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烫怎么点才最好吃最划算(麻辣烫)
最近赵丽颖官宣了她结婚的消息,我感到备受打击,很不开心。于是我决定去吃个火锅缓解一下心情。但我刚给亚清充了相扑课的年度白金会员,现在的我一贫如洗。所以我决定吃个穷人版火锅替代一下,它就是——
麻辣烫,是一种又麻又辣又烫的食物,是我国民间十分常见的街头美食。然而,它和火锅、钵钵鸡、串串香、冒菜等几个兄弟的关系却扑朔迷离。
事实上,它们本质上都是火锅,麻辣烫是别人帮你煮好的火锅,关东煮是一煮煮一天的火锅;香锅是煮好了把汤倒掉的火锅;钵钵鸡是有签子但食物凉凉的火锅;串串香是有签子食物还热乎着的火锅....
具体捋一捋大概是这样关系...
据考证,麻辣烫是川江流域的纤夫发明的。他们在拉纤之余就地生火,把野菜放在瓦罐中煮熟了再蘸调料吃,方便又美味。久而久之大家都爱上了这种吃法。所以麻辣烫又名《纤夫的爱》。
近年来,我家楼下开了好几家杨某和张某麻辣烫店。然而当我走进店里,随随便便选了一点食材,称重后小哥告诉我一共59.8块!这踏马比吃火锅还贵啊???一瞬间,我脑海中闪过那句名言
明明火锅是一群人的狂欢,麻辣烫是一个穷B的账单啊!看着店内满满的麻辣烫食用者,我忽然意识到麻辣烫中蕴含着三个关系到民生的问题:
好在我毕某人在吃的问题上还没输过,解决这些问题自然是不在话下。接下来,我将从这三大问题入手,立志让大家吃得麻、吃得辣、吃不到59块8。
一、没拿多少咋这么贵!
麻辣烫通常采取“荤素均价”的模式。据我统计,市面上麻辣烫价格按重量算,差不多是15元/斤,59.8块说明我踏马吃了四斤啊!而之所以一拿就拿多,是因为麻辣烫食材设计上具有视觉欺骗性。
众所周知,同等重量下,蓬松的物体会比紧实的物体看起来更多,具体可参考那些因为秃头而选择烫卷发的朋友。你看,同样是1斤重,左边这盆点了一堆菜看起来就比右边多多了,但其实它们只是摆放方式不同而已。
左边先放丸子再放蔬菜,蓬松的蔬菜造成了“拿得很多”的错觉,而很多人像我这样喜欢把菜压在下面,所以总觉得自己拿得不够,往往酿成了60块麻辣烫的惨案。
在麻辣烫“荤素均价”的模式下,我们很容易想到吃麻辣烫最划算的法则:相同重量下,拿的东西越贵越划算!
菜与菜之间果然有着巨大的鸿沟啊!一块钱买土豆可以买一斤,买培根只能买到大概10g,也就尝个肉味了……我制作了一份区间图来警示自己,供大家参考!今后多拿培根、丸子,少拿土豆冬瓜,切记切记。
二、怎么吃麻辣烫最健康?
每次走到麻辣烫的冰柜前,我都会因为无从下手而痛苦不堪。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惩罚一个选择困难症的最好方式,就是带他去吃麻辣烫。
为了不让这份痛苦蔓延下去,我决定从营养的角度入手,彻查所有代表性麻辣烫食材的营养价值,(是的麻辣烫也是有营养的!)为广大年纪轻轻却总觉得自己会因吃麻辣烫而夭折的人指一条明路!
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麻辣烫中的一些欺骗性食材,它们顶着营养的名字,其实只能带来辣鸡又上瘾的滋味。比如说常见的鱼豆腐主要成分是淀粉根本不是鱼肉!
一般好点的麻辣烫会用鱼肉打成泥,加淀粉等其他的辅料混成豆腐的形状。也有一些路边摊是用淀粉和调味品加工出来的,和鱼一点关系都没有!只能算豆腐渣工程。
不过鱼豆腐至少还有鱼肉渣渣和豆腐的形状,而蟹排根本和蟹没有半毛钱关系!
按照这些食物所含有的营养成分,我为大家整理出了一份【麻辣烫食物营养成分表】,以备不知道挑啥之需
我们以一个正在减肥的大龄单身青年为例,他不能摄入脂肪含量高的香肠,为了营养,蛋白质丰富的豆制品也不能少。此外,由于大龄的原因,也需要纤维丰富的娃娃菜来促消化。所以我们建议大龄减肥单身青年可以照着这份食谱选择麻辣烫:
三、麻辣烫背后的秘密!
一斤铁和一斤棉花哪个重?答案是一样重。但是一斤铁和一斤麻辣烫哪个重?肯定是一斤铁重!因为根据我二十多年的吃麻辣烫经验,店家很喜欢把食材泡在水里凑重量!
你说土豆放在水里抗氧化也就算了,个别店连娃娃菜都要泡在水里!这踏马又不是在做泡菜!麻辣烫商家这样做,本质上为了增加称重时自由水的重量!
注:水有两种,一种是菜本身含的水,属于结合水,不算在这个范围内;另一种是吸附在菜表面的游离态的水,称为自由水,这种就是加重负担的水。
我之前研究炒菜如何不被油溅到的时候做过实验。研究表明,蔬菜类比如娃娃菜,在浸泡过后自由水量非常大,所以爱吃蔬菜麻辣烫的人很多时候是在为水买单!每次吃麻辣烫,我都是这样的
不过这样很容易引起店家的注意...为了不打草惊蛇,我选择伪装成一个rapper
我想了一下,生活中最常见最有力的夹子应该是——
AMAZING!有了快板的帮助,就能顺利把菜夹紧,愉快甩水了!夹菜之余还能为大家助助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