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知识收益(从泛知识现象看开来)

作者:刘雪璟(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博士、助理研究员),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泛知识收益?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泛知识收益(从泛知识现象看开来)

泛知识收益

作者:刘雪璟(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博士、助理研究员)

在知识生产和知识消费大发展的时代,知识更新不断提速,知识供需不断扩增,知识获取半径不断延展,既激活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望,又溢生出经济、文化、社会等多重效益。然而,随着短平快传播、碎片化阅读、流动式思考、标签化评论的泛起,在一定程度上催生出“泛知识”现象,如果不加以客观审视和理性反思,往往会陷入知识焦虑、知识疲倦等“反知识”困境。实际上,越是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越是需要掌握科学理论和加强理论武装,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知识,以科学的方式运用知识。

“泛知识”,既有“知识”的基本特征,又有“泛化”的明显特点。相较于专业知识而言,“泛知识”之“泛”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表现。

知识的供需泛化。在信息化时代,物质经济、信息技术、媒体技术快速发展,前所未有地激发了人们对知识的需求,前所未有地促进了知识供给的增量。知识需求侧的变化催生着知识供给侧的变化,知识供给侧的突破刺激着知识需求侧的新需。知识的供需泛化,带来了知识生产与知识消费的发展,推动了知识产业的兴起。同时,知识生产者与知识消费者身份界限的模糊,又加速了知识供需的泛化。

知识的主客泛化。由于时空界限的突破,知识主体的客体化与知识客体的主体化交互渗透、相互作用、一体发展。知识主体对知识的生产消费、内容形式、时空场景、学习运用,拥有了更加自主的选择权、使用权、评判权;知识客体在主体的获取和吸收中再加工、再生产,使原本“专业化”“中心化”的知识更为浅显化、简单化,使相对“小众化”“边缘化”的知识得到激活、受到关注、有了市场。

知识的载体泛化。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的日臻成熟和普及运用,为一切知识活动提供了多元载体。从传统的报刊杂志、电视电影、广告牌、宣传栏,到如今的网媒众媒、手机APP、投影屏幕等,渠道和平台多种多样。从新闻要闻、天文地理、人文社会,到医疗保健、娱乐八卦等,信息和资讯包罗万象。特别是场景载体的出现,以时空交叉互嵌的方式、虚拟现实相生的模式,使得承载知识的介体、媒体、供体发生泛化。

知识的机制泛化。随着算法技术与知识产业的融合,促进了知识数据化、智能化、跨界化、流动化的发展,推动着知识运作模式和运行方式的跟进更新。在知识的生成机制、传播机制、管理机制等传统机制基础上,由于知识运作的节点扩增以及知识产业链的延伸,知识的算法机制、付费机制、筛选机制、项目机制等新兴机制不断衍生,使得知识运行机制在细化和分化中趋向泛化。

作为时代的产物,知识的泛化正在重塑并将继续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反映时代进步的积极意义。但是,我们应当客观审视和理性反思,沿其逻辑透视“泛知识”现象背后的本质,从而克服由知识泛化引发的知识异化。

从本体论讲,“泛知识”更容易关注到知识的“体系”,而没有抓住知识的“本质”。巨量的知识泛化后,微信公众号、小红书笔记、抖音视频、教培机构等线上平台和线下渠道,纷纷掀起一股“教你搭知识结构”“教你画知识图谱”“教你建知识体系”的潮流。框架法、归类法、流程法等轮番出台,“上岸神助攻”“面试小技巧”等层出不穷。表面上,用一根线条、几个步骤、若干关键词,把海量知识串一串、联一联。实际上,这很可能对知识背后的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联无暇顾及,对知识深处的规律性认识和意义性探究不求甚解。

从认识论讲,“泛知识”更容易关注到知识的“体认”,而没有掌握知识的“识别”。在高度科技化的知识海洋里,沉浸式知识学习成为一种时尚。学习的场景千变万化、切换自如;学习的内容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学习的状态多姿多样、尽显个性。快速便捷的知识获取,拓展了人们占有知识的自由度,享受到个性化、开放式、随机性的学习体验。但随之而来的,可能是蜻蜓点水般看几个标题、走马观花式看几条标语、浅尝辄止地看几句言论,手机里的“知识收藏夹”不断填充和无限扩张。长此以往,容易对很多知识断章取义、望文生义、穿凿附会,脑袋里的“知识存储卡”连接发出信息倦怠和认知焦虑。

