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内蒙古自治区(47年乌兰夫单刀赴会)

前言

1955年时,有55名将军被授予“开国上将”的头衔,以表彰他们对共和国诞生的贡献,但其中却有两位竟不是军级干部,一位是时任成都军区第一副政委的阎红彦,另一位便是我们今天的主角乌兰夫……或者说叫云泽。

查阅乌兰夫的资料得知,这位开国上将与红军、八路军鲜有关联,也少有当军事干部的经历,那为何能获得如此的殊荣呢?今天就跟随着笔者的步伐,探寻这位共和国上将乌兰夫的一生吧!

1949年内蒙古自治区(47年乌兰夫单刀赴会)(1)

开国上将“乌兰夫”

少年得智,马背上的学者

1906年,内蒙古西部土默特旗塔布村的贫苦农民家诞生了一个调皮的小伙子。该村蒙汉混居,故此村中的文化十分多样。而他的父亲云二明亮和大多数农民一样并不识字,只得精耕细作期盼的上天给予的好收成。他因为在迎春之时诞生下来,大家便叫他“庆春”,同时也叫他“云泽”,而“云泽”这个名字却只能伴随他到30年。

说其“云泽”两字也有出处,云泽便是云梦泽,是先秦时期楚国的皇室专用狩猎场,当地自然条件丰富,山青水绿,是有名的世外桃源,孟浩然的诗句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说的就是这里。

1949年内蒙古自治区(47年乌兰夫单刀赴会)(2)

少年云泽

父亲虽不识字,但也懂得知识的重要。在东拼西凑之下,便把云泽送到了归绥中学求学,也就是在这里,年轻的云泽将爆发自己的能量。

在归绥中学时云泽显得分外耀眼,在面对反动派时冲到第一线,敢于高举旗帜、勇于呐喊,面对国家荣辱,他会对群众苦苦的劝喊道:“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爱国民众团结起来,坚决抵制日货!”云泽平时不善言辞,和他人说话也带着一丝胆怯,但在发表演讲时却能滔滔不绝,将民众说服,同时将《新青年》中的道理知识和自己的想法柔和起来。

1949年内蒙古自治区(47年乌兰夫单刀赴会)(3)

《新青年》封面

1923年,年仅17岁的云泽孤生闯入北京,进入到北京藏蒙学校学习知识,也是在这里,他认识到了北京大学的李大钊。在这年冬天,李大钊、赵世炎、邓中夏等中共早期革命派人士来到了北京藏蒙学校。经过长时间的了解和学习,于1923年底,云泽正式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这时国家正缺少宣扬真理的机关刊物,于是他便创办了《内蒙内蒙》,虽只刊办四期,在云泽离校时停办,但也因此影响了一批爱国人士走向了革命道路。

1925年9月,云泽转为中国共产党员,这时共产党中的少数民族党员寥寥无几,经过个人的努力和组织争取,他于当年的10月出国,前往了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学习,也因此认识了尼古拉——蒋经国。

1949年内蒙古自治区(47年乌兰夫单刀赴会)(4)

少年蒋经国

学海豪杰,把共产主义火种传入蒋经国的心灵

云泽的俄文名叫拉舍维奇,他有一个同桌叫尼古拉。尼古拉是个南方人,他的宁波口音让云泽听不懂,而云泽的内蒙古口音也让尼古拉大为头疼,其次尼古拉非常的聪明,知识渊博。当云泽一行人从上海出发时,尼古拉说道:“从上海港出发到远东的海参崴是4400海里,差不多是8100里地,海上航行要走四到五天”果然四天后便到了海参崴,这时尼古拉说道:“这里距离莫斯科还有14800公里,大家还得走上一个月”不出所料,一个月后便到了莫斯科。

1949年内蒙古自治区(47年乌兰夫单刀赴会)(5)

