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记第22回(反读石头记第76回)

《红楼正史》第250篇

第七十六回 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情节梗概:

贾赦、贾政带领贾珍等散去,贾母环顾四周,见少了宝钗、宝琴、凤姐和李纨,愈发觉得冷清。但因母子团圆,贾母高兴,虽夜深仍不撤席。忽然有人来报,贾赦出门崴了腿,邢夫人便匆忙回去了,贾母叫蓉妻去送。而宝玉因晴雯病势加重,也早回去歇息。只有尤氏、王夫人陪着贾母,恰又有笛声传来,气氛凄凉,大家不禁伤感起来。黛玉见中秋家家团圆,自己却独自一人,俯栏垂泪,湘云见状好言宽慰,并责怪宝钗自食其言。说到诗社,二人豪兴顿起,来到凹晶溪馆联诗,妙玉听见夸赞不已,三人来到栊翠庵品茶,妙玉将刚刚二人的诗誊写出来并结了尾,直到丫鬟寻来才离开。

反照风月鉴:

本回历史时间为1714年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不是贾政回来与贾母团聚,而是贾母仙逝与儿子天堂团圆。此时:贾政、秦可卿、贾迎春、贾珍、林黛玉、贾探春、贾赦、王夫人、薛姨妈等先后都死了。贾宝玉娶了薛宝钗,贾琏任职江宁织造两年。史湘云嫁给了光头阿哥允祥,过着半圈禁的生活。书中两次提到“十三元”,映射史湘云的乘龙快婿十三皇子允祥。凤姐病,暗指怀孕曹雪芹。

“凹凸论”隐寓“金玉”有别,史湘云和贾宝玉在书的立意上存在分歧。史湘云与林黛玉的对话句句都与著书有关;“凹晶馆联诗”映射贾宝玉和史湘云南北两地,重建“桃花社”,重著《石头记》。“金麒麟伏白首双星”。“联诗”阐述了曹家由盛转衰的过程和黛玉之死;“妙玉续诗”阐述了《石头记》焚毁后,贾宝玉内心世界的挣扎和重著《石头记》的决心;黛玉等在栊翠庵写诗,紫鹃翠缕深夜寻找,遥对第六十一回,林黛玉(柳五儿)被软禁一夜。

石门笔记:

【蒙府(戚序):此回着笔最难,不叙中元夜宴则漏,叙夜宴则与上元相犯,不叙诸人酬和则俗,叙酬和又与起社相犯,诸人在贾政面前吟诗,诸人各自为一席,又非礼,既叙夜宴再叙酬和,不漏不俗更不相犯。云行月移,水流花放,别有机括,深宜玩恭。】

本回历史时间为1714年的中元夜,即七月十五日。“与起社相犯”,第三十七回起“海棠社”,映射1745年“甄宝玉送玉”,曹雪芹开始增删《红楼梦》。第七十回重建“桃花社”,映射1754年,贾宝玉重著《石头记》。遥对本回。

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凸碧山庄近月,射覆贾宝玉。凹晶溪馆临水,射覆林黛玉。贾宝玉月下著书,林黛玉香魂不散。隐寓宝黛阴阳两隔。

石头记第22回(反读石头记第76回)(1)

贾母看时,宝钗姊妹二人不在坐内,知他们家去圆月去了,且李纨凤姐二人又病着,少了四个人,便觉冷清了好些。【庚辰(列藏)夹批:不想这次中秋反写得十分凄楚。】

四个人”寓死个人。贾母历史原型孙氏,生于1732年,死于1714年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享年83岁。薛宝琴就是林黛玉,李纨就是王熙凤。“二人又病着”隐寓凤姐怀胎曹雪芹。

贾母因笑道:“偏又把凤丫头病了,有他一人来说说笑笑,还抵得十个人的空儿。可见天下事总难十全。”

十个人的空儿”“难十全”:贾政(曹宣)、秦可卿(李茗玉)、贾迎春(寅次女)、贾珍(曹顺)、林黛玉(富察秋芳)、贾探春(宣庶女)、贾赦(曹寅)、王夫人(马氏)、薛姨妈等九人,加上贾母共十个人。

王夫人笑道:“今日得母子团圆,自比往年有趣。往年娘儿们虽多,终不似今年自己骨肉齐全的好。”

第六十四回,贾政(贾敬)丧礼期间,林黛玉秋祭(七月),隐寓贾母仙逝,母子团圆。

因命人将十番上女孩子传来。

十番”又称“十班”“集番”“协番”等,乐队由约十种乐器组成,包括管乐器、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三大类。它是一种民间音乐,原用工尺谱记录,不能演唱,但可以吟诵,以行进式演奏为主,主要用于祝贺迎亲、寿宴、生日、金榜题名等喜事。“十番”射覆第十一回,贾政(贾敬)庆寿辰,宁国府在凝曦轩打十番。“生日”在书中隐寓死亡。贾母之死射覆儿子贾政之死,母子终于团圆了。

石头记第22回(反读石头记第76回)(2)

