猞猁遭遇狼群(狼群血洗猞猁窝)

猞猁遭遇狼群(狼群血洗猞猁窝)(1)

猞猁,在长白山丛林中被称为“三王”,其能耐仅次于老虎、豹子。其凶悍程度令百兽望而生畏。

狼,在长白山丛林中以凶悍、阴险著名,其能耐仅次于猞猁。在丛林中,老虎能吃狼,豹子能吃狼,猞猁也能吃狼。但是狼敢吃老虎、豹子或者猞猁吗?

“猞猁王”张松老爷子说:没见过独狼挑战猞猁,但是他年轻猎猞猁时,曾经经历一次狼群血洗猞猁窝的惨烈战斗。

他猎捕猞猁和狼,常常要小心翼翼地躲开上风头,窥探猞猁和狼的行踪。

猎捕猞猁的办法就是偷袭。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位置,适当的距离,看准了目标,一枪毙命。绝对不能开第二枪,也没有时间开第二枪。因为你没有一枪将猞猁毙命,那么受伤的猞猁便不再隐蔽身形,而是耀武扬威地要和你拼命。这东西极其灵巧。第一枪它不知你隐藏在什么地方,但枪响之后的瞬间,它已经扑到了你的身前,让你开枪都来不及,只能和它肉搏。此时,猎人的胜算很小。因为猞猁上蹿下跳,令猎人防不胜防,只能受伤,或者被猞猁捕杀。

好了,还是说说狼群血洗猞猁窝的事儿吧。

猞猁遭遇狼群(狼群血洗猞猁窝)(2)

★猎人和猞猁潜伏在一个山岗上

我年轻时一直在琢磨,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才是猎捕猞猁的最好时间,最好地点。

当然,遭遇战是猎手经常遇到的事情。在长白山老林子里行走,经常会和你没想到过的野兽不期而遇。这时候怎么办?当然是看猎人的枪快,还是野兽的动作快。若猎人的枪快、枪准,那就是野兽应枪而倒。若是野兽的动作快,不等你开枪,它早已跑得没影儿啦。当然,遇到猞猁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不等你开枪它已经凭借着比猫还灵巧的身手扑向了你……

那年开春,为了给上级林业部门猎捕活狼,我专门在野狼经常出没的沟谷附近潜伏,观察它们的生活规律。那天,我潜伏在一条沟谷的下风头的山岗上。这里怪石嶙峋,居高临下。俗话说,虎走高山狼走川。潜伏在这里可以把沟谷中的情况看得明明白白。

没想到我刚隐蔽了不到一袋烟的工夫,忽然身旁的石头之上传来轻轻的一声“噗通”。我一看,是一只猞猁纵身窜上了岩石顶端,并立刻蹲伏了身子,张望着沟底。原来它也是到这里观察来了!

★母猞猁搏杀了怀孕的母狼

猞猁遭遇狼群(狼群血洗猞猁窝)(3)

我紧张地冷汗唰地一声出来了。这么近的距离与猞猁搏斗我胜算不大,因而只好紧握手中枪,准备它凌空扑向我时给它一枪。它若不攻击我,我就放它一马。因为它是只怀孕的母猞猁。谁想到它发现我后,只是冷冷地乜斜了我一眼,迅疾地窜向了旁边的岩石之后。看来它是怕我伤害它!

我警惕着猞猁的偷袭,还要关注沟谷底下的狼道。忽然,我看见沟底一只大肚子母狼叼着一只兔子颠颠儿地向沟谷深处跑去。正当此时,我的眼前黄光一闪,只听唰啦一声,一道身影从我身边的岩石后箭一般地射向山下沟谷。而且方向很具有科学的提前量——冲着母狼的前方斜刺里横截下去。

是猞猁,是方才在我身边的那只母猞猁!真没想到它这么大的肚子,竟然还有这么快的速度。只见它几个纵跃,已经靠近了正乐颠颠地往狼窝跑的母狼。母狼高兴,因为它口中的兔子足够自己回窝饱餐一顿了,说不定吃完这只兔子就能生小狼崽了。可是,万万没想到猞猁杀手居然从天而降。那是真正的从天而降。

