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种零食就别再吃了(这种食品突然火了)
进入暑假,“过家家”似的“食玩”产品引得不少小朋友纷纷“入坑”。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类“食玩”成分大都是糖和色素,孩童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有卫生隐患,家长应该谨慎鉴别和引导。
拉面、饺子、布丁造型的“食玩”。南国早报记者 刘豫 摄
1
能吃能玩,受到追捧
最近,不少年轻人在社交平台上晒出“做饭”视频。
他们打开包装袋取出几包粉末,搅拌,揉捏,几分钟之后,看上去逼真的微型食品就能轻松“出炉”。当这些视频打上“食玩”的标签之后,往往能吸引近百万人观看。
记者走访发现,在南宁市部分超市的食品货架上,也能看到“食玩”的身影。
它们大都被归类在糖果货架,主要以制作“冰淇淋”“寿司”“汉堡”为主。这些“食玩”的外包装大都五颜六色,看起来更像是一盒玩具,而不是一种零食。
南宁一超市售卖的“食玩”。南国早报记者 陆欣楠 摄
2
玩了再吃,家长担忧
杨女士给孩子买过“食玩”产品。她告诉记者,孩子把“食物”捏出来之后就一股脑全都吃掉了,她有点担心:
“虽然商家在外包装上标明了‘可食’,可孩子这么玩了一通下来,再送进嘴里,我总觉得有点不卫生。”
在某购物平台上,网友评价“食玩”不好吃。网络截图
3
存在风险,需要引导
搅一搅就能变成“拉面”和“汉堡”,“食玩”里的糖粉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神奇的变化?我们吃进肚子里的究竟是什么?对此,记者采访了广西一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杜老师。
杜老师告诉记者,这些“食玩”大多利用了食品加工中一个比较常见的反应:海藻酸钠与钙盐形成凝胶。海藻酸钠是食品中常用的增稠剂,溶在水中会变成粘稠的液体,而钙离子又可以在海藻酸的分子链之间促成交联,这就把粘稠的液体变成了凝胶。
“这里面发生反应的物质,大部分都是食品添加剂,以及食用香精。虽然只要按照规范添加是安全的,但是吃进肚子里的基本是糖。”
“这类产品兼具玩具和食品的功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广西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姚华认为,孩子玩“食玩”并非在严格的无菌状态下进行,在此过程中可能会沾上细菌、病菌,同时此类产品也包含一些添加剂,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
姚华建议,家长应该谨慎对“食玩”进行鉴别并正确引导孩子,比如在玩的时候,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干净的环境。此外,相关部门也应要对这类产品加强监管。
来源:南国早报(记者:刘豫、陆欣楠)
监制:刘洪 程淼
编辑:张玲琳
校对:梁甜甜 严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