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何为(今天给大家讲讲何为)

何为何为(今天给大家讲讲何为)(1)

何为四圣谛呢:圣可谓为“正”,谛谓“真理”。苦、集、灭、道、是圣智所亲自验证到的四种人生正确真理,所以称为四圣帝。

一、苦谛: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生老病死的痛苦。还有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都是人人免不了的痛苦。(何谓五蕴:就是1.色、2.受、3.想、4.行、5.识。对应:1.色法、2.感受、3.思想、4.精神、5.心王)心王:1.六转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2.污染意、阿赖耶识。

二、集谛:是说明人生集起贪嗔痴许多烦恼的“因”,去造种种的不善业,才会招集种种的苦果,故【苦】以【集】为因,【集】以【苦】为果。

一、苦谛:以智慧观察世间事物,情与无情悉皆为苦。根据经典的说法,苦有二苦、三苦、八苦、一百零八苦,乃至无量无边诸苦。形成苦的原因,不外我与物、我与人、我与身、我与心、我与欲、我与见、我与自然的关系不调和。

二、集谛:以智慧彻悟烦恼与造业是形成生死痛苦的原因。众生由于无明、贪爱、瞋恚等烦恼的驱使,而积集种种恶业,由此种种恶业而招致种种苦果。

三、灭谛:透过智慧,证得涅槃,究竟解脱生死烦恼。「涅槃」是指修道者在知「苦」断「集」后,由修「道」所证得的解脱境界。

四、道谛:达到究竟涅槃的方法。一般指佛陀初转*轮时所开示的八正道。

何为何为(今天给大家讲讲何为)(2)

四圣谛的内容一如治病的过程:苦,如人患病;集,生病的原因;灭,如病已痊愈;道,如治病的药方。《佛遗教经》说:「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说四谛,不可令异。」四圣谛是宇宙间颠扑不破的真理,其与缘起、三法印是构成佛教教义的三大纲领;缘起论的主要内容是十二缘起,而三法印是缘起论的思想基础,四圣谛则是缘起论的具体型态,三者都是初期佛教的根本思想,称为根本佛法。

何为何为(今天给大家讲讲何为)(3)

四圣谛是佛陀初转*轮时所说,临涅槃时又再三叮咛弟子们,对四圣谛有不解的地方,可提出来问。可见在佛陀的一代时教中,对四圣谛的阐扬是自始至终的。尤其在初转*轮中,佛陀更三度演说四圣谛的妙义,称为「三转十二行相」。

第一次为「示相转」,将四圣谛的内容定义加以解说,以便弟子了解。内容为「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

第二次为「劝修转」,劝诱弟子修持四谛法门,以断除烦恼,获得解脱。内容为「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

第三次为「自证转」,佛陀告诉弟子,自己已经证得四圣谛,勉励弟子们只要勇猛精进,必能同样证悟四圣谛。内容为「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