从价值论讲,“泛知识”更容易关注到知识的“价格”,而没有吸收知识的“真值”。随着人们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多种模式的知识付费类产品,越来越受到青睐。当越来越多的知识产品亮相市场,知识买单者常常因难以鉴别而选择困难,又往往因选择困难而看价下单。知识价格难免成为判别知识质量和进行知识消费的“度量衡”。但实际上,却未必就真正把有价知识转化为有值知识。

知识的认识与实践,影响着生产方式的变革和思维方式的塑造。身处知识爆炸的时代,身居海量知识的浪潮,掌握科学理论的程度决定着我们认识知识的纵深度和运用知识的效用度。只有加强科学理论学习,锻造科学思维方式,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知识,以科学的方式运用知识,才能把知识转化为促进个人与社会进步的生产力,不断推动国家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

肯定与否定结合,对知识采取扬弃态度。知识的生成和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是一个吐故纳新的进程。面对信息巨量和样式丰富的知识,“一边倒”的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都只会陷入片面和狭隘。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具有两面性,发扬积极因素和抛弃消极因素,有利于推动事物的革故鼎新和向前发展。真正掌握知识,要善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思维,以知增识,以识促知,多方位、多维度、多视角了解知识内容的概貌,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思考知识背后的内涵实质、内在逻辑、现实指向,保持渐进性探索和持续性追问。当我们越是掌握唯物辩证法,我们就越能抱持公正公允的态度,作出客观理性的判断,坚守对真理的追求,深化对事理的洞悉,形成对道理的阐发。

历史与时代贯通,对知识作出正确运用。历史中有深刻的智慧和深远的启示,唯物史观中有认识历史的科学方法。学习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可以了解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掌握唯物史观,可以沿其逻辑洞察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潮流趋势,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只有从历史长河探究演变进程和发生机理,才能使认识更符合规律、使实践更顺应潮流。时代中有鲜活的材料、生动的经验、新颖的启发。只有立足时代前沿、把握时代脉搏、回应时代问题,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在风险挑战中孕育机遇机会,才能使认识更切合实际、使实践更有所成效。当我们的历史思维和时代思维越是成熟,我们就越能从时空维度对知识作出系统而深远的认识,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理论与实践互促,对知识进行创新创造。只有创新创造,知识才有生命力。知识的创新创造需要在理论与实践的互融共促中螺旋式发展。每个人既是知识的受用者,又是知识的作用者。作为知识受用者,我们应当保持对知识的清醒,提高独立思考力、真伪鉴别力、理性判断力、价值塑造力,使主观见之于客观,在理论上思考知识、在实践中检验知识,既避免本本教条,又避免经验之谈。作为知识作用者,我们应当激活对知识的贡献,提高运用能力、创新能力、转化能力,使主观用之于客观,在实践中改造知识、在理论上升华知识,既防止随波逐流而失去方向,又防止故步自封而失去动力。当我们越是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融通,不断感应新变化、了解新动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我们就越能激活知识的创新创造,发挥先进理念的先导作用,体现进步思想的引领价值。

主体与客体统一,对知识作出价值引导。在整个知识链中,知识分子在全部知识主体中扮演重要角色和承担重要使命。知识分子不只是知识的“搬运工”,更应是知识的“导航仪”,不仅要在科学普及、教育启迪、文化传播等发挥生成知识和传播知识的作用,而且要在政治上、思想上、道德上、舆论上发挥价值导向作用。面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应勇担使命和践履责任,坚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追求和操守,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与真理同行、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进,以系统性、深刻性、专业性的知识供给,在回答现实问题中彰显知识的真理性,在回应社会舆论中传递知识的价值性,引导社会形成科学的知识观,更好运用知识服务国家和造福人民,更好运用知识推动人类进步发展。

来源: 光明网-学术频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