莫斯科中山大学

但尼古拉有些清高,与其交谈的人都是国民党的高官子孙,他们的父亲不是那个军阀便是党国司令,而对于家境不好的人便是闭口不言,并不是一个好亲近的人。

此时国内的国共合作也出现了问题,国民党右派于国会上发动了《弹劾共产党案》,直言共产党就是来消灭我们的,他们的加入便是要消灭我们。甚至将《共产党宣言》说成“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目的是消灭国民党”的所谓“铁证”。

由于国内的动荡,党支部将云泽安排到蒋经国一个班级,不仅如此,还将他们变成了同室、同桌、甚至上下铺的关系,希望云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蒋经国争取过来,对国内的局势施加影响。

但这一切云泽并不知道组织还有如此深意,因为此时的他还有一项任务在等待着他,此时的内蒙古地区还处于北洋政府和内蒙古王公贵族的双重剥削之下广大的人民群众还在炼狱中生存,而祖国的内蒙古也在等待着年轻的革命者去去把这里搅动的天翻地覆,等待着他们搅出个朗朗乾坤。

而云泽遇到的第一个苦难便是俄语。每天晚上,中山大学的图书馆便成了他的战场,他手拿一本俄汉词典,用着对译、比照的笨办法,竟用俄语将《资本论》这样200万字的马列主义巨作读通了,不仅如此,如《法兰西内战》、《国家与革命》这般的宏伟巨作也“难逃”他通读的结果。同来的人大吃一惊,甚至某些官宦子弟都要跑去云泽那里请教。

1949年内蒙古自治区(47年乌兰夫单刀赴会)(6)

资本论

有一天,尼古拉主动把一包香糯的宁波香糕塞到云泽手中,一脸真诚地问道:“云泽同学,我看你对俄语掌握得如此之好,让人汗颜啊,是有什么诀窍吗?”

这宁波香糕可是宁波出了名的美食,又称为状元香糕,打开时香气四溢,色泽金黄,凑近一闻还能品出糯米的滋味来。再加上宁波到莫斯科路途遥远,而香糕的保质期也不长,所以十分珍贵。

云泽缓缓地说道:“诀窍就是每天晚上到图书馆看书学习,练习发音。”而就是这样子的谈话,却让中山大学的图书馆有了每天都能见到的“信徒”。

1949年内蒙古自治区(47年乌兰夫单刀赴会)(7)

中山大学

在云泽和蒋经国读书时,两个人的思想也焕发了新的光芒。有一次在图书馆中两个人读到了《共产党宣言》,尼古拉显示出了强烈的好奇,问道:“云泽大哥,你读书真的很棒,可以给我讲讲这书的含义吗?。”

云泽不厌其烦地对尼古拉逐步剖析,讲述了共产主义为何让教皇和封建主恐惧的原因,而这些人为了他们相同的利益,沙皇和教皇、法国激进派和德国警察是如何镇压共产党人的、然后对待工人运动的。说到这里云泽将目光抬起直视灯光,义愤填膺地说道:“就是这些人将先进的党派当做了杀一儆百的靶子!”

蒋经国问道:“这样的事情,是不是也发生在中华大地之上?是否便是此时此刻之景?”

云泽淡然地说道:“我们现在的中国。就是正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欧洲发生的事情,而且我们所经历的也更加残酷”

诚然,那时的中国正处于反帝反封建的节点中,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云泽先生能有如此的洞察力着实让人敬重。但是他却不知道事情还在往着更坏处发展……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人士,到处追捕、迫害共产党人,苏联共产党也与中国的国民党反动派实施了彻底的决裂,当即撤回了政治顾问鲍罗廷将军,而这位苏联共产党人鲍罗廷将军不久前还被蒋介石称之为“亚父”。

1949年内蒙古自治区(47年乌兰夫单刀赴会)(8)

鲍罗廷将军

在“四一二”政变的信息传到大学时,全校师生集体开会。云泽第四个跑上台发言,因为事发突然没有演讲稿,但却依然讲得栩栩如生,让人信服。

此时尼古拉也登台讲话,他面露愤慨,一脸慷慨激昂之色地说道:“我叫蒋经国,是中山大学第一期四班的中国学员。就在刚才,校长所说的那个迫害工人阶级、逮捕共产党人的蒋介石,便是我蒋经国的父亲!但同时我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预备党员,我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员,此刻我郑重宣布,我!蒋经国!与中国革命的可耻叛徒——蒋介石坚决断绝父子关系!我从此不再是蒋介石的儿子!同时我坚信,中国革命必胜!”

