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为什么不阻止北伐(真读三国不看演义)

姜维为什么不阻止北伐(真读三国不看演义)(1)

南安之战——粮尽而退

费袆主政期间,是反对姜维北伐的,每次拔给姜维的军队不超过1万人,姜维只有不到1万人,只能在魏蜀边境进行袭扰性作战,费袆被刺杀,姜维终于才有机会率领1万以上的军队进行真正的北伐。同年3月,东吴太傅诸葛恪起兵二十万进攻合肥新城,意图夺取魏国淮南之地。应诸葛恪邀请,姜维起兵数万响应诸葛恪,姜维出石营,经过董亭,包围了南安城,魏国则派遣雍州刺使陈泰率领大军救援南安,大概是姜维第一次率领一万以上的军队北伐,准备严重不足。

由于没有准备足够的粮草,蜀道艰难运粮补给线效率太低,姜维军还没遇上魏军,就已经粮草不足了。军队马上就没有粮草了,还要留在这里与魏军作战,纵然取得胜利,也无力后续征伐。所以陈泰的大军还刚刚走到洛门,姜维就已经撤围退走,这次北伐可谓雷声大雨点小,但是幸好只是由于准备不足的撤退,而非被魏军打败的败退,同时姜维作为进攻方在消耗粮草,陈泰作为救援方同样也要消耗粮草,成功把魏国西线军团引来了,客观上也减轻了诸葛恪方面的压力。

比起姜维这边的撤退,诸葛恪那边可就悲惨咯,20万大军溃不成军丢盔卸甲,史书并未明确记载姜维撤退的时间,所以也不清楚姜维是在吴军败退之前已经粮尽而退,还是姜维得知吴军败退之后自知北伐成功无望的主动撤退,无论是哪一种情况,这次北伐的确是无功而返,幸好并没有损失什么兵力。

姜维为什么不阻止北伐(真读三国不看演义)(2)

狄道之战——李简献城

公元254年,姜维正式主持蜀汉内外军事,兵权进一步扩大。奇怪的是,姜维一年之前北伐空耗粮草却无功而返,按理来说蜀汉朝廷不处罚就不错了,怎么姜维兵权反而更大了呢?原来这时候,蜀汉新任尚书令是主战派陈祗,陈祗备受刘禅宠幸,把持着蜀汉的朝政,姜维想要北伐,那就让他去吧,让姜维展握兵权长年出征在外,正好朝廷没人制衡陈祇。实际上姜维和陈祇达成了某种默契,姜维不干涉陈祇把持朝政,陈祇不干涉姜维北伐魏国。

姜维为什么不阻止北伐(真读三国不看演义)(3)

这一年二月,姜维的机会来了,魏国政治最近几年其实一直以来动荡不安,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自从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之后,司马氏控制了魏国朝政,皇帝沦为傀儡,但是魏国还是有忠于魏室的人。中书令李丰与皇后之父光禄大夫张缉等密谋废除司马师的兵权,以夏侯玄代替司马师为大将军,以此消灭司马氏恢复魏室对朝廷的控制。谁知道事情泄露,司马师先下手为强,李丰、夏侯玄等人被诛杀,张皇后被废,魏国局势动荡不安。魏国狄道长李简,心怀魏国社稷,想利用姜维驱逐司马氏以救皇帝于水深火热之中,于是写信给姜维,请求姜维出兵讨伐司马师,等姜维打过来,他愿意献城而降,正应了隆中对设想的:天下有变。姜维当然不能错过这次机会,再次发动北伐,有了去年的教训,这一次姜维的准备还是比较充分的,带足了粮草,因为这次北伐是里应外合的,姜维轻而易举的得到了狄道城。

姜维为什么不阻止北伐(真读三国不看演义)(4)

襄武之战——胜败难分

随后姜维乘胜进攻襄武,襄武之战最终依然以魏兵败退,姜维胜利结束,但是这次战争确实很具争议的,很多人认为,襄武之战,姜维实际上是不败而败,魏国则不胜而胜。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一次大战中,张嶷和他率领的数千无当飞军,全军覆没,无当飞军,是诸葛亮平定南蛮以后从南中地区招募训练的精锐,堪称蜀汉最强王牌,姜维用兵还是谨慎不足,居然同意无当飞军张嶷作为先锋进攻徐质,按理来说,无当飞军作为蜀汉的底牌,不应该当前锋用的,最终张疑居然中了徐质的埋伏,被魏军包围。当然不排除姜维本来就是想以无当飞军为诱饵,引诱魏军的,如果作为诱饵,这代价也太大了,无当飞军虽然悍勇,但是寡不敌众,最终全军覆没。虽然无当飞军消灭魏军一万余人,战损比超过1:2,但这不能用战损比来衡量的,魏国损失的只是普通士兵,蜀汉损失的可是精锐,姜维率领主力到来,却已经太迟了,幸好所谓哀兵必胜,姜维大破徐质,将其斩杀,并且乘胜破河关、临洮等县,迁移诸县民众而还。

参考文献:

《三国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