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说话(李清照罕见向丈夫撒娇)

中国诗词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史长河中不乏文采出众的女子,但碍于“三从四德”、女戒,以及传统思想等,她们用诗词表达内心情感时,内容上、用词上从不敢过分“逾越”,多是含蓄内敛的。

然而“千年第一才女”李清照的罕见向丈夫撒娇写的《丑奴儿》,却是用词大胆,语意奔放,打破了众人以往对她典雅、知性的认知。

李清照说话(李清照罕见向丈夫撒娇)(1)

《丑奴儿》的词句是怎样的?一向温婉的李清照又为何会写出这首呢?

李清照说话(李清照罕见向丈夫撒娇)(2)

夏日“云雨”初歇又起

李清照生于宋朝,号易安居士,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是婉约词派的代表,其诗词流传至今,意义深远。

因其诗词优秀,更是被例入语文教科书,作为教学的一部分,世人借此也对她的生平窥之一二,并从内心里认为李清照就是一个媲美苏轼等文学家的“大家闺秀”,可大家闺秀会写出《丑奴儿》这样情真意切,带有浓浓撒娇意味的词?

李清照说话(李清照罕见向丈夫撒娇)(3)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

炎炎夏日本是令人烦躁的,傍晚突然到来的一阵雨,却将夏日带来的炎热驱散,微风拂到身上是清爽的,空气中也尽是清新,让人心情止不住的愉快。

这是《丑奴儿》的第一句词,描绘的是傍晚发生的雨景。夏日多雨,这一幕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看不出特别的地方,单句进行鉴赏,也只会感叹李清照对于词句的精准运用,以及巧妙抓住傍晚的美景,何曾想突如其来的“雨”还暗藏着其它意思。

夜色越发浓厚,淅淅沥沥的雨声不知何时停止,随之消失的还有往日不停息的蝉鸣声,让这个夜晚沉浸在寂静中,突然,一道悦耳的声音划破长空。

李清照说话(李清照罕见向丈夫撒娇)(4)

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

李清照弹着笙簧出现在视线里面,长长的裙摆在她的身下层层绽放,形成一朵娇艳的花,随着她手臂的动作,在夜色中摇曳,与灯火照耀下的影子相互对应。

这个时候的李清照,面容娇美,带着女子娇俏的笑,眼中的深情勾动着对面赵明诚的心神,两人对视间尽是情意流动,勾勒出唯美的画面。

李清照说话(李清照罕见向丈夫撒娇)(5)

李清照18岁嫁给赵明诚,古代婚姻,本是摸着石头过日子,两人在婚后却无比恩爱,成了一段佳话,但他们的婚事一开始确实不顺利。

赵明诚初见李清照是在元宵节,他与李炯外出游玩归来,偶遇相国寺赏花灯的李清照,少女笑容明媚,恍若仙女现身,瞬间吸引住赵明诚,他痴望的样子落入李炯眼中,顺着目光看去,就发现“妹妹”李清照。

李清照说话(李清照罕见向丈夫撒娇)(6)

李炯引着赵明诚来到李清照跟前,赵明诚未曾想会以这样的方式见到“女神”,此前他曾听过李清照的才名,也读过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说话(李清照罕见向丈夫撒娇)(7)

16岁的李清照,以一首春日“惜花”词出现在汴京众人的眼中,词中描述夜晚骤雨,毫不留情地打在盛放的海棠花上,让李清照心情瞬间烦闷,却又无法阻止春雨的降落,保护海棠花不被摧残,无奈下只能借酒消愁。

然而心中有事,即使醉了也无法安稳入睡,天将明,醒来的李清照顾不得还未消散的酒意,急急忙忙地询问卷帘侍女海棠花如何,侍女不知情况,答道海棠花依旧,可李清照心知红花早已落尽,留下的只有遍丛的绿意。

多此一举为何?只是想抓住一丝丝的希望。从此诗中不难看出李清照对花的怜惜,以及背后露出的多愁善感、细腻心思,可这样的一个少女,却在两年后提笔写下云雨词,或者说艳词,是否可以说明李清照并不是循规蹈矩的书香世家小姐?

