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地位的发展(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和巩固)
在西周,周天子通过分封制扩大了自己的统治基础,又通过宗族长来统治各自宗族的人民其中,分封对象体现的是尊,宗族治理体现的是亲就这样,周朝最高统治者按照亲亲尊尊的原则、通过制礼作乐,建立起统治秩序,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儒家思想地位的发展?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儒家思想地位的发展
在西周,周天子通过分封制扩大了自己的统治基础,又通过宗族长来统治各自宗族的人民。其中,分封对象体现的是尊,宗族治理体现的是亲。就这样,周朝最高统治者按照亲亲尊尊的原则、通过制礼作乐,建立起统治秩序。
西周的这些治国思想,被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所继承。孔子的核心思想一说是仁,一说是礼,二者其实是统一的。没有仁贯穿于礼,则礼就变为简单的礼仪,成了没有内容的空壳,不能发挥教化作用;而没有礼,则仁无从寄托和表达,等级制度无从建立和维持,也失去了教化的有效办法。孔子仁和礼的思想,与周公的制礼作乐是一脉相承的。孔子自己说经常梦见周公,并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儒家人学思想,讲的是如何正确处理人和人的关系。到了孟子,他提出了“五伦”,也就是全社会最重要的五种人伦关系,并提出了处理这五种关系的原则,这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孔孟的思想代表了儒家的基本思想,确立了儒家思想的基本格局和气象。所以宋元以降,人们常把儒家思想称为孔孟之道。孔孟之道是一种维护社会秩序的思想,而孔子、孟子又都生于群雄争霸的乱世,所以他们的思想久不见用。大凡治国的思想,都必须是道理上讲得好,而现实中又行得通才行,这就是孔孟之道何以不用于当时而又长用于后世的原因所在。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但秦王朝只维持了15年就灰飞烟灭。有鉴于秦亡的惨痛教训,在西汉建立之初,陆贾就向刘邦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的重大问题:“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意思是用武力可以得天下,但并不能治天下。而之后的贾谊在《过秦论》中又进一步指出,秦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意思是秦朝在统一天下后,继续滥用武力而不施仁义,因而导致失败。于是,公元前134年,在经过长达几十年的休养生息之后,汉武帝终于采用了当时的大儒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就是把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和全社会的主流思想。汉武帝之所以这样做,董仲舒的以下这段话说得很清楚:“《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儒家讲德治,但“独尊儒术”的意思不是说治国只靠儒术、只讲德政,而是实行恩威并举、德主刑辅的治国之策,儒法合治,并行不悖。这就是汉宣帝所说的,“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为了更好地贯彻儒术,统治阶级对儒家思想的内容作了更加清晰的厘定。公元79年,汉章帝召诸儒于洛阳的白虎观,并亲自主持诸儒对儒学经义异同的争辩,据此成书的《白虎通义》系统提出了“三纲六纪”的道德伦常,而著名经学家马融又首次将“三纲”与“五常”并称。“三纲五常”理论的系统化,标志着统治者所认可的儒家政治伦理体系的初步形成。
经过董仲舒等汉儒和统治者的改造,汉代的儒家思想还在其他两个方面有了很大发展,一是大一统的思想,二是忠孝的思想。大一统,也即以“一统”为大、为尊。在春秋时期,一统指的是诸侯皆统系于周天子。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一统引申为政治上的整齐划一和经济、文化上的高度集中。而忠孝的思想早在春秋时期即已形成。到了汉代,儒家把忠孝的思想突出出来,其标志是《孝经》的出现和流行。《孝经》分别讲了孝的基本理论、孝的实行办法,并规范了从天子到庶人的五种不同之孝。它的贡献是,十分明确地从天地人的角度论述了孝的根据,反复论证了孝在教化百姓中的重大作用,提出了“以孝治天下”和“移孝作忠”这两个持续而深刻影响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伦理主张。于是,从汉朝开始,历代统治者大多声称“本朝以孝治天下”。“移孝作忠”也被后来的统治者不断提倡和推行。总之,以孝为德、以孝齐家、以孝治国和移孝作忠、忠孝一体等思想,都为后来的统治阶级所继承,并逐渐成为人所共知的价值观念,因而产生了长久而深远的社会影响。直到今天,人们在评论人的品行时,往往还会这样说:他对自己的爹娘都不孝顺,还能对别人好吗?
在历经先秦的滥觞、两汉的沉潜和隋唐五代的酝酿之后,儒家思想迎来了新的发展,这就是宋代理学(道学)的产生及其思想体系的形成。理学是汉唐以来儒学的集大成。它在吸收佛道思想精华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地创造了内容极其丰富、逻辑极为清晰的思想体系,并以其体大思精、影响至巨登上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高峰。宋代理学家认为,天下万物皆有理,这些理应天而生、自然就有,所以叫天理。天理只有一个,它散入万物而成万物之理。万物之理虽有异同,但本质还是这一个天理。一如夜晚不同的河流都有月亮的影子,但这些影子都来自天上的月亮,这种现象叫“月印万川”,这个道理叫“理一分殊”。“理一分殊”的天理表现在人身上就是仁义礼智信,在这其中,仁是根本。道学认为,天有道,故人也有道。在道德的内容上,主要还是处理五种人伦关系的仁义礼智信等。其核心是处理君臣和父子关系的忠孝。而衡量人是否道德的关键是看其动机是好的还是坏的。因此,义利、公私之辨最为紧要。在人性上,既主张人性本善,又认为人有欲望,欲望超出其应当便为私和恶,这就是人欲。因此,人生就是一个“存天理、灭人欲”的过程。人应该不断读书明理、一生修养不息。人通过修养而使自己从自私中摆脱出来并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能进入到做人的最高境界。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就能有一种他人难以体会也难以企及的最高幸福。道学的这些思想成果是在不同学者的迭相争鸣、激烈辩论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其中,最著名和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南宋朱熹的理学和陆九渊的心学。到了明清时期,朱熹与其之前的北宋“二程”的思想并称为程朱理学,陆九渊与明朝王守仁的思想并称为陆王心学。通过各种制度和办法,推广和弘扬理学的这些思想成果,就形成了礼教,成为维护社会秩序、培养百姓道德行为的工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