直到这时,云泽才知道,尼古拉便是蒋经国。

单刀赴会,一个人解决一个共和国

抗日战争迎来胜利后,内蒙古却有离开祖国的风险,一来外部势力挑唆、胁迫;二来蒙古族人民对国共两党都缺乏信任;三来由于长期的民族隔阂和语言障碍,致使党的工作没有完全渗透到每个蒙古族群众上面。致使当地势力重新建立了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甚至发表了带有独立意向的《内蒙古人民解放宣言》,积极地与他国联系,企图自立门户,将内蒙古从中国分裂出来。

面对重重困难与挑战,中共中央并没有放弃,为了争取东蒙地区的支持,中共中央成立东蒙工作团,奔赴当地开展工作,考虑到乌兰夫的身份和思想境界,同时派遣他赶赴承德主持东蒙工作团和东蒙古自治政府的会议。

而这个乌兰夫便是我们熟悉的云泽。

回国后的云泽根据毛主席的指示,以百灵庙的暴动部队为基础建立起“中国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三师”的政治部代主任,同时也是这支部队的实际领导人。这支部队虽然穿着国民党的衣却心怀共产党的心,被中共中央誉为“内蒙古民族中最先进、最大的抗日队伍”。但由国民党对共产党人的打压,云泽的身份暴露只得返回延安,但为了让没暴露的同志继续潜伏工作,便将云泽改为了乌兰夫,意为“红色之子”,而乌兰夫这个名字将伴随他的后半生。

1949年内蒙古自治区(47年乌兰夫单刀赴会)(9)

乌兰夫(右二)

乌兰夫收到中央派往他参会的指令后不敢休息,带领着大家连夜分析局势,研讨解决方法。对此,乌兰夫采取了“攻心为上”的战略,力求通过统战、和平的工作方式将此事解决。

1945年10月上旬乌兰夫只带着几个参谋便轻骑前往了苏尼特右旗“内蒙古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所在地,所带几人,让东蒙各地官员都大感敬佩,在反复的思想工作中,乌兰夫向他人简明利害使东蒙领袖特木尔巴根明白了形式,打消了自身顾虑,并在乌兰夫的带领下由原先的联共党员转变为真正的共产党员,而其他的负责人也逐渐的认同了乌兰夫的思想。

工作团代表通过讲立场、讲历史、讲感情的方式深深地感染到参会的人群,明白了共产党人的真情与实感,最终经过大会同意,将东西蒙统一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至此内蒙古才避免了走向分裂的道路。

1949年内蒙古自治区(47年乌兰夫单刀赴会)(10)

乌兰夫晚年开会

1947年4月23日,乌兰夫主持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成立了内蒙古自治政府并当选主席,同年5月1日,乌兰夫宣布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并接受共产党领导,至此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就此诞生。

乌兰夫晚年对这件事情记忆犹新,专门谈到“内蒙古自治政府促成了内蒙古民族的和平统一,内蒙古的革命进程就此加速,而且也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革命,为党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问题,树立了榜样,开辟了道路”。在当时,如此的做法也是中国仅有。

周总理还称赞地说道:“一个人解决了一个共和国,是真正的单刀赴会。”

1949年内蒙古自治区(47年乌兰夫单刀赴会)(11)

周总理

铁汉柔情,一片牧区收养三千孩童

三年困难时期,北京也十分困难,不少专家的学者因为挨饿而身患重病,于心不忍的乌兰夫就以“参观访问”的名义,先后将叶圣陶、曹禺、老舍等几十名知名学者请到内蒙古来。为了不影响组织运转,便用自己的钱资助他们。而这些人逢人便说自己是来“抓膘”的。

