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电池报废标准及流程(电动汽车电池报废了怎么办)
近日,蔚来、理想、小鹏等造车新势力纷纷公布了2021年11月份的销量数据。值得注意的是,小鹏、理想、蔚来、哪吒四家头部厂商月销量均突破10000辆,完全走上了销量提升的快车道。如果再加上销量增长迅猛的两家巨头级厂商比亚迪和特斯拉,以及持续月销过万的大众和其它传统汽车厂商,电动汽车在短短几年间已经成为让燃油车厂商胆寒的强悍力量。
与电动汽车销量同步起飞的还有动力电池的装机量。专家预计,到2025年动力电池需求量将接近1000GWh,2030年超过2500GWh。这就带来一个问题,这些动力电池报废以后该怎么处理?
废旧动力电池的危害
报废的动力电池会污染环境,这是很多电动汽车反对论者以及激进环保主义者反对电动汽车时最常用的理由。从客观角度来说,动力电池报废以后如果没有得到合理、妥善的处理,的确会给环境带来很大危害。目前无论是三元锂电池还是磷酸铁锂电池,内部都含量大量电解液,这些电解液有很大毒性和腐蚀性,如果发生写电解液泄漏,将会形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除此之外,锂电池的正负极材料本身也是一种污染源。三元锂电池的三元正极材料镍、钴、锰等重金属对水源和土地的影响可达50年,负极材料中的石墨也会造成空气污染。而电芯在生产以及组成电池组的过程中,会涂上蜡浆,这同样有很强的腐蚀性。
动力电池的确有污染环境的可能性,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是在动力电池未经处理的情况下。事实上,动力电池是完全可以再次利用和回收的。动力电池领头羊宁德时代2021年10月份在湖北省投资320亿元建设邦普一体化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主要目的就是废旧电池材料的回收与再利用以及正极材料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
废旧电池梯次利用
要了解楚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问题,首先得弄清楚一个问题:什么才是废旧电池。按照一般人的观念,既然称为报废电池,那一定是不能用的电池,然而实际上却并非如此。电动汽车所谓的报废电池,是从商业化的角度来说的。锂电池经过多次的充、放电过程之后,化学活性会逐渐下降,达不到电动汽车使用标准的电池即可称为报废电池,目前业内普遍认为,电动汽车的电池组8年左右就需要更新了。
但要注意,电动汽车是一种高耗能产品,对电池要求太高。那些满足不了电动汽车需求的动力电池,在一些低耗能领域还有着广阔的应用场景,这就是业内一直在强调的“梯次利用”。2021年8月份,工信部、科技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给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作出了指导与规范。
稍加了解就会发现,电动汽车用不上的动力电池,其实有很多应用场景,例如可再生能源发电站的储能系统、通信基站等等,这些地方对动力电池的活性要求并不高,它们只是要求“不断电”即可。举例说明,华为公司自2014年开始就占据UPS电池的全球第一,所谓UPS电池,其实就是带储能装置的不间断电源,广泛应用在通信基站、机房等领域。在这样的应用场景中,动力电池加以改造,可以派上大用场。
我们平常所见到的动力电池都是以电池包、电池组的形式存在的,它们可以进行逐次拆分,变成电池模块和单体电芯,应用在一些对能量要求更低的地方。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低速电动车。与电动汽车相比,人们熟悉的两轮电动摩托、老年代步车等车型对动力电池的要求相当低,只要能实现几十公里的续航,就完全能满足需求。
废旧电池的回收
因此可以这么说,报废电池的梯次利用和回收是一个很长的产业链条,并不是说从电动汽车上“退役”之后就立刻成了废品,它们还能在多个领域继续发光发热。不过所有的电池都会有完全不能用的一天,这个时候的电池,才是真正的废电池。
但这样的电池依然可以变废为宝。以三元锂电池为例,所谓三元锂电池,指的是它的正极材料中含有镍、钴、锰等贵金属,随着电动汽车的大发展,对这些贵金属的需求量激增,尤其是钴,已经成为中国、美国、欧盟三大强权激烈争夺的核心资源,而目前全球70%的钴都出自战乱不断的刚果(金)共和国,全球钴供应链随时都有被切断的风险。
而这些废电池本身就含有大量的贵金属。我国目前开发利用的锂矿含矿量都比较低,需要大量依赖进口,而三元锂电池中锂的含量比我国的锂矿还要高,这是个不能忽略的财富。与此同时,通过拆解回收,每吨三元锂电池大约可以提取出价值4.29万元的镍、钴、锰、铜、铝等金属,在经济上已经可以支撑起废电池的拆解回收链条。
结束语:试想一下,连我们平常随手就扔的废纸,都可以回炉利用,更何况是含有大量贵金属的动力电池?因此你的电动汽车电池报废之后不但不会成为污染源,而且会成为各大厂商争抢的宝贝。根据物质不灭定律,能量只会转化不会消失,那些用不上的动力电池,改头换面出现在你的手机中,将成为常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