李清照说话(李清照罕见向丈夫撒娇)(8)

赵明诚初看此词时,感叹世间竟有如此有才的女子,心生佩服,一直想见一面,不料“幸福”来得如此突然,也未曾想竟是这么一位娇俏的女子,才能加容貌,赵明诚的一颗心静悄悄遗落在李清照身上。

无数个夜晚辗转反侧,赵明诚不愿再忍受相思之苦,向父亲表达了有意娶李清照为妻。

李清照说话(李清照罕见向丈夫撒娇)(9)

赵明诚父亲赵挺之时任左仆射,李清照父亲李格则任提点刑狱,都是当朝重臣,按理说两人也是门当户对,又都是优秀的少年少女,结合在一起应当是没人反对的。

从家庭利益来说,两家联婚成为姻亲,也能巩固彼此在朝堂上的地位,然而因赵挺之拥戴王安石变法,又与奸臣蔡京结交,李格作为苏轼的得意门生,一直与赵挺之不对付,间接影响了赵明诚与李清照的婚事。

可心心念念只有李清照的赵明诚哪肯因此罢休,他从利益、从自身不断地游说赵挺之,坚定只娶李清照,决不放弃。

李清照说话(李清照罕见向丈夫撒娇)(10)

赤诚的心意往往最打动人心,这或许便是婚后两人并没有如其他人相敬如宾,而是恩爱的原因,也是李清照大胆写词的根源。

一直疼爱赵明诚的赵挺之耐不住儿子请求,再加上时局复杂,赵家处在摇摇晃晃的风雨中,左右一寻思,便扯下老脸寻上李家的门,借着婚事满足儿子的要求,也寄希望于日后王安石变法失败,赵家依靠李家有立足之地。

李格虽讨厌赵挺之,但对于已是太学生的赵明诚十分欣赏,女儿正值婚嫁之期,对赵明诚印象也不错,便答应了这门婚事。

李清照说话(李清照罕见向丈夫撒娇)(11)

红缕若隐“雪肤色”

婚后之初的李清照日子明显过得不错,这首词中尽显小女儿家的风情,悦耳的笙簧持续许久,终在月亮高悬时停下。

李清照动了动有点酸痛的手腕,嘱咐赵明诚坐着等一会,便婀娜多姿地走进卧室。洗去一身风尘,李清照换了一身衣服坐在棱镜前,仔细描绘着脸上妆容。

不太清晰的镜子呈现出女子娇媚的面容,微微一笑,便倾城倾国,面对如此美人,书呆子想必都无法抗拒,更何况如今是才子佳人。

李清照说话(李清照罕见向丈夫撒娇)(12)

新婚燕尔,正是情浓时,无论是赵明诚还是李清照,都想把最好的一面呈现给彼此。但夫妻相处,只有情是不能长久的,那会也并无什么娱乐项目,为了更好地相处,李清照陪着赵明诚收集整理书画金石,这让赵明诚对李清照的喜爱更上一层。

可男主外,女主内是中国传承千年的观念,即使李清照是非一般的女子,才高八斗,见识超群,很多事情还是受到限制,并不能随时陪伴着赵明诚。

李清照说话(李清照罕见向丈夫撒娇)(13)

在赵明诚外出时,也只能如平常的妇女般,等待着丈夫的归来。情感无法宣泄的李清照,渐渐得生出“怨妇”情思,一首寄满相思之情的《怨王孙•春暮》在她的笔下生成。

帝里春晚,重门深院。

草绿阶前,暮天雁断。

楼上远信谁传,恨绵绵。

多情自是多沾惹,难拚舍,又是寒食也。

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

——《怨王孙•春暮》

李清照说话(李清照罕见向丈夫撒娇)(14)

