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梯田一年四季(让千年哈尼梯田生命常青)

一片片、一层层梯田像金黄的色块,从山肩山脊绵延嵌入深深的河谷山麓,微风轻轻拂过,光泽变幻、稻香缕缕,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凸显出的人与自然共生共荣景象……这是位于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的9月美景,惊艳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哈尼梯田一年四季?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哈尼梯田一年四季(让千年哈尼梯田生命常青)

哈尼梯田一年四季

一片片、一层层梯田像金黄的色块,从山肩山脊绵延嵌入深深的河谷山麓,微风轻轻拂过,光泽变幻、稻香缕缕,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凸显出的人与自然共生共荣景象……这是位于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的9月美景,惊艳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经过一年胼手胝足的辛劳,哈尼人迎来了收获的季节。曾经仅会在一年一季的红米中荣枯的梯田,如今不仅红米丰产,还实现“稻鱼鸭”共生,“绿水青山”产出“金山银山”,为守护这片世界文化遗产的哈尼人带来可观的收益……

近几年来,红河州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红河哈尼梯田保护发展的探索实践,让这份千年“活态世界文化遗产”迸发出新活力,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让循环生态系统完整运行

眼前是座座青山,耳边有潺潺流水,每天清晨,元阳县阿者科村的“赶沟人”高工后都要扛起锄头到村子对面的观音山上清理沟渠,维护好哈尼梯田的“命脉”。沿着沟渠和水流,哈尼人在1300多年历史中创造的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循环生态系统一览无遗:水沿高山森林而下,滋养村寨的人们,然后依次浇灌梯田,并沿层层梯田汇入江河。江河中的水在亚热带气候的作用下,升腾凝结后重新回到森林,如此循环反复千年,梯田和村寨生生不息……

多年来,红河州以维护“四素同构”循环生态系统为重点,展开了一系列保护行动。在元阳、红河、绿春、金平等县划定“四域十片区二十万亩”保护红线,颁布实施了《红河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州级专门设立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元阳、红河、绿春、金平4县也成立哈尼梯田保护机构,对元阳县坝达、多依树、老虎嘴、牛角寨片区,红河县甲寅、撒玛坝片区,绿春县腊姑、桐株片区,金平县阿得博、马鞍底片区进行重点保护管理。

红河州在遗产区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森林抚育等工程,恢复遗产区生态植被1.71万公顷,在遗产区公路两侧义务种植树153.9公里,大力推广节能灶、太阳能等新能源替代项目。严格执行传统民居建设审批制度,严格控制房屋层数、建筑面积、民俗风貌,逐步恢复传统民居,实施哈尼梯田小镇和遗产区传统村落提升改造,对遗产区1600多户传统民居实行挂牌保护。在遗产区的村寨修建生活用水渠和排污渠,村里产生的污水通过排污渠进入人工湿地前端的沉砂池,先后经美人蕉等植物吸收过滤,达到可利用的标准后,流入梯田进行农灌。

让千年梯田“活”在当下

前些年,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谋出路,只剩下老一辈固守着“老本”。作为世界活态文化遗产,一旦传承千年的稻作体系崩塌,对哈尼梯田来说,可能会是毁灭性打击。这一问题,引起州、县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2018年,元阳县邀请专家团队为哈尼梯田旅游发展做战略规划,并为遗产核心区的阿者科村编制了“阿者科计划”,对村寨进行整体改造并统一向游客收取费用,收入归全体村民所有。一系列的措施吸引了大批村民回乡创业。高烟苗就是回乡创业的村民之一,他把自家房屋改造后开起了农家乐。“现在不仅有收入,还能得到分红!”高烟苗高兴地指着村里的公示板说道。公示板上,事无巨细地记录着近期村里的每一笔旅游收入及每一次分红、各家各户的所得明细。许多像高烟苗一样的村民,已坚定成为梯田守护者。

为保护蘑菇房和梯田,“计划”还划定了4条底线:不租不售、不引进社会资本、不放任本村农户无序经营、不破坏传统。在公司与村民签订的旅游合作协议中,梯田的维护管理作为一条重要内容写了进去。

另一种有效探索是“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近年来,红河州在元阳、红河、绿春和金平4个县示范推广哈尼梯田“稻鱼鸭”高产高效生态种养模式1.14万公顷,其中梯田核心区示范种养2133公顷。实现“一水多用、一田多收、一户多业”的综合效益,激活千年哈尼梯田现代生态农业:在梯田种植水稻的时候,按时间节点养鱼、养鸭,稻田里的杂草、虫子为鱼、鸭提供了食物,鱼、鸭为红米提供肥料、捕食虫害……

田还是那块田,产值却大不一样。这几天,元阳县多依树村委会普高老寨村村民卢正荣享受着丰收的喜悦:“以前单种红米,0.067公顷梯田收入顶多2000元,现在不仅可以卖红米,还可以卖梯田鱼和鸭蛋,0.067公顷产值可达6500多元……”

有益的探索打破了当地群众“守着非遗熬日子”的困境,一批年轻人纷纷回归,千年哈尼梯田更好地“活”在当下。

努力建成“两山”实践示范区

近年来,在坚决守护梯田“绿水青山”的同时,红河州围绕促进梯田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和转型升级,有效变成“金山银山”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

红河人大力打造哈尼梯田红米品牌,通过“互联网 梯田红米”电商销售形式,让梯田红米成为电商“网红”,红米价格也从之前的每公斤3.3元上升到每公斤7元。探索“公司 合作社 农户 基地”遗产区土地流转经营合作新模式,在保持流转农户承包权人和耕种性质不变基础上,优化农业生态,加快梯田红米产业提质增效。引导群众大力发展乡村客栈餐馆、农特产品、手工艺品等旅游产业经营服务,形成“梯田旅游+休闲农业”的产业发展模式……

2018年,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被国家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红河哈尼梯田的保护与发展又站在了一个新起点上。

“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地制宜将梯田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努力建成全国“两山”实践示范区,探索出在世界文化遗产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经验。”元阳县委书记李维说。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勇 通讯员宋文、倪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