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训练器跳跳球(感统器械使用方法之跳床)

器材名称:跳床

器材介绍:感觉统合训练基本配备器材,训练儿童的本体感。刺激儿童本体与重力,提高四肢的协调性与跳跃能力。扶手高度65-100cm可调节。

主要功能:促进前庭感觉的统合,培养平衡感,训练手眼协调。跳蹦床还有助于儿童的情绪稳定。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敏的信息、矫治重力不安和运动计划不足的毛病。

训练要点: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钟。刚开始训练,老师可以背着孩子一起跳跃,可以减少孩子的恐惧感如果是亲子一起做,对促进亲子情感有很大帮助。 可以练习跳跃时前后左右和旋转等等。 孩子可以俯卧或仰卧在跳床上。可以让孩子抱球在床上跳跃或和老师做跑接球的游戏,也可以让孩子在床上跳跃时将球丢入设置好的篮内,此游戏可以训练孩子手眼协调,对自理运动和运动企划帮助很大。

导∕馈:首先由教师讲解操作示范,强调动作要点,再指导幼儿练习项目;通过练习能有效调节学生情绪,提高运动积极性,锻炼腿部力量

安∕卫:跳床质量要好,且跳床不宜离地面过高,跳床 周围无其它障碍物

变式一:由指导者和儿童一起坐在蹦床上,利用蹦床的弹性,以身体为支撑进行上下摇动,对于不敢上去的儿童,为减少他的恐惧,开始可由家长或指导者背着儿童一起在蹦床上跳跃;

变式二:让儿童俯卧在蹦床上,由指导者站立跳跃,将儿童弹起,让儿童体会蹦床上下起伏的感觉;让儿童俯卧在蹦床上,头颈部用力抬起,胸部尽量抬高。可以强化前庭体系的感觉,促进全身肌肉本体感的形成;

变式三:让儿童在蹦床上进行自由的跳跃,或双手抱球在蹦床上跳跃,或与指导者做抛接球的游戏;让儿童在蹦床上一边跳跃,一边将手中的球投入指定的篮子内;在蹦床的上方悬挂一个气球,让儿童每次跳起时击打目标。还可在蹦床上方悬挂一个网篮,让儿童跳跃时投球入网,这种游戏可以协助儿童在半空中,以正确的前庭固有感觉;判断视觉空间,对手眼协调及身体形象的帮助很大;

变式四:让两个儿童面对面,手拉手站在蹦床上一起跳跃,或共同拉着一个小呼啦圈一起跳跃,从而训练与对方协调运动的能力,通过跳动中的眼球对视,增强视觉的稳定性。

感统训练器跳跳球(感统器械使用方法之跳床)(1)

器材名称:滚筒

器材介绍:空心的筒,幼儿钻进筒训练的器材

主要功能:促进儿童本体感的建立,强化身体形象概念

训练要点: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钟。

导∕馈:首先由教师讲解操作过程,强调动作要点,再指导幼儿练习项目;通过练习能有效调节学生情绪,提高运动积极性,提高感知觉平衡觉

安∕卫:速度与频率要根据自身强度而定,且周遭无障碍物,以免幼儿不小心滚出来碰到产生意外

变式一:俯卧滚筒

让儿童俯卧在滚筒上,姿势与俯卧在大笼球上相同,由指导者扶着儿童的脚做前后晃动,要求儿童努力抬起头、颈部,伸展双臂。

变式二:站立平衡游戏

将滚筒竖立,让儿童自己爬上滚筒上面,分开两脚,伸展双手,保持身体的平衡。尽量让儿童自己做,以建立他的运动企划能力,指导者在一旁注意保护,有困难时适当给予帮助。

变式三:滚筒隧道游戏

把滚筒当作隧道,自己玩爬进爬出的游戏,可以头在先,脚在后,顺着进去,倒着出来;也可以脚在先,头在后,倒着进去,顺着出来;还可以蹲在里面转弯,掉头,提醒儿童注意手、脚和身体的运用。在滚筒内放置毛巾、地垫、小塑胶颗粒等,让儿童在爬进爬出的过程中体会不同触觉刺激下的身体活动;在滚筒中放置一些积木、玩具小动物等,等他爬进去后,由指导者在筒外发出指令,请他将指定的物品扔出来或拿在手中爬出来。

变式四:筒内滚动游戏

让儿童爬进筒内,指导他将手指和手臂张开,注意保护头部,同时颈部用力支撑头部,不要把头靠在筒壁上,指导者轻轻推动滚筒转动,可来回小幅转动,也可先顺着一个方向慢速转动若干圈后,稍作停顿,再往相反的方向转动若干圈。

变式五:滚筒内摇晃

将滚筒口朝上立起来,让儿童蹲坐或站立其中,由指导者扶住筒口进行前后、左右摇晃或顺时针、反时针方向的旋转。

感统训练器跳跳球(感统器械使用方法之跳床)(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