只见母猞猁纵身而起,凌空一跃,准确无误地将母狼扑倒在地,而且根本没容母狼反击,就一口咬住了母狼的脖子,直到母狼一动不动它才松口。

此时我发现,有头狼也许是母狼的丈夫,就在旁边的树林中眼睁睁地看着猞猁咬死了它的妻子。然后是猞猁大吃大嚼地吞下了那只兔子,再然后叼起了母狼的尸体。我看见,公狼愤怒得已经现身在原地转着圈子,但还是眼睁睁地看着猞猁叼起了母狼的尸体。猞猁也看见了公狼,估计它那杀手般地睥睨目光,让公狼根本不敢轻举妄动。

猞猁遭遇狼群(狼群血洗猞猁窝)(4)

★雄猞猁掏了狼窝

张松老爷子说:又是一天,他跟踪找到了新的狼窝,潜伏在下风头的悬崖之上,俯瞰沟谷,看着几条狼进进出出,大概不下六七头。老爷子说,他把从民兵连借来的半自动步枪中的枪膛里压满了子弹,计划着被狼发现时如何开枪,如何撤退。当然,他早就算定了狼根本不会到这悬崖上来,若是金钱豹和猞猁还差不多,因为它们喜欢悬崖和巉岩。

不一会儿,两头猞猁从对面的悬崖上纵身而下,跳跃得极其轻松。张老爷子说,在长白山里,只有金钱豹和猞猁有这本事。两头猞猁跳进沟底,凭借着敏锐的嗅觉,不一会儿就寻到了狼窝。它们霸道地将狼窝中的大狼赶出来,就像黑社会的黑帮分子吃霸王餐那样,在狼窝中“旁若无狼”地大吃大嚼狼崽子。

张老爷子说,他看见有的狼崽子还是肉色的,恐怕刚刚出生不久,毛短。有的大狼崽则像狗崽一样汪汪叫唤。但是猞猁狼崽儿不分大小,照吃不误。那几头被赶出窝的狼,吼叫着,龇牙咧嘴,威胁着两只大猞猁。然而,大猞猁对狼们的凶残样儿直接来了个忽视。这就看出长白山里动物世界的规矩了:弱肉强食。谁能耐大,谁就是老大。谁就得无条件地接受欺凌,甚至杀戮、吞噬。

张老爷子说,他暗暗地为狼打抱不平,口中怒骂着狼是窝囊废,为何不拼?但细细想来:不是狼不想拼,是不敢拼。就凭它们当时这六七头狼的力量,根本不是两只大猞猁的对手。与其战不过,不如不战,以免更大的伤亡。这就是狼的哲学。

猞猁遭遇狼群(狼群血洗猞猁窝)(5)

★狼的私仇变成了狼群公愤

张老爷子说,在他那个春季的观察中,这条狼窝沟里大概有三头公狼失去了母狼,五六个母狼失去了狼孩子。那些日子,这条狼窝沟中到处是母狼和公狼的呜呜哀鸣。那凄厉的叫声中透着悲愤、无奈和仇恨。

猞猁的掏窝灭族活动,刺激得公狼和母狼加快了再次的交配进度,它们还会在今年再孕育下一批狼崽。这是狼们的责任和义务。是上天赐予的本事。

张老老爷子说,在那个春天里,狼窝沟日夜狼嚎声不断,有时候许多狼集中到一起仰天长嚎。这种情况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因为猎人们都知道。狼是昼伏夜出的猛兽,它们惯于夜晚长嚎,以呼唤儿女,邀约同伴,或者发出什么信号。所以人们有“月夜狼嚎”之说,似乎狼只要看见月亮,就要长嚎。这是误解。

张老爷子说,它从狼嚎声声中,听出了狼的愤怒。

俗话说,忍无可忍,就无须再忍。

他觉得,狼的忍耐已经到达了最高限度。它们不可能再忍了。它们肯定要报复,要屠杀猞猁。而单打独斗,它们根本不是猞猁的对手。所以,它们最大的报复手段,是群殴。

猞猁遭遇狼群(狼群血洗猞猁窝)(6)

★狼的侦察十分周密

张老爷子说,后来,他开始跟踪这些嚎叫着离开狼窝沟的狼。他想看看这些狼是否在别的地方还有根据地。人说“狡兔三窟”,难道就不会有“狡狼三窟”?

