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拾遗古诗(在唐诗中看见农民)
1970年代是一个饥饿的年代,为了找口饭吃,父亲去秦岭当伐木工人,那时他才十六岁。从住的地方到秦岭里的伐木场,步行至少三天,他只身上路了,没有任何行李,干粮也没有。
第一天,他赶了几十里路,日暮来到一个山村。又累又饿,他想在村里投宿,却不敢上前询问。一个坐在门口的老婆婆看见,就问他要去哪儿,他说去伐木。独居的老婆婆收留了他,睡前,他吃了顿饱饭:三张煎饼、两碗米粥。
翌晨,等他醒来,老婆婆已做好早饭。吃罢饭,父亲临走,老婆婆递给他一个布口袋,里面装了两个锅盔,叫他在路上吃。纯核桃面烙的锅盔,这得多少核桃,得多少时间才能烙好啊。
多年以后,父亲仍说起这件事,他忘不了老婆婆舀面粉时瓷碗刮瓮底的声音,并说他再没吃过那么好吃的锅盔。
矿工陈年喜在诗中写到:“有谁读过我的诗歌/有谁听见我的饿/人间是一片雪地/我们是其中的落雀/它的白 使我们黑/它的浩盛 使我们落寞。”
我听见了你的饿,我认得这片雪地,认得人间的浩盛和落寞。
撰文 | 三书
01
五松山下荀媪家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唐)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大约公元761年,李白往来于宣城、历阳间,某日天色已晚,他便投宿在五松山下的寻媪家。五松山在今安徽省铜陵县南,山上有大松,一本五枝,苍鳞老干,翠色参天,以故得名“五松山”。
时值秋天,山村暮晚,李白枯坐室内,意颇寂寥,夜长无以为欢。村里悄悄冥冥,我们可以想象,田家劳作的声音,在黑暗的静寂中更觉凄凉。而邻女的舂米声,更加深了秋夜的寒意。“舂”就是将谷物倒进器具中,然后用杵捣碎破壳。舂米声和捣衣声,节奏单调,在秋凉的夜晚,别有一种季节的紧迫感。“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都是那天晚上,太白在山村农家的所见所闻。
从前的农人大多很质朴,尚礼好客,即便家贫,也都尽心待客。五松山下这位荀媪,“跪进雕胡饭”,可见她对李白的热情与敬重。古人用餐时,席地坐在足跟上,“跪进”就是直起上身呈送。雕胡是“菰”的别名,俗称茭白,秋天结小圆柱形的果实,籽曰“菰米”,菰米饭香甜,在当时可是美餐。
是因为李白名气大,所以才会有如此待遇吗?李白早年就扬名天下,上至皇帝下至农夫,几乎无人不知他是个大诗人。荀媪也许听说过李白,也许还能背诵他的“床前明月光”,但这份真挚的心意,却未必完全出于仰慕。就像我父亲遇到的那位老婆婆,还有韩信少年时遇到的漂母,她们的款待和帮助,只是出于善心而已。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韩信少时穷困,某日,他在淮阴城下钓鱼,面有饥色。在水边漂洗丝絮的几位大娘(即漂母),其中一位见韩信可怜,便给他饭吃,一连几十天,天天如此。韩信备受感动,对大娘说日后必将重谢,大娘很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自食,我是哀王孙才施舍你,岂图你的报答?!”
月光照在白净的盘子上,这一刻,李白心里感动又惭愧,他想起了韩信。“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他将荀媪比作漂母,感叹自己何德何能,且已年过六旬,更将无以为报。几番推让,依然难却,愧不敢当此盛情。
很寻常的人生经验,很不寻常的人间温暖。
南宋 佚名《柳荫云碓图》
02
拾遗穗的贫妇人
《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白居易在诗题下注曰:“时任盩厔县尉”。盩厔县在长安县西,南倚终南山,北面渭河,“山曲曰盩,水曲曰厔”,故名。因“盩厔”二字生僻,今称周至县。诗中所写夏忙情景,在本世纪初仍很常见。
正如乐天所言,“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以前的农民,一年到头,没有假期、没有周末,总之没有闲的时候。农历五月,麦黄季节更是倍忙,两三天时间,南风一吹,日头一晒,小麦说黄就黄了。仲夏多雷雨,天气说变就变,因此夏忙很紧张,人称抢收为“打仗”。此诗伊始就是这个节奏。
下面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想必很多在农村长大的读者,都有类似的记忆。家里的男劳丁壮在地里割麦,妇女儿童给他们送水送饭,如今看来好似一幅风俗画:广袤金黄的麦田上,一些壮年男子弯腰刈麦,阡陌上妇孺络绎,提着水壶饭篮行走,男子有的正站在地头擦汗,或坐在树下吃饭。
我小时候,夏忙便负责送饭送水,父亲和母亲割麦。某年天气预报即将有雨,父亲从县城火车站广场请来四个麦客,那里是外省麦客的集散地。麦客们一天之内得割完我们家两大片地的麦子,天气炎热,我和母亲用桶抬着开水,一趟一趟往地里送。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几句是夏忙割麦农民的写实,更是麦客们的写实,他们裸着脊背,挥汗如雨,很少停下来休息。那时的麦客们候鸟般,每年从中国的东南一路割到西北。如今,割麦、麦客、麦场、打麦,这些都是正在消失的记忆了。
