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邶风爱情诗(诗经邶风燕燕解读)

诗经·邶风·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原典故事】

这首诗被称为“万古送别之祖”。诗人送别的是自己的二妹。送别的那天,燕子上下翻飞,道路漫漫悠长。诗人目送二妹远赴南方,想到可能再也见不到二妹,心中念着二妹的种种好处,不由得泪流满面。

【译文】

燕子天空飞翔,翅膀参差舒展。妹妹今日远归,相送远郊路旁。瞻望不见人影,不禁泪如雨下。

燕子天空飞翔,身姿上下翻舞。妹妹今日远归,相送之路漫长。瞻望不见人影,伫立一旁哭泣。

燕子天空飞翔,声音呢喃交织。妹妹今日远归,远送到那南方。瞻望不见人影,内心着实伤悲。

二妹诚实可信,其心思虑深长,品性温和恭顺,为人谨慎善良。劝我常思先君,勉励之声在耳。

诗经邶风爱情诗(诗经邶风燕燕解读)(1)


这是一首充满了感情的送别诗,依依不舍的心情在诗人的诗句中体现得淋漓又哀伤。

而送别的背后,还有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诗人叫庄姜,是齐国国君的公主,嫁给了卫国的国君卫庄公,所以称为庄姜。

在《诗经》里,有一首诗描写了庄姜嫁给卫庄公时的情景。

这首诗叫《国风·卫风·硕人》,里面是这样写的: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这首诗描写了庄姜出嫁时的盛况,赞美庄姜体态修长,婀娜多姿,皮肤皎白,眉毛修长。其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成为形容中国古典美人的绝佳妙句。

如果要赞美一个女孩,没有比“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更好的句子。

出嫁的时候非常隆重,四匹系着红绸的马拉着车子,缓缓的驶向卫国的朝堂,卿大夫们早早就退朝,以便让国君顺利的完成婚礼。

可惜的是,嫁到卫国之后,美丽善良的庄姜并没有受到庄公的宠爱,也没有跟庄公生下儿子。庄公很快又娶了一个妻子戴妫。戴妫生下了一个儿子叫公子完。

庄姜并没有因此而嫉妒戴妫,反而跟戴妫情同姐妹,也把戴妫的儿子公子完视为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

卫庄公并没有满足,过了一段时间,他又宠信了一位魅惑之姬,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州吁。

卫庄公非常宠爱州吁,无论州吁干什么,卫庄公都答应他。而州吁最喜欢的就是舞刀弄剑,还试图掌握军队。这种不好的行为却没有受到卫庄公的制止,庄姜却深为担忧,害怕卫国会因此出乱子。

这时,卫国的大夫石碏也开始担心起来。他找到了卫庄公,表示国君你现在宠信州吁,是不是要把君位传给他?如果是的话,请马上立他为世子。如果不是,就不要太宠他。你现在宠信他、纵容他、让他骄傲自满,他的骄傲就会跟他的地位不能匹配,总有一天会酿成大祸。

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类似的话,他说这个世界上有三种人倒霉得最快,德薄而位尊的人、智小而谋大的人、力小而任重的人。

州吁就犯了这种类似的错误:位卑而宠多。

这其实也是庄姜所担心的。要是将来州吁仗着国君的宠爱,做坏事怎么办?

听了石碏的话,卫庄公不以为然的笑了笑。他不打算立这个出身卑微的儿子为世子,但也不打算管束他。

从这一点看,卫庄公是一位慈祥宽容的父亲,但他实在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

卫庄公去世后,卫庄公与陈戴妫生的儿子公子完被立为国君,历史上称为卫桓公。

石碏跟庄姜的担忧开始变为现实。州吁平时骄横惯了,完全没有意识到情况发生了变化,在父亲死后,依旧飞扬跋扈,不守规矩。

卫桓公很生气,父亲在的时候,他就对州吁不满了,现在他当了国君,觉得应该管教一下这个弟弟。

卫桓公把姬州吁叫过来,一顿怒斥,干脆利落地叫他马上滚蛋。

姬州吁只好老老实实回到了自己的封地。可是,他并没有因此而老实,反而在自己的封地招兵买马,拉拢大臣,这其中还有卫国大夫石碏的儿子石厚。

这些没有引起卫桓公的警觉。

潜伏十八年之后,姬州吁抓住一个机会,成功刺杀卫桓公,自立为君。

卫桓公死了,最危险的人正是卫桓公的母亲戴妫,甚至包括庄姜。

庄姜最担心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情同姐妹的戴妫。她知道,州吁一定会对戴妫不利,戴妫再呆在卫国,就有生命危险。

于是,庄姜想尽办法,安排戴妫南下回到自己的祖国陈国。

戴妫离开的那天,庄姜亲自送行,送了一程又一程,天空的飞燕鸣叫不止,仿佛也跟庄姜一样,舍不得戴妫的离开。

最终,戴妫的马车消失在路的尽头。庄姜站在路边,久久不肯离去,她朝着戴妫消失的方向,追忆着平时相处的欢乐日子,想着戴妫的种种好处。

想到以后可能再也见不到戴妫,庄姜再也忍不住,不由得低声哭泣,泪如雨下。

归来之后,庄姜就写下这首《燕燕》,表达了自己送别姐妹时的哀伤之情。这首《燕燕》被称为第一首送别的诗歌,是“万古送别之祖”,庄姜也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位女诗人。

接下来,我们介绍一下州吁的结局。

虽然当上了国君,但州吁并不受卫国人的欢迎,国人都厌恶他。

州吁害怕了,他找来了自己的心腹大夫石厚,问他怎么缓解国民对他的不满。

石厚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最后,他说道:“我也不知道啊,实在不行,我回去请教一下我的父亲吧!”

