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咬后出血热的几率大不大(八旬老太踢鼠反被咬)

82岁的刘秀华(化名)晚上睡觉时看到床尾有老鼠溜上床,她想用脚把老鼠踢开,谁知刚碰到鼠尾巴,老鼠竟迅速窜到了床头,咬伤了她的头部,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老鼠咬后出血热的几率大不大?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老鼠咬后出血热的几率大不大(八旬老太踢鼠反被咬)

老鼠咬后出血热的几率大不大

82岁的刘秀华(化名)晚上睡觉时看到床尾有老鼠溜上床,她想用脚把老鼠踢开,谁知刚碰到鼠尾巴,老鼠竟迅速窜到了床头,咬伤了她的头部。

由于当时伤口渗血不多,所以并未处理,一个星期后老人开始出现头痛、反复发热、肌肉酸痛等不适,家人才赶紧将她送到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检查,结果老人被诊断为老鼠咬伤引起的“流行性出血热”

(网络图,仅供参考)

刘秀华老人一直跟随女儿在农村生活,家中老鼠横行,睡觉时经常会有老鼠溜到床上。

平常只要轻轻一拍床板就会将老鼠吓走,没想到这次刚踢了一下鼠尾巴,老鼠便迅速窜到了床头,咬伤了她的头部。

由于当时老鼠在其后枕部只咬破了点皮,出血不多,刘奶奶并没有引起重视,也没有告诉子女。

一个星期后,刘奶奶出现头痛、反复发热、肌肉酸痛等情况,被老鼠咬破的伤口也开始渗血,这才被子女送到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检查。

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医生胡静发现,刘奶奶除了发热(体温高达39度以上)以外,其血液生化检查显示她的肾功能已经出现损害,尿蛋白阳性,流行性出血热抗体筛查阳性,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

(网络图,仅供参考)

而引起该疾病的元凶正与老鼠咬伤有关,科室积极给予刘奶奶进行抗病毒、止血等对症治疗,目前已明显好转。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亦称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经鼠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胡静医生介绍,该病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肾功能损害等为特征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

传播途径

该病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含出血热病毒的鼠类排泄物污染尘埃后,形成气溶胶通过呼吸道传播

二、进食含出血热病毒的鼠类排泄物污染的食物和水,可以通过消化道传播

三、被鼠类咬伤,或者破损伤口接触含出血热病毒的鼠类排泄物或血液后,导致感染。

四、鼠体表寄生的螨类叮咬人可引起本病的传播。

(网络图,仅供参考)

发病症状

胡静医生提醒,流行性出血热的潜伏期一般1-2周,其典型病例病程一般分为五期,包括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由于本病早期主要为发热及全身中毒症状,有些病例极易诊断为“感冒”,因此容易延误病情。

但流行性出血热的早期症状有着相对的特异性,全身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全身肌肉疼痛非常明显,头痛、腰痛及眼眶痛,俗称“三痛”。

其次有毛细血管损害的表现,主要表现为充血,出血和渗出水肿颜面部、颈部及胸部皮肤常常发红,俗称“三红”。

少数重症患者,可出现皮肤瘀点瘀斑,甚至出现鼻出血,黑便等症状

如果此病没有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在发病约5-7天可出现低血压、肾功能损害、少尿、颜面浮肿等症状,危害极大。

(网络图,仅供参考)

预防

因此大家在预防流行性出血热时应注意做到 “三早一就”:早期发现,早期休息,早期治疗及就近治疗

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每年都会收治数例流行性出血热的患者,由于此病早期症状与一般的“感冒”不易鉴别,因此容易被延误治疗。

当出现发热持续,无法缓解或者用药后症状反复,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编辑Anne)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长沙市中心医院 李立华 符晴湖南医聊每日分享健康科普资讯,欢迎关注点赞转发。
推荐阅读:

长期低于同龄人半个头、一直坐在第一排,孩子就是矮小症?

你家的孩子是矮小症吗?快点击“了解更多”,报名参与【关爱矮小,青春童行】大型公益系列活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