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和母亲节怎么来的(父亲节母亲节)

十年前,自从我最小的妹妹出嫁之后,我们兄妹几个便开始给爸妈“做生日”,这是客家人家里的说法,其实就是儿女们团聚,带上一群小孩给老人祝祝寿,顺便吃顿家常便饭,搞个生日的仪式,吹个蜡烛许个愿,分吃一块蛋糕,喜庆喜庆而已,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父亲节和母亲节怎么来的?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父亲节和母亲节怎么来的(父亲节母亲节)

父亲节和母亲节怎么来的

十年前,自从我最小的妹妹出嫁之后,我们兄妹几个便开始给爸妈“做生日”,这是客家人家里的说法,其实就是儿女们团聚,带上一群小孩给老人祝祝寿,顺便吃顿家常便饭,搞个生日的仪式,吹个蜡烛许个愿,分吃一块蛋糕,喜庆喜庆而已。

若在以前,说过生日给老人们庆祝,买蛋糕的话,是万万通不过的,爸妈都是推脱的,穷苦年代养成的节约的习惯总也难改,当我们兄妹四个都成家立业之后,虽然还有一番托辞,奈何终究熬不过我们小辈的执着,也就心里默认了“做生日”这件事儿,于是乎,我和妹妹们约定,把爸妈各自生日的那天当做一个节日,现在姑且叫作“父亲节母亲节”吧。如果算上五月份与六月份的母亲节、父亲节的话,那么我的爸妈每年都会过两个父亲节和母亲节。

爸妈都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生人,穷苦人家里长大,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吃糠咽菜,经历了文革时期读书的年月,背着语录袋去上学,把“老三编”读的滚瓜烂熟,经历了早早辍学去生产队里挣公分,十多岁开始肩挑重担。我不想用过多的文字去描写那些艰苦的岁月,反正我所听到的话语当中,他们经历过了太多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也养成了吃苦耐劳与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那是中国的一个转折点,许许多多的人和我的爸妈一样承受着生活的苦难,才使祖国走出困境,一步一步,从贫穷到富足,从饥寒交迫到解决温饱、再步入小康之路,我为爸妈那一代人深感自豪,并深刻为他们辛苦的付出点赞。

农村人一直以来的习惯,就是艰苦朴素,即使我们都出来工作了,爸妈也没有放下耕种,仿佛只有劳作才是他们唯一的快乐!作为儿女,多次劝说他们停止种地,而不可得,最后只能按照老人们自己的意愿,不再加以劝阻。

爸妈年纪越来越大了,能够陪伴他们的机会也越来越少,而在外面做事的时间也占比过高,因此,每个爸妈生日的“父亲节母亲节”都显得很重要,也愈发隆重起来。而老人们最开心的时刻还是看着身边的孙辈们,那一刻,他们眼里有光,心里有爱,脸上洋溢欢笑,语言活跃了起来,看着上蹿下跳的小家伙,三份恼怒七份关爱,家里尽是欢声笑语。

从此,我的手机日历里,多了两条“父亲节母亲节”的备忘录,提前十天半个月开始预报,深怕错过了哪怕一次。如果爸妈生日的日期出现在工作时间的周内,则与妹妹们约好提前举办,如期而至的“父亲节母亲节”,已经变成了我们一家人最期待的美好温馨的节日。愿我们以后能过更多的“父亲节母亲节”,愿爸妈能给我们更多尽孝的时日,他们的身体安康长寿是我们一大家人最幸福的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