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记录读书笔记高效(读书笔记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第三章: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为精神财富

一、笔记让读书成果一目了然

就算是这样简单记“一句话读书笔记”,也一定能让你有所收获,因为把该书笔记坚持下去才是写读书笔记最基本的要求。

至于能否得心应手地做好读书笔记,进而熟练地参考记录过的笔记,都是坚持写读书笔记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后才能收到的效果。所以,为了达到这样的境界,一切都应该以“能坚持下去”为先。

别看只是简短的一句话,写和不写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法国文学专家鹿岛茂先生是位知名的读书爱好者,他曾在随笔中这样阐述读书笔记的作用:“图书都是有重点的,没有必要从头到尾详读。重要的是不管篇幅多少,都要下点功夫让自己对读过的书有印象。即使只记下这本书的作者、书名、阅读时的情景或是做些摘抄都好,要坚持写读书笔记,这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

二、读书笔记改变读书方法

当你以思想输出为前提去读书时,思想输入的质量也会有所提升,而且亲手写文章的好处比口头叙述要多。

写读书笔记应该尽量从简从速,尽量缩短记述的篇幅,但也要全面地反映文章的精髓。

到底要怎样才能做到既简略又全面呢?

为了写出精练而深刻的读书笔记,你应该在读完一春书以后认真回想需要摘抄哪一页哪一行,思考怎样写书笔记,然后严格地筛选需要摘抄的内容,尽量提炼自己的感想,争取用最短的语句表达深刻的含义。

“这部分和那部分讲的虽然是同样的内容,但刚才重读的时候感觉这部分更容易看懂。”

“这一页讲的虽然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但如果去掉这部分就没法承上启下了。”

“我对这句话印象非常深刻,只要摘抄了这一句,其他内容都不用再抄了。”

当你像这样一边思考一边选择要摘抄的文章时,会不由自主地想多读几遍,尤其是对还没有读懂的部分。在不断思考、不断重读的过程中,你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已经读过三五遍了

如果某些内容你实在理解不了,或者没有兴趣,就没必要写在笔记本里了,只要略读一下就好,不要钻牛角尖。积极地“跳读”和“速读”,保持张弛有度的节奏,可以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好书的精华内容上。

怎样记录读书笔记高效(读书笔记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1)

图3-1 目的不同的读书方法

就这样,读书的目的从“读完就好”变成了“写读书笔记”,读书的重心也自然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因为读了书而写读书笔记”,而是“为了写读书笔记而读书”。

三、从一句话开始

•读书的目的是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学习、吸收对自己真正有用的智慧和语句才是最重要的。

•读书的重点是自己认为那些内容重要,并将其彻底消化。

•在记录感想的时候,不要写一些揣测的或者外来的想法,而是要写下自己的心声,也就是感受和想法,这样会让读书笔记更有内涵。

四、无法坚持做笔记的原因

准备好专门来写读书笔记的笔记木后,每次读完一本书后才需要打开笔记本做读书笔记。

为了能坚持写读书笔记在读书过程中做些应变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时间,就严格筛选要摘抄的段落,或是贴标记代替记录,这些都是初级的解决方法。更高明的办法是利用坐地铁或公交车的一些空闲时间,拿出便利贴写写对正在读或已经读完的书的感想,贴在笔记里。

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为了坚持写读书笔记而走形式主义。不管采用什么方式,都要踏实地写笔记,并真正理解书的内容

五、巩固印象的笔记

做好读书笔记,会让自己对书中的内容印象更加深刻。在此前提下,读书方法会发生改变,你会进入主动寻找书中“打动人心的内容”的工序。

一边寻找,一边划分好部分,按照不同的方法阅读,我称此为“寻读”。读书时,在较难理解的部分部分换上低速齿轮认真品读,而在较容易的部分用高速齿轮快速浏览,这种边读书边“更换齿轮”的读书方法不仅不会造成疲劳,还能有效地缩短读书时间。

写读书笔记可以达到的另一个效果就是加深记忆。笔记读书法需要我们进行读书、画重点、写读书笔记个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阅读。这种多次阅读留下的印象肯定会比普通的阅读深刻好几倍。如果是亲手摘抄,效果会更好。

六、做记号的三个步骤

实施“筛选程序”,分阶段把最重要的内容筛选出来:

通读

一边阅读,一边把觉得有价值的那一页折角。

重读

读完一遍之后,再把折角的几页重新读一遍。如果仍然觉得很好,就把那一页另一个角也折起来(见图3-2)。

标记

再重新读一遍折起上下两角的几页,如果第三次阅读后仍然觉得值得一读,就用笔在上面做记号。接下来,再读一遍③中的内容,把最后还是无法舍弃的内容抄在读书笔记上就可以了。

怎样记录读书笔记高效(读书笔记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2)

图3-2 分阶段把最重要的内容筛选出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