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继参数设置方法(理解中继原理并应用)

中继通信,亦称“接力通信”,是一种延长通信距离的方法。当两个终端站距离超过视距时,信号衰减很快,无法保证质量。如果在两个终端站之间设若干中继站,中继站将前站送来的信号经过放大、整形和载频转换之后,再转发到下一站去,可延长通信距离并保持较好的通信质量。

中继是如何实现的?

中继参数设置方法(理解中继原理并应用)(1)

一级中继

节点一与节点二的地址相同,然后节点一与节点二的网络地址组成了中继节点的地址(此时中继节点网络ID不起作用,直接忽略就OK),此时节点一和节点二就可以通过中继1传输数据。

多级中继

中继二的地址高位是中继一的地址低位,中继二的地址低位是节点三的网络ID,节点一的地址与节点三的地址相同,此时节点一可以通过中继一再通过中继二与节点三通信,反之亦然。

注意!在中继模式下,我们的所有模块必须处于相同信道,否则无法通信。亿佰特E22上位机配置中继模式页面如下:

中继参数设置方法(理解中继原理并应用)(2)

中继功能的应用

亿佰特E22是一款功能强大的LoRa串口透传模块,拥有处于多个频段的工作能力,LoRa调制方式使其拥有更加优越的传输性能,支持多种配置参数方式,数据延迟低,空速可高达62.5K,支持数据自动分包,分包长度可配。支持WOR使其功耗降低,支持中继组网,可以将网络范围翻倍。

中继参数设置方法(理解中继原理并应用)(3)

中继功能普遍用于远距离传输,或传输环境复杂的地方。例如大型地底隧道监控,这样的环境下需要绕射性强、远距离传输以及可中继组网传输的模块。

隧道场景应用

有众多通风机、照明灯、消防设置、传感器探头等设施,每一组机器之间相隔较远,且总控制台在隧道外,此时单一模块无法完成,从总控制台传达指令到隧道末端,此时数据传输模块就需要拥有中继功能,如图一所示的多级中继,我们此时可将上图代入图一,就很完美的解决了数据传输问题。

中继参数设置方法(理解中继原理并应用)(4)

图表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