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从甲骨文演变到现代文(从甲骨文到简体字)

中华上下五千年,煌煌历史,创造出无比灿烂的文化,而让中华文明源源不断的,汉字的巨大作用毋庸置疑。

一说到汉字,首先让人想到的是甲骨文。

汉字从甲骨文演变到现代文(从甲骨文到简体字)(1)

甲骨文拓片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

汉字从甲骨文演变到现代文(从甲骨文到简体字)(2)

金文

金文又称钟鼎文,是铸刻在青铜器的钟或鼎上的一种文字。金文起于商代,盛行于周代,是由甲骨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字。因铸刻于钟鼎之上,有时也称为钟鼎文。据统计,金文约有三千零五字,其中可知有一千八百零四字。

小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

特点有长方形,上紧下松,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篆书的独特魅力。

汉字从甲骨文演变到现代文(从甲骨文到简体字)(3)

西岳华山庙碑

汉代隶书的因东汉碑刻上的隶书 ,笔势生动,风格多样,而唐人隶书,字多刻板,称为“唐隶”,故学写隶书者重视东汉碑刻,把这一时期各种风格的隶书特称为“汉隶”,以别于“唐隶”。

特点有取横势,突出横画,横平竖直,具有波、磔(zhe)之美

汉字从甲骨文演变到现代文(从甲骨文到简体字)(4)

王羲之行书

魏晋行书承汉之余绪,又极富创造活力,是书法史上的里程碑,奠定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方向。魏晋书法规隋唐之法,开两宋之意,启元明之态,促清民(国)之朴,深刻地影响了历代书法并影响着当代书法的发展。

汉字从甲骨文演变到现代文(从甲骨文到简体字)(5)

颜真卿书法

隋唐楷书形成了中国书法史上的又一个高峰。在其鼎盛时期,各体书都得到了社会重视,都出现了专门家,建立了崭新的艺术风格,整体上呈现出富有开拓性、包容性的品格,代表性书风雄强豪迈、大气磅礴,体现了时代精神。

隋末唐初的欧阳询笔法方圆兼济,结构严谨匀称;颜真卿创立了雄浑敦厚的新书体,人称“颜体”,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柳公权博采众家之长,自成“柳体”,他的字方折峻丽,骨力劲健。

汉字从甲骨文演变到现代文(从甲骨文到简体字)(6)

浙江刊本

宋朝体是在中国宋朝发明的一种汉字印刷字体。笔画有粗细变化,而且一般是横细竖粗,末端有装饰部分(即“字脚”或“衬线”),点、撇、捺、钩等笔画有尖端,属于白体,常用于书籍、杂志、报纸印刷的正文排版。

这些字体你最喜欢哪一个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