果然,有几头狼奔向了野狼沟的方向。

张老爷子说,他心中纳闷:狼群不是因为猞猁的欺负而集体搬家,远离了野狼沟了吗?那里不是已经成为猞猁的天下了吗?难道猞猁搬家了,而狼群又重新在那里建立了根据地?

忽然,一种可能像惊雷一样在他的头脑中轰响:狼群在侦察,侦察猞猁的现居情况,可能要发起疯狂地报复!

张老爷子说,那一年春天,他又花费时间在野狼沟外潜伏观察了几天。发现来野狼沟外逡巡的狼有增无减。不过情况特殊的是,狼都是三两结伙地前来,从没有单身的孤狼前来。看来,它们是为了防止被猞猁猎捕。

猞猁遭遇狼群(狼群血洗猞猁窝)(7)

★血洗猞猁窝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那不是月夜,那是大白天。正在继续跟踪观察猞猁的“猞猁王”张松,忽然感觉到了莫名的紧张。空气中似乎也开始弥漫着血腥的味道。张松知道这是一种变态的预感。

果然,接近中午的时候,野狼沟外传来声声狼嚎,一声接一声,有时是几声狼嚎齐鸣。不一会儿,狼嚎声越来越多,仿佛整个长白山中的狼都汇聚到了这里。从来没有胆怯过的张松也紧张了起来。它知道即便是狼群,也一时半会儿发现不了他。因为他隐蔽在野狼沟的下风头,而且高居沟谷悬崖之巅的拐弯处。

它爬上了一棵合抱粗的老松树。松树生长在拐点上,从树上可以清清楚楚地看清整个野狼沟两头的情况。不一会儿,野狼沟中涌进了几十只狼。它们疯狂地涌进一座座岩壁上、石缝里甚至过去的狼窝中的猞猁窝,咬死了所有的小猞猁。有的狼叼着较大的猞猁崽子用力地甩来甩去,仿佛是泄愤,也仿佛是示威给猞猁看。

大战开始不久,已经有两只猞猁被群狼围杀,还有几只在和狼群做浴血奋战。到处是猞猁难听的愤怒的吼叫,到处是狼的凄厉地威胁声。

但这天的群狼不再畏惧,不再怯阵。它们个个呲着尖牙,嚎叫着往前冲。

猞猁遭遇狼群(狼群血洗猞猁窝)(8)

猞猁凭借着身强力壮、身手灵活,上蹿下跳地和狼群搏斗,但明显地看出来没有过去搏杀独狼时的那种凛然,那种从容,那种狠辣,而是畏首畏尾,防守大于进攻。在狼群面前,猞猁失去了所有的优势。最终,它们又留下了几个尸体后,只能突围外逃,惹得狼群拼命追杀。

血战大约经历了一个多小时后,整个野狼沟中已经不见了猞猁的踪影,到处都是狼来回狗颠儿狗颠儿的身影,到处都是引颈嚎叫的狼!

地上那几头被先后杀死的猞猁,早已不剩分毫,它们早被巨大的狼群分而食之。

野狼沟的猞猁从此没有了声息。它们此次彻底地败于狼群,今后还会回这里来吗?

狼群此次杀死了几只猞猁,吞吃了所有的猞猁崽儿,此“梁子”肯定结下了。不知狼还敢回归野狼沟吗?

张松老人说:以后他多次到过野狼沟,没有发现猞猁,也没有发现狼。这里大概成了它们各自历史上的一个喋血战场。(作者简介:王天祥,山东青岛人,高级记者、作家,出版长篇小说、旅游文学、报告文学、历史文化、旅游文化、诗词赏析、企业管理、市场分析、成功学、人才学等各种专著42部,撰写电视剧200多集,创作历史、文化、风光、纪实等专题电视片数十部,在各类报刊发表文章数百篇,发表网络文章千余篇。)

猞猁遭遇狼群(狼群血洗猞猁窝)(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