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时尚都有哪些品牌(M或将关闭香港旗舰店)

新京报讯(记者 王真真)近期,有报道称瑞典快时尚品牌H&M或将关闭香港旺角旗舰店。而在此之前,英国的快时尚品牌Topshop、美国快时尚品牌GAP等也宣布或已经实施了在香港的关店计划。快时尚服装品牌的“衰退”似乎进入集中爆发期,尤以在近年来快时尚品牌抢占的中国市场表现明显。比如2016年进军中国市场的英国快时尚品牌Superdry于今年6月宣布暂时退出中国市场、Topshop今年10月将彻底退出大中华区市场的线下零售渠道。

分析指出,快时尚品牌纷纷宣布关店甚至退出热门市场的背后,不仅仅是疫情的冲击。同时对于快时尚品牌们而言,撤店甚至退出中国市场或许也是暂时的,寻求转型的他们也在努力自救。

关店潮蔓延,H&M或将关闭香港旗舰店

快时尚都有哪些品牌(M或将关闭香港旗舰店)(1)

图片来源/H&M官网截图。

据报道,H&M位于香港旺角旗舰店租约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合同到期,有消息人士透露该品牌在此地的租约届满后将不再续租。据悉,H&M旺角旗舰店占地4645平方米,月租为900万港元。

H&M不是第一家计划关闭香港门店的服装品牌。今年7月,英国快时尚品牌Topshop宣布将于今年10月份关闭位于香港中环的旗舰店,该店于2012年开业。而美国内衣品牌维多利亚的秘密(以下简称“维密”)已于今年6月关闭了其位于香港铜锣湾的旗舰店,该店开业不足两年,是维密在香港的最后一家门店。另外,美国的快时尚品牌GAP也从7月下旬开始陆续关闭在香港的8间分店中的5间,包括希慎商场店、尖沙咀旗舰店、K11 MUSEA店(有2家店铺)及又一城店。

不止在香港,快时尚品牌的“关店潮”正在全球蔓延。受疫情等方面的影响,H&M计划今年关闭约170家门店;ZARA母公司西班牙服装巨头Inditex集团计划今年和明年永久关闭旗下1000-1200家门店,这个数字相当于全球现有门店数量的13%-16%。GAP表示将在未来两年内关闭230家同名门店。美国服饰集团Guess也表示将关闭全球100家门店。

Superdry等快时尚品牌败走中国市场

随着越来越多的快时尚品牌宣布关店计划,关于快时尚品牌“衰退”的说法似乎进入了一个验证爆发期。其中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也比较明显,而中国市场也恰好是近年来快时尚品牌纷纷抢占的重要市场。

2016年进军中国市场的英国快时尚品牌Superdry于6月宣布暂时退出中国,其自营专卖店以及品牌电商旗舰店自7月起陆续关闭。随着Topshop在香港最后一间门店于今年十月关闭,Topshop将彻底退出大中华区市场的线下零售渠道。此外,今年6月底,日本时尚集团 Stripe International 也宣布退出中国市场,旗下earth music&ecology、E Hyphen world gallery、 Samansa Mos2 等七个品牌的线上线下所有销售渠道均被关闭。

除上述品牌外,GAP旗下Old Navy在今年年初也已撤出中国市场,此外,New Look、Asos、Forever 21等品牌也接二连三败退中国市场。

快时尚都有哪些品牌(M或将关闭香港旗舰店)(2)

图片来源/Superdry微博。

以Superdry、Topshop等为代表的国际快时尚品牌,在其雄心勃勃的高光时期进入中国市场,但经历快速发展后的许多快时尚品牌,逐渐暴露出越来越多的行业问题,而疫情的暴发更是让他们雪上加霜。今年租约届满后不会再续租的H&M旺角旗舰店,早在一年前就传出求转租的消息,而疫情似乎成为了压倒这些品牌的“最后一根稻草”。 英国时装委员会首席执行官卡洛琳·拉什在接受欧洲新闻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人们正在面对一场“库存危机”。“当你宅在家里不用去公司、不去外面吃饭、不去参加活动时,对服装的需求几乎不存在。”

竞争加剧,疫情下业绩承压

近年来,快时尚领域的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一些曾经风头无两的快时尚品牌业绩已经开始下滑,而疫情又给快时尚服装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据H&M此前公布的2020年上半财年业绩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H&M净销售额同比下降23%至836.12亿瑞典克朗;销售额从去年同期的574.74亿瑞典克朗下降到286.64亿瑞典克朗,同比下跌50.1%。ZARA母公司西班牙服装巨头Inditex集团公布的业绩显示,2月到4月底的3个月之内,Inditex集团销售额为33亿欧元,同比大跌44%;净亏损4.09亿欧元,成为史上首次季度亏损。

有分析指出,快时尚服装品牌陷入“衰退”危机,与其自身行业本质存在一定的关系。快时尚一词源自20世纪的欧洲,通常形容服饰企业对秀场的时尚设计快速反应后制成的紧跟潮流的产品,具有上货时间快、价格低廉、紧跟时尚潮流等特点。快时尚本身的业务特性决定了其进入门槛并不是很高,这也使得进入快速发展期后的快时尚服装品牌越来越多,竞争日益激烈。

同时,快时尚是伴随着“即兴消费”的兴起而繁荣的,但随着消费理念的升级,消费者冲动购买的行为也越来越少。一些中产转向轻奢甚至奢侈品牌,而年轻人则更青睐个性化品牌。一味追求速度和价格的快时尚品牌,在品牌定位上多数不清晰,且随着市场竞争的发展,品控不稳定、产品同质化、性价比低、产品库存过剩等问题日益凸显。

加码数字化成快时尚品牌发力重点

快时尚都有哪些品牌(M或将关闭香港旗舰店)(3)

图片来源/Inditex集团官网。

行业颓势叠加疫情冲击,令许多快时尚品牌不得不转换发展思路、寻求转型进行自救,其中加码数字化成为近年来许多快时尚品牌发力的重点。计划两年内关闭100余家门店的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表示,计划投入10亿欧元用于支持在线平台业务,同时投入17亿欧元用于升级整合的店铺平台,且其预计在线销售的占比将从2019年的14%上升到2022年的25%。

H&M也曾表示,其继续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所采取的行动就是加速行业的数字化转变,H&M正在加速与数字化、供应链和组织相关的转型工作。此外,优衣库也在不断增加线上投资。截至6月底的四个星期内,优衣库日本涵盖电商的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26.2%,同店销售增幅26.2%。

加速转型数字化并非快时尚品牌们在疫情期间的一时兴起。事实上,早在2016年起,几大国际快时尚巨头们看重的利润增长均遭遇不同程度的下滑后,为了提升业绩和改变市场,以H&M、Zara等为代表的快时尚品牌就开始了转型升级,其中就包括采取了一系列数字化转型措施。其中,Zara自2016年开始就实现了Inwallet的移动支付方式,同时还在西班牙、德国和美国的一些门店试点互动式更衣室、自助结账区等创新服务等;H&M则于2018年进驻了天猫等电商平台。

服装零售市场的未来发展难以预测,借“即兴消费”东风而迅速兴起繁荣的快时尚服务品牌们,能否数字化的当下进一步开拓发展边界尚需时间和业绩的验证。

新京报记者 王真真

编辑 王胜男 校对 李世辉

图片 H&M官网截图、Inditex集团官网、Superdry微博

来源:新京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