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液是否有毒(修正液会爆炸)

修正液是否有毒(修正液会爆炸)(1)

修正液是否有毒(修正液会爆炸)(2)

修正液是否有毒(修正液会爆炸)(3)

5月23日晚,贵州毕节市一个6岁男孩出于好奇,使用打火机去烧修正液,导致修正液膨胀“爆炸”,里面的化学物质也被引燃,当场就把男孩的脸、胸和手部烧伤。据贵阳市烧伤医院重症病房医生介绍,男孩身上的烧伤面积达15%,属二度烧伤。

修正液也叫涂改液,因为可以覆盖写错的字,并重新书写,且价格便宜,特别受小学生的青睐。可修正液为何会引起爆炸?它到底含了哪些物质呢?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市场调查

修正液销量大不如从前

“20年前我上小学时就用涂改液,今天才知道它是易燃易爆的。”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听一名学生家长这样说到。

6月19日,记者走访成都市多个学校周边的文具店,发现都有修正液售卖,且大多是同一品牌。虽然包装上标注了注意事项,如不可吞食、不可近火等,但字迹非常小。

锦江区某小学校旁的文具店老板告诉记者,“修正液三五元一支很便宜,但销量大不如从前了。因为它干得慢,店里也就很少再进修正液了。”

记者拿起一瓶修正液,见瓶体标注的主要成分是甲基环己烷、钛白粉,并有“不可吞食,不可近火”字样。

6月20日下午,记者采访成都多所中小学得知,学校都不提倡使用修正液,有些学校还明确禁止学生在作业和考试中使用修正液。

正在读小学四年级的小郑告诉记者,虽然知道修正液包装上的安全提示,但使用时还是难免会弄到手上。多名学生向记者表示,现在很少用修正液,原因就是它干得太慢,而且学校也不让在考试的时候用。

对此,有老师表示,学校只是不提倡用修正液,并未强行干涉。但中考试卷都是电子扫描阅卷,不允许使用修正液,所以,老师从初一开始就要求学生不使用修正液,早早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记者从教育部门了解到,目前在中考、高考等大型考试中,明确禁止携带和使用修正液、胶带等涂改工具。

记者实验

三支修正液近火即燃

昨日,记者在红星路二段一文具店购买了价格分别为3元、4元、5元的3支修正液,逐一进行点燃实验。实验表明,3种修正液均为可燃性液体。

记者将3支修正液/修正笔涂抹在纸上,其中2支有刺鼻味,剩余1支味道稍淡。接着,记者将3款修正液分别涂抹在透明烧杯内,在靠近火源时,它们均瞬间发出“哄”的声音,并被点燃。火势较为猛烈,火苗燃烧高度均超过杯口。其中,价格最贵的一款燃烧得最为猛烈。

专家提醒

修正液内含“毒素”多

记者调查发现,品牌不同的修正液,外壳标注的成分都是钛白粉和甲基环己烷,这两种物质有什么危害呢?6月20日下午,记者咨询了四川大学化学教授李龙章。

李教授说,修正液的主要溶剂可分为两类:三氯乙烷、甲基环己烷。第一种溶剂有毒性,不易燃;第二种现在常用,微毒,接触高温易燃易爆。为将毒性降到最低,品牌修正液一般都使用甲基环己烷为溶剂,但它挥发性较低,使用时,干的速度会比较慢。

常见的修正液成分大概包括钛白粉、树脂、有机溶剂三种,另外还有苯、铅、钡等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其中,钛白粉是一种遮盖剂,起到遮蔽作用。树脂起到的是粘接成膜的作用。而有机溶剂,主要是三氯乙烷、环己烷和甲基环己烷等几种,它们起到溶解和稀释的作用。甲基环己烷和环己烷易燃、易挥发,如果在密闭空间里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里面的气体急剧膨胀,发生爆炸。

消费质量报全媒体中心记者李欣璐文/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