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的特点及形成原因(雪是怎么形成的)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又一次寒潮来了,很多地方已经降雪,也有一些地方下起了雨夹雪一般情况下,温度在冰点以下时水滴会凝结成雪降落,没有形成雪的则以雨的形式降落你知道雪是怎么形成的吗?雨夹雪和雪的区别是什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雪的特点及形成原因?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雪的特点及形成原因(雪是怎么形成的)

雪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又一次寒潮来了,很多地方已经降雪,也有一些地方下起了雨夹雪。一般情况下,温度在冰点以下时水滴会凝结成雪降落,没有形成雪的则以雨的形式降落。你知道雪是怎么形成的吗?雨夹雪和雪的区别是什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雪是怎么形成?

混合云是由小冰晶和过冷却水滴共同组成的。当一团空气对于冰晶说来已经达到饱和的时候,对于水滴来说却还没有达到饱和。这时云中的水汽向冰晶表面上凝华,而过冷却水滴却在蒸发,这时就产生了冰晶从过冷却水滴上“吸附”水汽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冰晶增长得很快。另外,过冷却水是很不稳定的。一碰它,它就要冻结起来。

在混合云里,当过冷却水滴和冰晶相碰撞时,就会冻结沾附在冰晶表面上,使它迅速增大。当小冰晶增大到能够克服空气的阻力和浮力时,便落到地面,这就是雪花。

如何辨别“干雪”和“湿雪”?

根据含水程度的不同,雪可以分为干雪和湿雪。干雪中几乎无水,用手捏不成团,容易形成厚厚的积雪,被风一吹随风飞扬。

而湿雪含水分多,在雪层中可以明显看出有液态水的存在,容易附着在物体表面冻结成冰。

简单来讲,那些稍有风就会被吹走,掉在衣服上“一抖即落”,也不容易留下湿痕的雪,就是“干雪”,反之就是“湿雪”。

“干雪”和“湿雪”怎么形成?

可能有人好奇,这种“干雪”和“湿雪”分别是怎么形成的呢?简言来说,这是由于降雪时的空气温度所决定的。

雪花是由冰晶构成的,只有空气温度在0℃以下时,冰晶才不会融化。因为它是从高空降落下来的,有的雪花在降落途中,气层的温度始终在0℃以下,这就使得它们能以雪花的姿态,降落到地面而成为“干雪”。

有时高空的温度在0℃以下,但到接近地面时,却遇到一层不很厚的稍高于0℃的气层,雪花落入后还未来得及全部融化便落到地面,于是就成为半融状态的“湿雪”了。

雨夹雪和雪的区别是什么?

下雪和雨夹雪都是一种气象学现象,都属于降水,都是低温状态下的天气现象。两者主要区别如下:

●所降水体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形态不同

下雪时降下的是完全意义上的固态水(冰),温度低于水的凝固点0℃;雨夹雪降下的是冰水混合物,即液态水向固态水过渡性质的水,温度在凝固点左右,即略高于或略低于0℃。

●天气(温度)条件不同

下雪时地面气温必须低于3℃,否则降下来的就是雨水或雨夹雪,只有地表气温低于3℃时在高空中形成的冰块才不会被融化成液态水;降下雨夹雪时地面气温一般情况下是3℃或在3~4℃之间,在这样的气温条件下高空中冰块降落到近地面时既没有完全融化成液态水又已经被融化了一部分,才会形成冰水混合物。

●气象学性质不同

在气象学中把降水分为降雨和降雪两种。下雪是完全意义上的降雪,与降雨截然不同;下雨夹雪是降雨到降雪的过渡性质,还具有降雨的部分气象学和地球物理学特征。

雪花的形状为什么不一样?

温度会影响雪晶的生长,进而影响雪花最后的形状。雪花有多种形状,至今已发现的就有4000多种,但最基本的形状是片状、柱状和星状。

雪花多呈六角形,花样之所以繁多,是因为冰的分子以六角形为最多,对于六角形片状冰晶来说,由于它面上、边上和角上的曲率不同,相应的具有不同的饱和水汽压,其中角上的饱和水汽压最大,边上次之,平面上最小。在实有水汽压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冰晶各部分饱和水汽压不同,其凝华增长的情况也不相同。再加上冰晶不停地运动,它所处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也不断变化,这样就使得冰晶各部分增长的速度不一致,形成多种多样的雪花。

(记者 李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