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武昌鱼是什么(产自于武汉市武昌区)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这句诗使武昌鱼蜚声世界各地,海内外朋友莫不以先尝为快。

武汉武昌鱼是什么(产自于武汉市武昌区)(1)

武昌鱼,学名团头筋,产于湖北省梁子湖出长江口的樊口镇。因体高、身扁、呈菱形,俗称樊口鳊鱼。它肉质肥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历来被视为席上珍品。由于能静水繁殖,草食性,饲料源广,生长期快,抗病力强,属优生养殖对象,现已在南方许多湖泊、水库中养殖,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名贵鱼类之一。

武汉武昌鱼是什么(产自于武汉市武昌区)(2)

樊口鳊鱼为什么称作武昌鱼呢?这还得从三国时吴王孙权迁都说起。吴魏赤壁之战后,曹操败走北退,吴与魏的矛盾暂时缓和了。而孙权与刘备的矛盾却为争夺荆州加剧了。孙权经常从他的统治中心建业〈今南京市〉前往长江中游指挥战争,先在陆口〈今湖北赤壁陆溪口〉住了一年多,.后在公安-〈今湖北公安县〉住了两年多,最后于公元221年阴历四月从公安迁到鄂邑(今湖北省鄂州市〉,并定都于此。因鄂邑城南有一武昌山,孙权乃改鄂邑为武吕,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这样,鄂邑的樊口鳊鱼也就随之而称武昌鱼了。

武汉武昌鱼是什么(产自于武汉市武昌区)(3)

武昌鱼最早见诸史书的是《三国志·陆凯传》。起因是孙权定都武昌后,为繁荣新都,强行从建业迁来许多居民。两都相比,新都肯定不如旧都繁华。许多人闹着要回建业,便编出“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的民谣。公元229年,孙权迫于民意,加之荆州战争平息,乃还都建业。公元265一266年,孙皓又尝都武昌,陆凯上疏谏阻,引用了上述民谣。以后历代文人墨客以武昌鱼入诗词者,那就不胜枚举了。如唐朝岑参“秋来倍亿武昌鱼”;北宋王安石“迢迢建业水,中有武昌鱼”;南宋范成大“却笑自卢乡垂钓手,武昌鱼好便淹留”……

现在有一些外地朋友以为武昌鱼就是今天武汉市长江南岸武昌的特产,这是一大误解:如上所述,武昌鱼的故乡原名鄂邑、武昌、寿昌、鄂城,现名鄂州。而今天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春秋时名鄂诸,三国时名夏口,南朝时名郢州,唐朝时名鄂州,明朝以后称武昌,并沿用至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