与友人游玩的赵明诚,兴致一起,似乎遗忘还在家中等待的娇妻,迟迟不见归程。李清照满腹思念幻化成委屈与怨念,《怨王孙》的词牌名明显表露不满,然而这不够平复天骄之女李清照的心情,词中字字句句都是委屈。

汴京正值初春,百花开放,小夫妻本该相约出去踏春,欣赏一年才有一次的春景,然而李清照独身守在与赵明诚的家里,被高高的围墙与厚重的大门隔档。

从冬到春,台阶上的枯黄的草发出嫩芽,也未收到赵明诚回归的消息,李清照仰头瞻望着,能不能寻到大雁的身影,也好一寄相思,奈何能看到的天空太小,除了白云再无其它。

李清照说话(李清照罕见向丈夫撒娇)(15)

李清照拎起裙摆,登上高处向外看,有没有人会送信,期望再一次破灭,怨念渐浓。多情之人总为情困,李清照不喜欢这样的自己,扰乱生活不说,还无法控制相思的情绪,夜晚总是难以入睡。

转眼间到了寒食节,禁放烟花,街上再无繁华,一片空荡荡,除了巷子里的千秋在晃荡着,无一点动静,盛放的梨花在月光下越发清冷,也映衬了李清照“凉下来的心”。

其实这样小女儿心绪的李清照在《如梦令》中早已出现,区别在于两种“情”,而李清照也更偏爱与赵明诚之间的情,才会想尽方法讨赵明诚欢心,不然哪有《丑奴儿》的出世。

李清照说话(李清照罕见向丈夫撒娇)(16)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

打扮完的李清照在镜子前左照又照,从桌上拿起香膏,往身上轻轻地抹上一层,瞬间香味充满屋内,又似不满意似的,将白色薄纱换成绛红色薄纱,越发衬托雪白肌肤,整个人更加娇艳。

李清照迈着莲步,走到赵明诚跟前,伸出纤纤玉手拿下挡住赵明诚面容的书籍,将自己映入他的眼中。

赵明诚本就好奇李清照在屋内干嘛,碍于李清照的话语,只能按捺住心思看书,可书没看进去,自己发起了呆,连李清照出来也没发觉,直到眼前一“亮”。

李清照说话(李清照罕见向丈夫撒娇)(17)

赵明诚从未见过这样的李清照,清雅中和娇媚并存,夹带着少女的清纯与妩媚,不由得愣住神。

丝丝缕缕的香味从鼻息而入,回过神的赵明诚看着妻子,耳根不禁一红。李清照仿佛没看见赵明诚的窘迫,笑语盈盈地开口:“檀郎,我美吗”?

檀郎一词本是描写绝世美男潘安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女儿家多希望有个俊朗的夫君,因此后世被女子用来呼唤心上人。此时的李清照,褪去婉约才女的矜持,向丈夫撒起娇来。

赵明诚听到李清照对他的称呼,虽没有言语,但他的眼神表明此时的李清照美丽无比,以至于他眼中除了李清照,再也装不下别的东西。

李清照说话(李清照罕见向丈夫撒娇)(18)

然而世事多变,最易变的便是一颗有情的心,谁能想到“深情”如此的赵明诚,会在抵御金兵时不战而逃,抛弃李清照。

此后夫妻重逢,李清照没骂赵明诚,可往昔的情意就像流水消逝,再无此时撰写《丑奴儿》的小女儿心态,她似乎看淡世事,对赵明诚不再热诚。

李清照说话(李清照罕见向丈夫撒娇)(19)

赵明诚官复原职,带着李清照去往潮州,路上交流极少,少年恩爱夫妻至此只是“佳话”。行至乌江时,李清照感慨项羽兵败自刎的壮烈,又想到丈夫竟临阵脱逃,心绪上头,愤而作出《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

李清照说话(李清照罕见向丈夫撒娇)(20)

