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存储东西的地方叫(原来皇帝也要亲自耕地)

上一篇,我们从午门进入故宫,游了太和门和太和殿,我们知道了皇帝上早朝的地方并不像电视剧演得那样在舒舒服服的金銮宝殿中,而是在室外露天的太和门外,而被百姓俗称为金銮殿的太和殿侧是举办大典的地方,这一篇我们来游一游皇帝的“休息室”——中和殿。

古代皇帝存储东西的地方叫(原来皇帝也要亲自耕地)(1)

在从太和殿去往中和殿的路上,几尊满身被刮花的鎏金大缸吸引了很多游客的目光,这大缸可不光是摆设,它们是故宫最早的消防设备之一。因为故宫是木质结构,极易发生火灾,所以人们就想出了在门前放置大缸以便及时救火的方法。每年10月到来年2月,还会给大缸穿上棉套,盖上盖子以免里面的水冻上了。零下的日子,还会在缸下烧炭加温。

古代皇帝存储东西的地方叫(原来皇帝也要亲自耕地)(2)

从明代带清代,故宫里曾有三百多口大缸,名曰“门海”,有铁、紫铜和鎏金铜三种材料所做,可惜这样那样的原因,现存只剩下百余口。在这些缸里,要数摆放在太和殿两侧的四口大铜缸,和乾清门外两侧的十口大缸体型最为巨大,被称为“镀金海”大铜缸,这几口鎏金铜缸均是清代铸造的。而东、西六宫庭院里所摆放的是体积比较小的紫铜缸或铁缸了,铁缸大部分是明代铸造,明代缸两耳均加铁环,样式上奢下敛,古朴大方,注重实用功能,而清代缸则是两耳加兽面铜环,腹大中收,多了一份手工艺的味道。

古代皇帝存储东西的地方叫(原来皇帝也要亲自耕地)(3)

缸身上无数的刮痕是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为把鎏金铜缸上面的金子刮走所致。这些刮痕既是清王朝走向衰落的象征,也是曾经民族伤痛的见证。

古代皇帝存储东西的地方叫(原来皇帝也要亲自耕地)(4)

太和殿后的中和殿看起来像是个尖顶四方的小亭子,规模比刚才的太和殿小了太多,因为这里是皇帝从后宫出来后,去太和殿或天坛、地坛、社稷坛、太庙等其它地方举行大典前的休息室,并在这里先接受主持庆典的官员朝拜和奏事。作为一个小憩的地方,中和殿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休息室了。

古代皇帝存储东西的地方叫(原来皇帝也要亲自耕地)(5)

明清两代时,每年春分,皇帝都要亲领文武百官到先农坛行藉耕之典,即先祭祀先农神,然后亲自耕地,称为藉田礼,以祈求五谷丰登,同时给天下百姓做榜样。皇帝耕的那块地叫“演耕田”,因为明朝的时候有十三个省,所以“演耕田”有一亩三分那么大,而这也就有了我们今天常把“自留地”俗称作“一亩三分地”的由来。皇帝在去先农坛之前,就是在中和殿阅读祭文和查看一会儿要耕种时的种子和农具的。

古代皇帝存储东西的地方叫(原来皇帝也要亲自耕地)(6)

19米高的中和殿虽是外朝三大殿中最小的,但浮雕云龙纹御路、踏跺、垂带浅刻卷草纹一样都不含糊。殿内外檐均饰有金龙和玺彩画,天花为沥粉贴金正面龙。殿内设地屏宝座。门窗的形制则取自《大戴礼记》所述的“明堂”,避免了三座大殿的雷同。

朱棣刚建成故宫的时候,中和殿叫“华盖殿”,后嘉靖时遭遇火灾,重修后改称“中极殿”,现在天花内的构件上还遗留有明代“中极殿”的墨迹。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皇室入主紫禁城,第二年改中极殿为中和殿。“中和”二字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之意。外朝三大殿中,中和殿也是唯一一座可供皇帝一人静静思考的地方。

古代皇帝存储东西的地方叫(原来皇帝也要亲自耕地)(7)

除了以上讲的这些,皇帝还会在这里阅视家谱。清代每七年纂修一次皇家家谱,纂修工作完毕后就会在中和殿上举行仪式,送呈皇帝审阅。皇帝的家谱叫“玉牒”,不过玉牒并不是真用玉制成的,也是用纸张书写,只是为了强调皇家的高贵才称为玉牒。玉牒御览后,就要举行隆重的存放仪式。

古代皇帝存储东西的地方叫(原来皇帝也要亲自耕地)(8)

此外,给皇太后上的徽号也是皇帝在中和殿里阅读拟好的奏折。所谓“徽号”是皇家的一种尊号,皇帝、皇后的名字需避讳,但徽号不需避讳,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叫。皇帝为了表示孝道,在寿庆和节日会给皇太后上一些吉祥的称号,像我们熟悉的“慈禧”就是徽号,不过徽号通常都很长,毕竟是所有的溢美之词,慈禧徽号的全称是: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祟熙 。所以中和殿也不光是纯粹的休息室,而是皇帝做各种准备功课的地方,做个好皇帝可并不容易。

古代皇帝存储东西的地方叫(原来皇帝也要亲自耕地)(9)

下一篇,我们讲外朝的最后一座建筑保和殿,想了解更多故宫游可点击:

皇帝的“朝五晚九”与紫禁城的中心——足不出户游故宫(一)

不想跟团!也不想穷游!怎么用最经济的费用在旅途中享受最棒的体验?更多既舒适又全面的自助游、自驾游,尽请关注游走在感性与理智间的“饕餮小娘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