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买保险总是有坑(为什么普通人买保险注定被坑)

我写文章,今年已经是第5年了。

期间我给很多粉丝做过咨询。

坦白说,我对自己是不太满意的,当然你们肯定也会有对我不满意的地方。

比如我不太主动,回复消息不及时等等。

这里我向大家说声抱歉,没有做好服务,辜负了大家的信任。

其实,我做保险的初心很简单,就是用心服务好每一位用户。

不管他收入多少,有多少健康问题,有多小白,总之只要想配置保险,我都会尽力去满足需求。

但现实比我想的要残酷,其中最困扰我的问题是商业模式。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经常提到,那时候挺难受的,也想过放弃。

好在我不认输,终于熬过了这段艰苦的阶段。

回过头看,其实我是被问题的表象所缠绕住了,比如为什么越努力越赚不到钱,为什么用心写文章还不如人家搬运的?

后来我把事物的底层逻辑琢磨清楚了,问题很快迎刃而解。

好了,我的问题解决了,现在轮到你们了。

说实话,很多人被保险坑过,或者身边有朋友被坑过,对保险多少不太信任。

这个是我几年下来比较深刻的一个感受,因为要花很大的功夫去科普,去建立信任。

所以现实中,普通人买保险最大的一个认知误区是:

喜欢对比

对比的本质是你想要选择更靠谱,更好的那个。

可问题是很多人连对比的出发点都没搞清楚,就盲目的去对比。

比如保险的基本概念是什么,需要配置哪些基础保障。

上来就看产品测评,刷了几篇顿时觉得自己懂保险了,然后就开始发问:

这两款产品哪个更好?还有更好的产品吗,能对比一下吗……

关于对比的认知,我说几条你可能不知道的感受一下。

1、重疾险的疾病种类对比,你知道核心的病种都是银保监会规定的,剩下的是保险公司自己凑数的吗?

2、多次赔付的对比,你知道首先要看保额的赔付比例,而不是赔付次数吗?

3、你知道你适合消费型还是储蓄型的配置思路吗?

4、你知道医疗险的保证续保是不成立的吗?

5、你知道增额终身寿的保额递增不过是障眼法吗?

6、你知道年金险的功能作用大于收益吗?

7、你知道业务员的专业性大于小恩小惠吗?

……

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对比是有前提条件的。

而且每个人的需求情况不一样,也很难和别人去对比。

比如老张是个投资达人,理财有自己的心得,他特别认同定期寿和消费型重疾,觉得杠杆高,反正自己会理财,何必多花钱在保险上。

养老金这类储蓄型的保险,收益低,根本看不上。

但老张媳妇儿不这么想,自己的母亲晚年瘫痪在床,必须要有人照顾。很怕自己老了也丧失自理能力,琢磨着无论如何要有笔钱在年老时傍身,最差也可以找个养老院。

媳妇想给自己买个养老年金,但是老张就不同意,两口子为这事儿吵了一架。

其实两个人的想法都没错,毕竟每个人需求的点不一样。

在这件事上,不必非要强加自己的意见在别人身上,也不存在所有人都适用的规律。

还有

不少人买保险想着占便宜,薅保险公司羊毛。

例子 1:同样的产品同样的保额,孩子买每年只要3千块,可爸爸买一年就要 1万块。那还是给宝宝买吧,爸爸买不合算。

请问,谁对家庭经济的贡献多,影响更大?

例子 2:百万医疗险有 1 万的免赔额。一般生病住院都赔不了几个钱,还不如买个普通的住院险,赔付的概率更大。

请问,阑尾炎花个几千块和进了 ICU 每天花 2 万,哪个打击更大?

保险这个东西,凡是你希望买了就能用到的,解决的肯定不是你承受不了的风险,真正解决大风险的产品,你买了也不想用到。

最后

保险是一件反人性的事,希望我们可以多一份敬畏。

产品咨询、方案定制,欢迎咨询豆哥

为什么有的人买保险总是有坑(为什么普通人买保险注定被坑)(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