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感染怎么处理(手术之后发生了感染)
患者罗XX,男,53岁
中医诊断:附骨疽(湿热瘀毒蕴结证)
西医诊断:右胫骨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病情发展及诊治经过
患者十多年前因外伤致右胫腓骨骨折,于四川省某医院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
2019年于湖北省某医院行右胫腓骨骨折术后内固定物取出术;
2020年初右踝关节不慎扭伤,于广东省佛山市某医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检查并诊断出右胫骨骨髓炎,但治疗效果欠佳。
出院后患处逐渐红肿胀痛,于2020年4月就诊于湖北省某医院,行手术清创 抗炎抗感染治疗,病情缓解;
后患处逐渐出现流脓流水现象,且右下肢皮肤色素沉着加重、肿胀疼痛难忍、行走困难。
经当地医院多次手术清创、抗炎抗感染等治疗,仍反复发作,且右下肢皮肤颜色逐渐变灰褐色,呈缺血坏死迹象,因右下肢肿胀疼痛难忍、无法行走、夜不能寐。
后经人介绍于2021年4月22日就诊于湖北夏小中医院门诊,骨伤科收入住院。
入院专科检查
右小腿、右侧足背明显红肿,较健侧明显增粗。右髌前、右内踝两处分别见长约7cm、6cm的手术切口瘢痕。右胫前见一长约5cm的窦道,伴少许淡黄色渗液,右小腿中下三分之二区域皮肤呈灰褐色,右小腿中段可触及明显包块,无明显波动感。皮肤表面溃烂,皮下可见肌肉、肌腱、血管外漏,伴有淡红色分泌物流出,稍浑浊,皮温较健侧明显升高。
入院影像检查
中医辩证
根据外伤史、手术史及中医四诊合参,可辨病为附骨疽;患者既往右小腿外伤手术史,因跌打闪挫,气滞血瘀,经脉阻塞,积瘀成痈,循经脉流注于骨,久不愈则成骨疽,繁衍聚毒为病,湿热邪毒蕴结,不通则痛,故症见红肿疼痛,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结为湿热瘀毒蕴结之征象,证属湿热瘀毒蕴结证。
西医诊断
患者全身症状轻微,有反复发作病史,局部窦道形成,反复排出脓液和坏死组织,窦道周围皮肤色素沉着,变为瘢痕组织,皮肤红肿热痛;结合病史及辅助检查结果,可诊断为:“右胫骨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附骨疽(湿热瘀毒蕴结证)
西医诊断:右胫骨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入院治疗
入院行中医外科治疗,外治法与内治法相结合
1、夏小中秘方骨炎灵系列专科药物
外治:予以骨炎灵膏外敷包裹患处,拔毒祛腐,消肿散结;
内治:予以骨炎灵散剂、百草骨炎灵片内服;
2、中药方剂
熏洗:予以千叶熏洗汤熏洗患肢;
内服:予以仙方活命饮加减方内服;
3、清热解毒、活血止疼等对症处理;
4、患肢抬高,减少下地活动,观患肢末梢血运及感觉变化;
5、根据病情变化实时适当调整治疗方案。
康复经过
- 3天后患处脓毒拔出、右下肢疼痛缓解、可安睡;
- 7天后右下肢肿胀消退、皮肤血运逐渐恢复、可自行行走;
- 14天后右下肢创口逐渐愈合、皮肤灰褐色减退、可自行上下楼梯;
- 24天后患者自觉恢复良好,申请出院,居家巩固治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