石厚的父亲石碏是卫国著名大夫,在朝中跟民间都有极高的声誉,说不定他真有办法。于是,姬州吁吩咐石厚马上回去向父亲求教。

带着国君的期待,石厚踏进了家门。说起来,他已经有好多年没有回家了。

很多年以前,石厚看准州吁有野心,于是刻意结交,而父亲痛斥他,警告他跟州吁保持距离,不然总有一天会丧命。

石厚没有理会父亲,他更相信自己的眼光,而不是父亲那些充斥着礼义的陈词滥调,父亲因此揍过他,还将他关在屋里,不许他与州吁接触,但他逃了出来,直接跑到州吁的家里。

他不惜与父亲决断,也要搭上州吁这条船,现在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他成为了国君最信任的卿士,而父亲早在数年前,就已经告老还乡。

石厚此次回家,一半是为了请教父亲,另一半是为了向老爷子炫耀一下自己当初的正确选择。

果然,父亲对他的回家表示热烈欢迎。他也看到父亲变老了,从一个专制的家长变成了和蔼的老头。石厚鼻子有些发酸,炫耀的话也没有说出口,只是将国君的困惑告诉了父亲。

“这好办,只要朝觐周天子,君位就安定了。”

当时的中国,有一个周天子,周天子把地盘分给诸侯,这些诸侯管理着大大小小的国家。比如卫国、齐国、晋国,诸侯们需要定期带着礼物去见天子。而朝见天子,成一个诸侯身份的象征。

石厚有醍醐灌顶之感。对啊,现在去见周天子,要是周天子认可了国君,卫国人还有什么好说的!

但石厚还是想到了其中一个问题,周天子不是想见就见的,要朝见周天子,需要周王室的卿士引见。

“那怎样才能见到周天子呢?”石厚问道。

“容易啊,现在陈公正受天子宠信,我们卫国跟陈国关系又不错,只要先去见陈公,再让陈公向周天子请命,就一定能办成。”

石厚对父亲的智慧表示深深的佩服,并决定马上回去告诉国君这个好办法。他兴高采烈地起身,行礼告退,在转身的那一刹那,他没有看到父亲的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

听了石厚的报告,州吁大喜过望,说干就干,连忙领着石厚,带着重礼,前往陈国进行国事访问。在陈国,他们受到了陈桓公的热情接待。

一进城,就被陈国士兵绑了起来。

“凭什么绑我们?”州吁大吼。

陈桓公冷冷地回答他:“你难道忘了你弑杀的卫桓公跟我是什么关系吗?”

州吁低下了狂傲的头,而石厚发出绝望的喊声:“上了老头子的当!”

他们的确上了石碏的当,在给儿子出了这个绝妙好计之后,石碏马上派人给陈桓公送了一封密信,请求陈桓公的援手。

“我们卫国地方狭小,我的年纪又大了,不能有所作为,现在来的那两人是杀害我们国君的凶手,请您务必帮我们处置他们。”

对于这个请求,陈桓公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因为这也是他想干的。

陈国这些年跟卫国关系好,主要是因为卫桓公和陈桓公是亲戚关系,卫桓公的母亲就是庄姜送走的戴妫,戴妫就是陈国的公主。

算起来,陈桓公是卫桓公的舅舅。

满世界找你呢,你投案自首了。

州吁和石厚连这个都没弄明白,这对造反搭档竟然还成功了,这真是一种莫大的讽刺啊!

接下来,卫国派人前往陈国,将州吁引渡回国,等待他的自然只有死亡。

而石厚留在了陈国。这让他生出了一丝希望,现在国内执政的一定是自己的父亲,他绝不会杀害我的。

石厚猜对了一半,他的父亲又出山执政了,卫国大臣也纷纷请求石碏饶石厚一命。但石碏拒绝了他们的好意,派自己的家臣前往陈国杀死了石厚。

他不是不愿意自己的儿子活下来,但在他的心中,有一种东西比儿子的生命更为重要,那就是义。

石碏大义灭亲,用借刀杀人之计除掉了州吁,迎立戴妫的另一个儿子公子晋为国君。
风波平息后,戴妫有没有回到卫国,跟她的好姐妹庄姜重逢呢?

史书时里没有记载,但如果戴妫能够回国,跟庄姜重逢的那天,天空一定会有燕子上下翻舞,发出喜悦的鸣叫声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