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服油田化学事业部怎么样(中海油服油田生产事业部高级实验工程师刘海涛)

来源:【津滨海客户端】

津滨海讯(记者 李丹凝 通讯员 柴璐 刘海涛 报道)清晨,中海油服油田生产事业部高级实验工程师刘海涛正带领徒弟进行非均质油藏注气开发过程中气窜的规律及防治方法实验,“通过这组实验,我们能得到渗透率极差对气窜的影响,这个实验并不复杂,但极易出错,所以一定要严谨分析、认真操作。”日前,刘海涛荣获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片区第二届“十大杰出工匠”殊荣,这是他多年扎根一线,苦练实验技术、执着创新的回报。

中海油服油田化学事业部怎么样(中海油服油田生产事业部高级实验工程师刘海涛)(1)

2009年,刘海涛大学毕业后便加入到油田生产事业部刚成立不久的稠油技术项目组,开始稠油开发开采实验能力建设工作, “我那时候就像一块海绵,有什么就努力吸收什么,感觉永远不会累。”刘海涛说。就这样刻苦学习一年后,他已经能参与开展科研实验了,很快就从“门外汉”变成了技术骨干。

中海油服油田化学事业部怎么样(中海油服油田生产事业部高级实验工程师刘海涛)(2)

记得有一次,刘海涛要用岩心驱替设备开展驱油效果评价实验,可实验室当时并没有配备驱油效果评价实验设备,只有一台坏掉的渗透率伤害评价系统,这台进口设备原本是做岩心渗透率伤害实验的,无法做驱油实验,但刘海涛看上了它能提供动力和恒温环境的功能,打算对其进行修理改造。领导得知此事后不仅协调来了设备,并派来了两名技术骨干,鼓励他不要有后顾之忧,铆足劲啃下这块“硬骨头”。

从前期了解设备操作规程、性能、构造和查阅资料,到动手修理,再到把国产零件装在英制标准的设备上,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曲折。功夫不负有心人,修理改造后的设备顺利完成了驱油效果评价实验。

2015年,刘海涛参与建设“海上多元热流体稠油热采研发条件平台建设(一期)”项目,这期间最让他难忘的是利用储能装置解决无法通过实验模拟吞吐工艺的难题。在当时,吞吐工艺是全国乃至全世界规模化应用的热采工艺,但就在刘海涛准备通过实验模拟吞吐工艺时却遇到了困难。完成模拟吞吐工艺的实验装置需要具备模拟传热、传质、弹性能量三个过程的功能。在室内实验的条件下,实验装置的容器都是耐高温高压的金属,由于地层的弹性能量非常大,要求容器也要具备很大的弹性,但刚性的金属弹性又很小,在实验过程中没法用刚性的东西来模拟弹性的过程。经过了解,该实验在行业上还是空白,团队一度陷入了困境。

刘海涛带领团队查找大量资料后,创新性地提出了单独用气体的弹性来模拟地层弹性的方法。经过大半年的研究,实验装置实现了将传质、传热与弹性能量分开模拟的功能,这不仅填补了该实验在行业上的空白,还获得了一项发明专利,为海上稠油油田的增产贡献了力量。

2022年是刘海涛从事科研工作的第13个年头,他的身上不仅有海洋石油人的热情和韧劲,还有一名科研工作者的专注和创新。

本文来自【津滨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