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文明之风(山东这十年聊城)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6日讯 9月26日,聊城市举行“山东这十年·聊城”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聊城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以及在新时代新征程接续奋斗的生动实践。市委书记李长萍就聊城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的具体工作,回答记者提问。
李长萍表示,聊城境内黄河全长59.51公里,黄河支流金堤河全长80.8公里,经济社会发展与黄河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聊城认真贯彻重要指示要求,立足地方实际,发挥特色优势,努力在服务和融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中更好展现聊城作为、贡献聊城力量。
积极营造良好水生态。聊城以“江北水城”而著称,始终把水作为城市发展的一张“金名片”。黄河水是聊城市最重要的客水水源,年平均引黄水量占全部供水量的40%以上。因此,全市上下高度重视黄河水生态保护,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近年来,积极推进绿色生态廊道工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黄河百里生态长廊和北金堤水利风景区,黄河东阿段成功创建国家级森林公园,位山灌区作为黄河第二大灌区、山东省最大灌区成功晋升国家水利风景区。黄河奔腾而过,也给聊城留下了漫漫黄沙。聊城分区分类开展了受损自然生态系统修复,集中力量整治全国最大沉沙池区,建设了1800亩防风固沙林和640亩水土保持林,还耕土地1885亩,实现了治沙增绿和民生改善“双丰收”;冠县获评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坚持开展环境污染系统治理,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落实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办法,去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同比提高30个百分点。完善岸线资源保护机制,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成功创建24条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长度近300公里。
全力保障黄河水安全。针对“地上悬河”构成的威胁,特别是去年漳卫河、金堤河发生破纪录洪水等问题,加快现代水网建设,建成聊城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完成徒骇河、马颊河8座闸坝建设,实施漳卫河、金堤河分洪应急度汛工程,防汛防灾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健全城市防洪排涝体系,累计建设雨水管网365.4公里,合流制管网消除比例达到81.5%,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城市韧性明显增强。聊城坚决落实“四水四定”原则,在山东率先出台综合性节水激励政策,制定《聊城市集约节约利用黄河水资源管理办法》;实施了全省任务最重、投资规模最大的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5个县(市、区)达到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标准,位山灌区被评为“全国灌区水效领跑者”。
激发经济发展“绿能量”。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既要保护到底,也要发展到位。聊城坚持以高端高质项目引领高质量发展,有43个项目列入省级黄河战略重点项目库,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聊城加快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着力打造“企业带动行业、行业带动园区、园区带动区域”的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全市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9家、绿色工业园区1家,省、市级绿色工厂53家,市级以上节水型企业32家。聊城着力优化能源结构,大力推进煤电节能降碳改造,有序发展光伏、生物质等新能源,7个县(市、区)列入国家整县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新能源发电量提高近三倍,绿色越来越成为发展主色调。
打造文化“两创”增长极。聊城历史悠久,黄河文化与运河文化碰撞融合、交相辉映,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聊城紧紧抓住黄河、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两大战略机遇,深度挖掘黄河、大运河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进一步彰显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交融的独特魅力,努力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立黄河文化研究中心,创排《孔繁森》《强渡黄河》等文艺作品,打造了“奔腾的黄河”文化惠民品牌;孔繁森同志纪念馆被纳入文旅部首次发布的10条黄河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协调推进文物和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利用,高标准实施沿黄沿运重点文旅项目,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倾力打造“书香聊城”,创建“海源书房”品牌,建设了江北水寨、海源雅集、时光印等一批城市书房。统筹用好东昌湖风景区、江北水城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等特色载体,打造辐射雄安新区、省会都市圈、中原城市群的文旅康养目的地。
今后,聊城将在永保黄河安澜、擦亮绿色生态底色、厚植文化优势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以“河”注魂、向“河”借势,努力为我省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作出积极贡献。
闪电新闻记者 赵赫 聊城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