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是今年才有的吗(2022年最新流感疫苗接种指南)

近期,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对2022-2023年度流感疫苗提出了接种建议,网易健康《健康关注》梳理了关键信息,一起来了解!

一、为什么今年特别有必要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群健康。流感病毒其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 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发生暴发疫情。每年流感季节性流行在全球可导致300万-500万重症病例,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

尤其是今年夏季,中国南方部分省份出现夏季流感流行高峰,今冬明春可能会出现新冠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可以减少流感相关疾病带来的危害及对医疗资源的占用。

二、今年的流感疫苗和往年有何不同?

为匹配不断变异的流感病毒,WHO推荐的2022-2023年度北半球基于鸡胚生产的三价流感疫苗组份与上一年度相比,A(H3N2)亚型和B型(Victoria系)病毒更换了毒株。

我国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包括三价灭活疫苗(IIV3)、三价减毒活疫苗(LAIV3)和四价灭活疫苗(IIV4)。其中三价灭活疫苗可用于≥6月龄人群接种;三价减毒活疫苗为冻干制剂,可用于3-17岁人群;四价灭活疫苗包括0.25ml和0.5ml两种剂型,分别可用于≥6月龄及≥36月龄的人群接种。

对于可接种不同类型、不同厂家疫苗产品的人群,可自愿接种任何一种流感疫苗,无优先推荐。

三、今年哪些人群应该优先接种流感疫苗?去哪打?

原则上,6月龄及以上所有愿意接种并且没有接种禁忌的人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

结合新冠和流感疫情形势,为尽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和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影响,推荐按照优先顺序对重点和高风险人群进行接种。具体建议如下:

1.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

2.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包括参加全国和地方两会等重大活动、体育赛事人员。

3.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

4.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

5.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60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

关于流感疫苗接种的地点,各地疾控中心会发布流感疫苗接种单位名单,有需求的市民可就近选择疫苗接种点进行接种。

四、今年接种流感疫苗最好在什么时间之前完成?

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我国各地每年流感活动高峰出现的时间和持续时间不同,为保证受种者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免疫保护,建议各地在疫苗可及后尽快安排接种工作,最好在当地流感流行季前完成免疫接种,接种单位在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提供免疫服务。同一流感流行季节,已按照接种程序完成全程接种的人员,无需重复接种。

另外,孕妇在孕期的任一阶段均可接种流感疫苗,建议只要本年度的流感疫苗开始供应,可尽早接种。

6月龄-8岁儿童接种灭活流感疫苗时,首次接种的儿童应接种2剂次,间隔≥4周;2021-2022年度或以前接种过1剂或以上流感疫苗的儿童,则建议接种1剂。对于接种减毒活流感疫苗,无论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仅接种1剂次。9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仅需接种1剂。

五、流感疫苗能和其他种类的疫苗同时接种吗?

1. 新冠疫苗

18岁及以上人群,可在一次接受免疫服务时,在两侧肢体分别接种灭活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

18岁以下的人群,建议流感疫苗与新冠疫苗接种间隔仍大于14天。

2.非新冠疫苗

流感灭活疫苗与其他灭活疫苗及减毒活疫苗如肺炎球菌疫苗、带状疱疹疫苗、水痘疫苗、麻腮风疫苗、百白破疫苗,可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

减毒活流感疫苗接种完成后,必须间隔28天以上,才可接种其他减毒活疫苗。

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可同时接种灭活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

六、关于流感疫苗,还有这些事你需要了解!

流感疫苗是今年才有的吗(2022年最新流感疫苗接种指南)(1)

最后提醒大家,流感疫苗的保护率不是100%,因此,打了流感疫苗也仍有可能得流感。在流感流行季节,高危人群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做好防护,保护家人和自己!

(资料来源:中国疾控中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