同时期的南方也不安宁,不少地区的孤儿院里的孤儿严重的营养不良。一次开会时,妇联主席遇到乌兰夫,希望乌兰夫帮助一下这些孤儿,希望能索要点奶粉便好。但乌兰夫考虑到奶粉终究会用完,总不能让孩子们进行挨饿啊,乌兰夫说:“调奶粉只能解决一时的困难,把孩子交给内蒙古吧,让牧民收养。”

1949年内蒙古自治区(47年乌兰夫单刀赴会)(12)

乌兰夫

至此从1960年到1064年,内蒙古各地接收了3000多个孤儿,乌兰夫还要求牧区让他们上学、学蒙古语、学骑马、打猎,在内蒙古能好好生活。在乌兰夫的影响力下,有的牧民家庭收养了五六个孩童,甚至奔袭百里赶来领养的。同时乌兰夫还说:“收一个,活一个,壮一个”每次到牧区视察都会去看望那些孤儿的情况。

倔强的“王爷”,也是“最”亲密的战友、

1980年后,乌兰夫一家搬进了后圆恩寺6号院。这是一座标准的老北京四合院,鲜红的门楼、翠绿的地砖、灰褐色的砖瓦构筑起龙脊,便成了乌兰夫一家的驻地。乌兰夫和他的邻居关系很好,因两家仅有一墙之隔便时常探望,来来往往就熟悉开来,而邻居常戏称乌兰夫为“王爷”,而这“王爷”之名便不胫而走。

1949年内蒙古自治区(47年乌兰夫单刀赴会)(13)

乌兰夫(右二)

乌兰夫身体一直不错,这和他多年骑马锻炼有着关联。早年的内蒙古,他便经常打篮球,投篮也很准。而爱运动的人食量也必然很大,几分钟便能把一顿饭塞进肚子,但这可吓坏了保健医生,总是劝他细嚼慢咽,但我们倔强的“王爷”却依旧这样。他爱喝红毛酒,爱吃羊杂碎,更喜欢吃饭时加一些小菜和咸菜,保健医生也总是说道:“要注意盐分摄入量超标”。乌兰夫每次都信心满满的答应,然后在下一顿饭中拿出咸菜继续的吃着。

1983年6月,乌兰夫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他也是第一个少数民族出身的国家副主席,当时他77岁。

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77岁的乌兰夫并没有因为年长而退却工作。后来有官员回忆时说:“我们在几十年的长期相处中,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对国家和民族的重大问题,对贯彻和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问题,都能坦诚交换意见,互相帮助,密切配合。”常常还感叹道:像乌兰夫同志这样子的人是少见的,他值得所有人去学习,在国家高级干部中像乌兰夫这样子的少数民族革命者更是少之又少啊。

然而乌兰夫对待下属也是很好,乌兰夫知道自己经过长时间的革命工作,群众当中的威望很高,于是在和下属有外出工作时便不和他一起前往,以便让下属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而自己则换个时间去。

有一次乌兰夫视察内蒙古彩电中心大楼时,工作人员告诉他:“总控室可以和内蒙古的每个盟说话,乌兰夫同志可以随时在这里发言。”乌兰夫转头向下属底润昆打趣地说道:“怎么事先没有告诉我啊,老底快给我起稿子!”底润昆便一边跟随着部队一边趴在窗台上写稿子。

但是人的生命终究是有限的……

1988年底,乌兰夫住进了医院准备做手术,这时有人探望,离别之际乌兰夫说:“等我出院,咱们在家里见”。可谁知,这却是最后一面。

乌兰夫本来要在12月8日上午出院,但医务人员为了稳定病情便说:“吃完午饭再走吧。”

但这最后一顿饭始终是没有吃上,而这顿饭中有他最爱的红毛酒……

1949年内蒙古自治区(47年乌兰夫单刀赴会)(14)

乌兰夫雕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