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是怎么解读出来的(甲骨文中的自和)

甲骨文是怎么解读出来的(甲骨文中的自和)(1)

现代我们说自己通常会用到第一人称代词“我”或者用到“自”。

其实用来形容自己的词还有很多,例如“吾”、“余”、“予”等。

那远古时候人们是怎么理解“自”与“我”的呢?快来跟小微一起遨游知识的海洋吧。

甲骨文是怎么解读出来的(甲骨文中的自和)(2)

  • “自”字的甲骨文含义

首先是“自”字,甲骨文中的“自”字指的是鼻子的意思,早期的人把鼻子称“自”,脸部以下称“而”,身体最下端称“之”。

甲骨文是怎么解读出来的(甲骨文中的自和)(3)

所以早期“自”是鼻子的意思,而后他们发现,在说自己的时候人们总是指着自己的鼻子,于是乎“自”字就被代表了自己的意思。

也是这样后面人们造字时就多造了个“鼻”字,上自下畀,"畀"是给予、付与的意思。合起来表示一呼一吸,自相给予。

甲骨文是怎么解读出来的(甲骨文中的自和)(4)

  • “我”字的甲骨文含义

“我”字在甲骨文中,像是一把有柄有齿用来行刑杀人,或肢解牲口的凶器,本意手持大戉,呐喊示威的含义,到了战国时代,被后期更优秀的武器所替代,于是我字在汉唐时代之后被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使用。

甲骨文是怎么解读出来的(甲骨文中的自和)(5)

小微个人见解,“自”是鼻子,一呼一吸是最简单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一个动作。“我”字原意的武器,后来的人称代词,人类不就是从持武器吆喝打猎而来吗,而且人类骨子里就尚武,用这个字代表自我,这是古人对人多么透彻的理解。

甲骨文是怎么解读出来的(甲骨文中的自和)(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