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题过了如何准备主观题(主观题想考108请拿108道题来换)

主观题能考到108或者更高,这是目前每一个考过客观题然后眼巴巴的等着主观题考试日期官宣确定的考生最大的心愿了有什么好办法能确实肯定的保证我一定考过108呢,我个人观点很简单粗暴,你想考108分,请你自己先做108道主观大案例题吧一道题换一分,这个等量置换公式很公平吧同理,如果你想考到120分,那就请你做120道大案例题想考多少分,就做多少道题目来换切记,是和真题一样的大案例题目,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客观题过了如何准备主观题?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客观题过了如何准备主观题(主观题想考108请拿108道题来换)

客观题过了如何准备主观题

主观题能考到108或者更高,这是目前每一个考过客观题然后眼巴巴的等着主观题考试日期官宣确定的考生最大的心愿了。有什么好办法能确实肯定的保证我一定考过108呢,我个人观点很简单粗暴,你想考108分,请你自己先做108道主观大案例题吧。一道题换一分,这个等量置换公式很公平吧。同理,如果你想考到120分,那就请你做120道大案例题。想考多少分,就做多少道题目来换。切记,是和真题一样的大案例题目。

以上的观点,我估计八成的考生都会赞同,但估计都会叫苦叫累。大家的心声其实是能不能不要这么辛苦+心碎,就能让我考过呢?例如多听听课,多做点小案例,先把基础打牢一点。这些想法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其实并没有什么用。咱就先说好多人对自己基础的那种莫名其妙的自卑心理,他总觉得自己客观题考过纯属运气使然,当初自己客观题考场上根本就没有几道题目有绝对肯定的,都是一路懵着过来的,然后居然考过了,分还不低。同学,这种心理包袱扔掉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既然你经受住了客观题的蹂躏和打击,它允许你通过了,那就说明你的基础其实是很不错的,基础不好的那一批都被拦下了。待要学到啥样才算基础牢固啊,精通法理?法条烂熟于胸?案例分析信手拈来?恕我直言,估计备考期间永远也达不到。你能一知半解的在考场上行使紧急临时立法权,用自己的话把问题说明白,把题目答完就很好了。若是能剩下半小时时间翻着电子版法条给自己的答案做个精装修,那就堪称完美了。

至于有的人想循序渐进,我能不能先从小案例开始练起,就是那种只考一个或两个考点的小案例,大约几行字的那种。我怕一上来就拿大案例开搞不适应,万一被打的EMO了就不想练了。这就牵涉到另一个问题了,这备考为何要整的这么难呢?不就是想通过这个比较痛苦的淬炼过程刷下去一大批心理素质脆弱的人嘛。做个习题都要崩溃,到时候一年几百个案子压过来岂不是当场晕厥,这样的心理素质怎么从事法律工作啊。所以,不要害怕那几页纸的大案例题目,要相信再复杂的机器也是由最简单的齿轮、轴承、杠杆组合而成的,再复杂的题目也是由一个一个简单的考点组合起来的,你给他多拆几遍不就心里有数了嘛。至于在练习的过程中花费的时间和付出的情绪,那都是必须的成本,当你阅遍百题历尽打击之后,你会发现最大的安全感原来来自于你经历了所有的不安全。所有的招你都见识过了,该出的丑也出完了,接下来就打的越来越有模有样了。你的时间成本和情绪成本就应该这么花费才好,现在能理解为什么有人说听课越多越心里没底了吧,因为他没下游泳池挨呛,只是在岸上比划,泳技没法切实提高。

人的大脑和肌肉都要强健才好,肌肉强健能让你在单位时间里搬砖效率更高,大脑强健能让你在单位时间里处理信息更快。想要有强壮的肌肉,你得上大重量进行重训,不停的破坏肌纤维,让它重新生长,每重新生长一次就更粗壮一圈。同理,你想要强健的大脑,就不停的用复杂难办的事情打磨它,让它的神经元链接变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密。你平时拿个一公斤的小哑铃,每天举100个,能练出40厘米的臂围吗?显然不可能,你得用15公斤的哑铃每天20个就可以强壮肱二头肌。同理,你成天做几十个小案例,看上去也不少,但能和一个连环夺命15问的大案例相比吗?比不了,这属于花拳绣腿,考场上面对复杂度最起码高了两个维度的题目就会体会到什么是降维打击了。

从今天开始起,啥也别说了,先搞定它108到大案例题目再说。开卷做,翻书翻法条,要是这样还不行,那就直接看答案。把答案看熟悉不也是长进嘛。有用的道理都很简单,越简单越好使,越复杂越脆弱。想考多少分,请拿多少道题目来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