能说完了最后一个字,就算完成任务了,随随便便地走下台去。有的人在下场时摇摇头,表示不满意自己的朗诵,甚至有人还吐一下舌头。这都会破坏了朗诵的效果及其完整性。
朗诵的词句说完了,思想感情不能戛然而止。如朗诵《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中的最后一句:“想念你呀!想念你!”朗诵完了,激荡、缅怀的心情并不能刹那间就平静下来,要把这种感情带下场去。这样的上下场,不仅是朗诵应有的严肃性,也可使上场时排除紧张情绪,尽快地进入真实的创造状态,下场时能给观众留有余味。
紧张是进入表演真实的一个很大的障碍有时在家里准备得还不错,一到了台上,就都被紧张所代替,什么也发挥不出来了。
紧张的原因,一种是准备得不充分,心中无数,怕忘词,造成了心理负担。另一种是杂念太多,朗诵好可能如何,朗诵不好又可能如何,或者台下有某人来看演出,等等。这一切都可能造成紧张,使表演不能正常发挥。这只有在上场前使自己注意力高度集中,进入到应表达的情境及强烈的表达欲望中,才能有自然而真实的表达。
激情的表达在朗诵中是很重要的激情不是单纯的指气势磅礴、热情奔放的诗句的朗诵。在表达任何题材的朗诵中,都应有激情的迸发。如同一个作者没有激情是写不出好作品来一样,朗诵者在朗诵时,也不能始终用一种平淡的语调读下来。有了激情也就可以随之产生真实、自然的形体动作,因为激情是它的内心依据。
例如,朗诵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之歌》中的最后一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若有了急切盼望革命来临的激情,就可以在形体上由衷地表达出热烈迎接暴风雨来临的动作。这样的动作,既辅助语言表达了主题,也给全诗以一个强有力的结尾。动作是激情达到一定浓度的产物,我们生活中的语言就是这样。不能脱离激情的基础来安排动作。
在朗诵语言的表达及锻炼上,我们总是要求应注意语言的规范化,做到字正腔圆;呼吸上应掌握正确的方法,做到能控制气息、运用自如;在发声上应找到正确的共鸣位置,要注意唇、齿、舌等应注意的部位。
同时,可做些读小说、绕口令讲故事、说笑话等的练习,培养多方面表达语言的能力。
在表演上一个很有效的训练方法是做表演小品。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朗诵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能较快地集中注意力,进入真实的体验。
小品大致有:
即兴小品(临时想,马上做)
命题小品(有人出题目)
观察小品(把看到的事情自己做一遍)
生活小品(把自己生活中的一段再现出来)
模拟小品(模仿别人的一个生活片断)
激情小品(做一个使自己感情激动的生活片断)
人物小品(做一个不同于自己的特定人物的生活片断,帮助自己进入将表演的角色)
有言小品(可以说话,练习语言的必要性、目的性)
无言小品(不可以说话,为了锻炼动作的目的性与表达)
还有幕前、幕间、双人多人等戏剧中专用的小品。
小品不要求有完整的情节,只要求是生活中的小片断。小品是简便易行的,它的要求就是要真实。要真实地听、真实地看、真实地判断、真实地做。这样可以训练在表达中的逻辑性、想象力、目的性与真实性。
朗诵者的形体与声音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所以必须加强训练。应热爱生活,有意识地观察生活,在头脑中储存大量的生活素材。通过做小品练习,使这些素材积累、巩固下来。有时也可以用朗诵作品中的一段情节做小品练习,使这一段真实、具体起来。
朗诵的表演要生动、自然,但不是随随便便、松松垮垮。只有经过理解、体验、处理、再创造,才能表达出如亲身经历、切身体会那样真实、自然、典型的生活来。
朗诵与其它艺术形式一样,需要不断地实践。一方面多做练习,一方面尽可能多与观众见面。在台上要全神贯注、信心十足地去表达作品的内容,下台来再虚心地征求意见,从而在不断的实践中,掌握住朗诵艺术独特的表演技巧。
周正
1928年4月生于北京。他与戏剧的渊源则可追溯到中学时代,当年他曾在济南参加演出《湖上的悲剧》、《日出》、《雷雨》等话剧。1949年他毕业于华北大学三部,任华北大学文工二团演员,演出话剧《民主青年进行曲》。1950年任中央戏剧学院话剧团演员,曾演出《红旗歌》。
周正扮演的列宁
1952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伊始,周正入院担任演员。除了塑造了深入人心的列宁的形象外,在舞台上还留下了众多生动的人物,如《夫妻之间》中的张德山、《非这样生活不可》中的卢狄、《明朗的天》中的赵铁生、《日出》中的方达生、《名优之死》中的左宝奎、《茶馆》中的二德子、《贵妇还乡》中的伊尔、《屠夫》中的布拉特博士等,这些角色被他诠释演绎,成为几代观众心中的记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