李清照未想让丈夫做什么英雄,可国难当前,堂堂男子汉,怎么也该为国家做出一点贡献,赵明诚却连战场也未上,连夜逃跑。佩服项羽的同时,李清照又讽刺了丈夫的“不作为”。

赵明诚听后羞愧难当,自此郁郁寡欢,在心里种下心结,连最大的金石字画也提不起精神,没过多久就逝世。

年少放在心上的人走了,李清照如花朵失去养分,瞬间枯萎。《夏日绝句》带给赵明诚极大的伤害,但重来一次,想必李清照仍会写下这首词,毕竟她内心的爱国情怀是无法磨灭的,即使那个人是赵明诚。

李清照说话(李清照罕见向丈夫撒娇)(21)

迫于世俗,流离孤苦的李清照再嫁张汝舟,本以为是另一个“春天”,不料婚后张汝舟本性暴露,全无温润如玉的君子之德,让李清照痛苦不已,便也无小女儿心态,再无法写出另一首《丑奴儿》。

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与宋朝女子不同,李清照在感情的事上从不忸怩,大胆对丈夫表露自己的感情。眼看天色,她轻轻一笑:“郎君,今天晚上的竹席可真凉爽呵”。

夏日的炎热在风雨中散去,轻轻地风吹得整个人好生舒适。

雨后弹笙簧,沐浴上妆,身上薄纱,李清照的内心对丈夫充满了情意,好一幅夫妻相处柔情蜜意的场面。

李清照说话(李清照罕见向丈夫撒娇)(22)

李清照面露羞涩地写下《丑奴儿》,将其递给赵明诚,她的心情必定是羞涩而愉悦的。

且非常有心机的一点是,李清照特意描述了傍晚的风雨,雨后闲来无事,花前月下。用词大胆直白,却又蕴含着李清照诗词的婉约风格,脱去艳词的庸俗,满满的浪漫,刻画了女儿心事。

《丑奴儿》一词,让世人见到一个独特的李清照,毕竟宋朝对女子的束缚观念还是严重的,也敬重她的才情与洒脱,以真性情书写诗词,当真是女中李易安。

李清照说话(李清照罕见向丈夫撒娇)(23)

凄凉余生思念起

人死如灯灭,不论李清照对于赵明诚有多失望,在赵明诚死后都成了云烟,比起跟张汝舟痛苦的婚姻生活,与赵明诚一起时终究是快乐多于难过的。

颠簸流离中的李清照,总会想起那段谈情说爱的时候,克制不住生起思念之情,却只能寄情于诗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李清照说话(李清照罕见向丈夫撒娇)(24)

这时的李清照经历国破、家亡、夫死,夜晚总是睡不安稳,会梦到以前的生活,梦到那个她曾心心念念的人,消极的情绪促使着她去抓住点什么,去寻找丢失的人或物。

然而时间流逝,消亡的怎会再次出现,李清照只能承受着思念,直到她死去。

李清照出身世家,伴随着北宋政权的更换,前半生无忧,后半生却凄苦的跌宕起伏。

作为一个女性,她拥有女儿家的情绪,在丈夫面前有温柔小意,处于封建最底层,有当时女性的无奈与心酸,虽无法以一人之力抗拒腐朽的制度,但做了许多女性不敢去想,不敢去做的事,例如《丑奴儿》的撰写。

作为一个词人,她有苏轼、辛弃疾等人对家国的情怀,有对北宋掌权者的愤怒,虽流传下来的诗词很少,却首首都是精华,令众多男子汗颜,如《夏日绝句》。

李清照说话(李清照罕见向丈夫撒娇)(25)

她是女儿,是妻子,是词人,是文学大家,无论世人怎么评论她,都只是李清照。是那个敢于为爱情写词的李清照,是那个敢于讽刺北宋的李清照,也是晚年凄凄惨惨的李清照。

“千古第一才女”从不是虚名,肯定的不只是李清照的文学水平,也肯定了她的行事作风,有女当如李易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