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最后一个状元到底是谁(清末最后一个状元)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一如"横渠四句"所言,古时候天下读书人的重任正是弘道立德,救济万民。作为读书人的一致信仰,晚清的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身体力行,实践着这句被奉为圭臬的名言。
"品诗益德身合雅,读书守廉气自华",刘春霖写下的这幅对联,也预示着这清朝最后一位状元的一生,德艺双馨,清正廉明。被后人景仰的,不仅有刘春霖"楷法冠当世,后学宗之"的书法,还有他的铮铮铁骨与气节。
寒门子弟,末代状元
刘春霖,字润琴,直隶省河间府肃宁县人。他出身贫寒,家中世代都务农为生。父亲因为贫困后到县衙当差,母亲则在知府家当女仆。刘春霖兄弟二人虽家境贫困,读书却格外认真刻苦。
在光绪十一年,刘春霖考中拔贡生,进入保定的莲池书院学习,他天资聪颖又勤奋刻苦,院长刘汝纶对他青眼有加,十分赏识。功夫不负有心人,刘春霖在光绪二十七年考中举人,并在三年后,迎来了他命运的转折点——光绪三十年科考。
光绪三十年,正逢慈禧太后70寿辰,主考大臣将入选的试卷按名次排列,由慈禧太后钦定。当时外有八国联军虎视眈眈,内有太平天国、明治维新等"逆反"运动,内忧外患的慈禧太后正希望从科举中得到吉兆。
原本夺魁的考生名为朱汝珍,但其名字中的"珍"字让慈禧太后想起了那个宠冠后宫的珍妃,自然心下不悦,又想起作乱的洪秀全、梁启超等人都来自广东,因此慈禧太后更加不喜广东出身的朱汝珍,便暗自将他从状元名单中除去。
当慈禧太后拿起第二份试卷细细观看时,只觉该卷文采斐然,尤其是字迹娟秀端庄,圆润平正。太后对其赞不绝口,又认为春霖二字是天降甘霖、春风化雨的寓意。
加之刘春霖是肃宁人,"肃宁"有肃静安宁、天下太平之意,慈禧太后因而认为刘春霖正是上天降下的吉兆,于是在看完后立马钦定刘春霖为状元,朱汝珍作为榜眼次之。并将刘春霖的答卷妥善封存,这才使后人有幸瞻仰其工整秀丽、字迹堪比印刷体的试卷。
清正廉明,抱守本心
高中状元后,刘春霖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届时"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一经提出,便轰轰烈烈地席卷全国,在任职不久后,刘春霖及同期学者被派往国外留学,在东京法政大学深造数年后,于光绪33年回国。
曾有看面相的人说刘春霖品质正直忠厚,却没有权势。纵使高中状元,也只能做闲散的职务,没办法成为有权有势的高管。虽然是迷信之语,刘春霖此后的仕途却真如这位算命先生所言,只通文墨之职,少有建树。
刘春霖一生中有多次晋升的机会,但都与他失之交臂。他从日本留学归来后,袁世凯曾推荐其襄理新政,慈禧太后批准,后多为学士保荐其入阁辅政,又被驳回,满怀抱负的刘春霖只能担任资政院议员这样的闲职。
按理来说,刘春霖应该十分渴求一个升迁的机会,但他却不奉承上级,也不巴结同僚,秉性正直的刘春霖只笑着说:"我性情沉滞,不能随机应变,这是我的短处,亦是我的长处。以己之拙学他人之巧,难免弄巧成拙。"
性情温厚忠良、正直孤高的刘春霖此后虽任福建提学使、直隶自治筹备处处长等职位,但都没有实权。在权力的道路上,他始终不争不抢,恪守本分。
高风亮节,心怀民族大义武昌起义后,刘春霖尽管才39岁,但已经成为了"前朝遗老"。由于他是晚清的最后一个状元,有不少人希望借他"末代状元"的名声作为招牌,以名正言顺地统治国民。
1934年,同为清末立宪派的官员郑孝胥邀请刘春霖出任伪满洲国教育厅厅长一职,郑孝胥深知刘春霖心中仍忠于清朝,想必会痛快答应,谁知刘春霖态度坚定地拒绝道:君非昔日之君,臣亦非昔日之臣。此言既出,郑孝胥羞愧不已,仓皇离去。
自七七事变后,北平被日军占领。大汉奸王揖唐与刘春霖当时是同科进士,又是日本留学的同窗,因此邀请刘春霖担任北平市市长。王揖唐以为刘春霖仕途不顺,一定会接受市长这样一份好差事,不曾想刘春霖当面怒斥王揖唐"筋骨软的东西!"。
王揖唐恼羞成怒,第二天就派人抄了刘春霖的家,不仅抢夺钱财,还将他历年珍藏的书画珍宝洗劫一空。刘春霖因此大受打击,加之他原本就患有心脏病,病情加重后,身体状况与日俱下,于1944年心脏病突发病逝。
兼济天下,舍我其谁
儿时的刘春霖与哥哥因为家里无力抚养,于是寄养在老家,随伯父生活。因此,刘春霖知道作为农村子弟的求学之路有多么困难。
状元及第后,他没有"春风得意马蹄疾",反而是在老家修建了学堂。房屋、桌椅、教具皆是刘春霖所捐助,并题一匾额"铸材炉",至今仍高高悬挂在"北石宝学堂"之上。
北京居住多年,他为在京的同乡子女筹建了"燕冀中学"。虽然晚年的刘春霖只能靠卖书画维持收入,但家族子弟中但凡有考入学堂者,他一律供应花费。
1933年,洪灾泛滥,冀、鲁、豫三地受灾严重,见人民游离失所,刘春霖不顾年老体弱,仍四处奔走募集钱财赈灾,其关怀天下的赤诚之心,一生未改。
古语有言:字如其人。刘春霖博学多才,楷书冠绝天下。刘春霖其人刚直不阿,楷书笔力清秀刚劲。时有"大楷学颜,小楷学刘"的说法。
纵观刘春霖一生,出身寒门却努力上进,一朝中第仍不忘兼济天下,在是非曲直、民族大义面前从未动摇。他的印章上自刻七个大字"平生志不在温饱",其大志如此,实在令人崇敬不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