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迅的一生的感慨(中年再读鲁迅的社戏)

作者:梅荷

关于鲁迅的一生的感慨(中年再读鲁迅的社戏)(1)

一,少年的心,总渴望放飞

每个人的童年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往事难以忘怀,快乐的事,伤心的事,都会给以后的人生留下印迹。鲁迅的《社戏》,带给他的不是看戏的意义,而是借着看戏这个名义他所享受到的童年乐趣。毕竟,民间的传统戏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除了看些打闹,也看不懂个所以然来。

作者先是写了自己在戏园子里两次看戏都因人多嘈杂夺路而逃,从而对城里的戏不再感冒,反而对儿时在乡下看的社戏念念不忘。

少年的心,总渴望放飞,不受管束。有了小伙伴,就可以随意撒欢,又因受到“远客”的待遇,少年对社戏充满着期待和向往,先前因看不到戏虾也不钓了,饭也不吃了,后又得知能去看戏了,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看,孩子的快乐来的就是这么快。

关于鲁迅的一生的感慨(中年再读鲁迅的社戏)(2)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还以为船慢。”

鲁迅把孩子那种急切的欢快的充满期盼的心寄托在身边的景物上,很自然地描写出来,鲁迅的散文美就美在这些散淡的,看似不经意的描述里,自然贴切,诗意盎然,完全没有了他写杂文时的尖锐和严厉,刻薄与辛辣。

事件与心理的交替描写,叙事与状物的自然贴合,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显而易见给人一种舒适感,如人的呼吸,有出有进,有长有短,有主有次,有轻有重,尽显写作中技巧的高明。

关于鲁迅的一生的感慨(中年再读鲁迅的社戏)(3)

二,少年的心,永远是纯洁的

鲁迅散文的精妙之处在于他的有所指,而又非所指。《社戏》里明线写的是看戏,暗线却是看戏背后的故事。整篇文章写了一个孩子童年看戏的乐趣,有惊喜,有失落,有期盼,有感念。

孩子的心,永远是纯洁的,即使彼此的身份地位不相等,他们的快乐却是相通的。不比成年人,他们为生活所迫,活在阶级的观念里,活在上尊下卑的教条里。你看,孩子的话里果然有真言:

“但我吃了豆,却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吃。”果真是偷来的东西好吗?也不尽是:“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作者只是遗憾岁月的逝去,年少不再,纯真不在而已!

关于鲁迅的一生的感慨(中年再读鲁迅的社戏)(4)

秉承着儿时受到的教育,鲁迅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思想。“社戏”并不好看,戏院里的戏并不见得难看,他却独独怀念儿时看到的戏,这是一种怀念,也是一种偏执。孩子是不会说谎的,唯有大人,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

果真,大人的话一语中的。后来的鲁迅成为大文豪,却依旧记得儿时“六一公公”说给自己的这句赞话。不得不说,作家所有的文章都是有所指的。不然,写着空洞的字,说着空洞的话,那有什么意思?

关于鲁迅的一生的感慨(中年再读鲁迅的社戏)(5)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