接下来的四句,乐天的目光聚焦在一位贫妇人身上,她抱着孩子,手挎破篮,在拾遗穗。“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这个特写镜头直击人心。拾遗穗在夏忙期间很常见,烈日暴晒下,熟透的麦穗一碰即断,所以割过的田里会有遗穗,老妪小孩多挎篮拾之。诗中这位妇人,看样子是个寡妇,无依无靠,可能田产也无,靠拾遗穗糊口。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问者可能是乐天本人,可能不是。一问才知,原来家里有田,但输税太重,田产都交作了税,只得拾些遗穗,聊以充饥。
乐天听了,不禁心悲:“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虽有素餐之愧,然而受禄者能如此反思,亦不失慈悲。
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张籍、李绅等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诗歌缘事而发,起到补察时政、泄导民情的作用,尤多以自创的新乐府题咏写时事。《观刈麦》和《卖炭翁》、《上阳白发人》等,都是针砭时弊之名作。
读《观刈麦》,个人并没觉得是诗,当作古代笔记散文来读。另外,关于诗歌要不要承担那样的社会功能,今天我们的答案如果不是否定的,至少也不是必须的。然而这些新乐府诗依然很有价值,因其生动地为后人呈现了唐代普通农民的生存状况,在传统的历史叙事中,普通百姓的个人体验往往被边缘和模糊化。
明 张翀《田家春斗图卷》局部
03
稼穑之艰难,非亲历者莫知
《悯农二首》
(唐)李绅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二首》,我们从幼儿园读到大学,甚至可以读到老。那些可以被不同年龄的人阅读,可以被不同程度地阅读的诗,那些经得起反复阅读的诗,我认为就是经典,这样的诗中包含了世界无法否定的真理。
在城市长大的孩子,恐怕很难真正感知万物的生长,大米面粉从超市里买来,水果蔬菜也都摆在那里,似乎一切都可以买来,似乎都是被制造出来而非大地上生长出来的。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或从书上读给孩子,但纸上得来终觉浅,孩子缺乏切身体验,也只能是“知道”而已。如今生活水平提高,孩子少而金贵,即使在农村长大的也未必有所体会。
李绅同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与白居易、元稹等人交往密切,且早在白、元倡导新乐府之前,他已创作了二十首,今已失传。李绅是一位心怀苍生的仁者,曾因触怒权贵而被下狱。这两首《悯农》,饱含他对农民的同情,以及对荒淫统治者的谴责。
我们先说说从幼儿园就会背的“锄禾日当午”。诗的言语再简单不过,然其滋味非亲历者莫能知。我们每天吃饭,有几个人真正感觉到每一粒米、每一口菜,都是凝聚着他人的付出,经过许多昼夜的生长,经受过各种天气的考验,又经历了很多人的加工运输,才最终来到我们口中?更不用说阳光、土地和水的馈赠。时常看到餐厅里的挥霍浪费,饱食终日者抱怨什么都不好吃。
我记得麦子和玉米如何生长,从出苗、锄草、施肥、灌溉,到吐穗、成熟、收获,每一步都牵动着我们的心。有时麦子眼看黄了,遭遇大风立刻伏倒,减产大半。寄身城市之后,对农业的切肤记忆日渐消退,商品的包围给我一种错觉,即吃饭不再靠天。有一年,夏忙前回老家,父亲和表哥去机场接我,我们往停车场走的时候,我问父亲地里麦子长势怎样,他抬头不无忧虑地望望天,说“就看老天给不给好天气”。表哥是现代农场主,辞了公务员,回家种樱桃,上千亩的果园,雇不少人辛苦一年,五月樱桃成熟期,就怕下雨,一下雨果子就会烂。听他们在车上聊着天气,看窗外掠过大片的麦地,我意识到城市已让我变得无知。
如果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农民的天命,那么“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便是人祸。刘永济先生在《唐人绝句精华》中评价曰:“此二诗说尽农民遭剥削之苦,与剥削阶级不知稼穑艰难之事。”若知稼穑之艰难,如白居易、李绅等诗人,必不忍心浪费粮食,更不会以荒淫无度徒耗民脂民膏。
日用饮食,民之质矣。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只要人还得吃饭,就不能不以农为本,就不能不敬畏天地。敬畏天地,就不能不惜福,就不会以“食色,性也”作为借口,从而变着花样暴殄天物。
撰文 | 三书
编辑 | 徐悦东
校对 | 柳宝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