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陇剧(非遗陇剧)

陇剧《枫洛池》诞生的故事

甘肃陇剧(非遗陇剧)(1)

陇剧《枫洛池》原版剧本

甘肃省陇剧院的前身是甘肃省戏曲剧院道情剧团。道情剧团是 1959 年 2 月 17 日宣布成立的,成立伊始,全团就紧锣密鼓地投入了排练,当时的口号是“放卫星”,组长是当时甘肃省的省长邓宝珊,具体负责人是当时省文化局局长王彪,具体抓的节目是新编历史剧目《枫洛池》。

甘肃陇剧(非遗陇剧)(2)

当时,可以说是全省文艺界全力支持,各路专家齐心合力。记得当时有京剧表演艺术家高媚兰、陈永玲,秦腔表演艺术家王家敏,省歌剧团的孟宪德、李根等为演员们教唱,并成立了“围攻”小组,对戏里的各个行当、大小角色采取集思广益的方法,群策群力攻难关。

甘肃陇剧(非遗陇剧)(3)

陇剧《枫洛池》创作研讨会

那时的口号是“苦战、夜战、大干、巧干”,从文化局长王彪,到作者、作曲、演员、乐队、演出队、行政人员等等,莫不如此,记得经常“战”到半夜二三点钟,有时甚至是通宵,临时叫醒炊事员张子全(当时的全院先进标兵)来做夜宵是常事。有一次,在人民剧院连排,我因实在太困,在后台睡着了,临上场把词忘了,结果受到了导演的批评。还有一次,排第四场“夜逃”,我因测算距离不准,一个抢背摔到了台下乐池里,爬上来照样排戏,台底下观看排戏的王彪局长说:“到底年轻”。还有一件典型的事,艺人慕建容,脑子里全是背乐谱、识乐谱的事,竟然拿着饭碗(那时吃食堂)走到了厕所里,直到其他上厕所的人问他,到厕所里拿碗干什么,他才恍然大悟,笑着说走错了(老一辈陇剧表演艺术家马力先生回忆)。

甘肃陇剧(非遗陇剧)(4)

甘肃陇剧(非遗陇剧)(5)

老一辈陇剧艺术家排练《枫洛池》

《枫洛池》的音乐创作是1959年1月开始的,剧本虽已完成初稿,但还在逐场修改,于是剧本改定一场我们谱曲一场,乐队立即进行排练、练唱,像车间里的传送带一样“流水作业”,居民家的鸡叫了,院部会议室里灯仍亮着,大家的眼睛熬得通红。一个方案提了出来,大家热烈地讨论着,接着是否定,付诸一阵爽朗的笑声。然后,一阵沉默,大家闭起眼睛“想点子”,直到提出一个都认为满意的方案为止。现在回想起来,在那个年代里,大家仍然保持着艺术家的纯真与心灵的交融是多么可贵!

甘肃陇剧(非遗陇剧)(6)

甘肃陇剧(非遗陇剧)(7)

老一辈陇剧艺术家排练《枫洛池》

剧本反复地修改,音乐也不停地在变动,应当说《枫洛池》的成功是在于这种艺术上锲而不舍的精神。59 年的 9 个多月很少有休息时间。天一亮要到剧院去讨论一夜的成果,有时要去教演员演唱。早上要去“交卷”, 晚上必须完成任务,睡眠太宝贵了。但有时眼皮就是不听支配,最好的提神剂就是抽烟、喝茶。有一次我和易炎同志把二两茶倒在罐里熬成浓汁,喝了以后,竟然握着铅笔睡着了。在那几个月中最愉快的是和剧本组的同志们一起吃夜餐 ( 每人一碗羊杂碎 ), 天南海北、奇谈怪论,开开玩笑,然后各司其事。漫长的岁月逝去了很多,却磨灭不掉那段美好的记忆和大家为一个共同的艺术目标而结成的友谊(老一辈陇剧作曲家邸作人回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