贾母道:“音乐多了,反失雅致,只用吹笛的远远的吹起来就够了。”说毕,刚才去吹时,只见跟邢夫人的媳妇走来向邢夫人前说了两句话。贾母便问:“说什么事?”那媳妇便回说:“方才大老爷出去,被石头绊了一下,崴了腿。”

”“石头”射覆贾宝玉。第三十三回,贾赦(贾政)暴打贾宝玉。让宝玉的腿落下终身残疾。遥对跛足道人。大老爷贾赦被“贾宝玉”绊了一下“崴了腿”,一报还一报;“吹笛”隐寓贾宝玉著书《石头记》。书中,作者对大伯贾赦充满了怨恨。

尤氏红了脸,笑道:“老祖宗说的我们太不堪了。我们虽然年轻,已经是十来年的夫妻,也奔四十岁的人了。况且孝服未满,陪着老太太顽一夜还罢了,岂有自去团圆的理。”贾母听说,笑道:“这话很是,我倒也忘了孝未满。可怜你公公已是二年多了,【庚辰夹批:不是算贾敬,却是算赦死期也。】可是我倒忘了,该罚我一大杯。

古代孝满要三年。贾珍历史原型曹顺生于1678年,妻“尤氏”年龄应与之相仿。约1700年尤氏嫁入曹家。1710年五月秦可卿死后贾珍以“七出之罪”将尤氏休妻。“十来年的夫妻”。1712年七月贾赦病逝扬州。1714年七月贾母病故时尤氏约37岁,是“奔四十的人”。尤氏以休妻身份为公公贾赦守孝,为贾母守灵。古代所谓的服孝三年,其实真正为25个月。贾赦孝期将满。

不是算贾敬,却是算赦死期也”,贾敬是作者虚构人物,书中即指贾政又映射贾赦。贾政历史原型曹宣,贾赦原型曹寅。曹寅死于1712年七月二十三日,距离贾母死相差整两年(1713年闰五月)。

贾母听说,笑道:“既这样,你就越性别送,陪着我罢了。你叫蓉儿媳妇送去,就顺便回去罢。”尤氏说了。蓉妻答应着,送出邢夫人,一同至大门,各自上车回去。不在话下。”

蓉儿媳妇”就是秦可卿。秦可卿、贾赦都是亡人,本回人物多半是鬼魂。这正是:好知红楼掩面人,便是青冢骷髅骨。

这里贾母仍带众人赏了一回桂花(晚上赏桂,贾母好眼力),又入席换暖酒来。正说着闲话,猛不防只听那壁厢桂花树下,呜呜咽咽,悠悠扬扬,吹出笛声来。

桂花”射覆夏金桂,即薛宝钗;“”射覆贾宝玉;“呜呜咽咽”暗指贾宝玉对贾母离世的悲痛和对婚姻不幸福的怨恨,也预示贾家将走向覆灭。

贾母说着,便将自己吃的一个内造瓜仁油松穰月饼,又命斟一大杯热酒,送给谱笛之人,慢慢的吃了再细细的吹一套来。

谱笛之人”即贾宝玉。“瓜仁油松穰月饼”“一大杯热酒”射覆第七十五回,贾政的笑话。讽刺贾宝玉怕老婆。“”射覆林黛玉,“”射覆桂花油,寓薛宝钗。

夜静月明,且笛声悲怨,贾母年老带酒之人,听此声音,不免有触于心,禁不住堕下泪来。

贾母五次掉泪:第三回黛玉进贾府;第二十九回,因金麒麟宝黛大闹;第三十三回(第二十五回)宝玉挨打;第六十四回,贾敬死;这是第五次。

石头记第22回(反读石头记第76回)(3)

尤氏笑道:“我也就学一个笑话,说与老太太解解闷。”贾母勉强笑道:“这样更好,快说来我听。” 尤氏说道:“一家子养了四个儿子:大儿子只一个眼睛,二儿子只一个耳朵,三儿子只一个鼻子眼,四儿子倒都齐全,偏又是个哑叭。”正说到这里,只见贾母已朦胧双眼,似有睡去之态。【庚辰(列藏)夹批:总写出凄凉无兴景况来。】

老大只一个眼睛,喻视而不见;老二只一个耳朵,喻充而不闻;老三只一个鼻子,喻嗅而不觉;老四是个哑巴,喻觉而不言。尤氏讽刺贾母只图高乐,对子孙骄纵溺爱,对家族的衰败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王夫人等笑道:“夜已四更了,风露也大,请老太太安歇罢。明日再赏十六,也不辜负这月色。”贾母道:“那里就四更了?”王夫人笑道:“实已四更,他们姊妹们熬不过,都去睡了。”贾母听说,细看了一看,果然都散了,只有探春在此。

风露”射覆“枫露茶”“茜雪”,茜雪射覆袭人,袭人射覆林红玉。“风露”遥指林红玉;“”寓死。贾探春死于1711年,修书仙子,接贾母来了。

这里众媳妇收拾杯盘碗盏时,却少了个细茶杯,各处寻觅不见。又问众人:“必是谁失手打了。撂在那里,告诉我拿了磁瓦去交收是证见,不然又说偷起来。”

少了个细茶杯”射覆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刘姥姥用过的茶杯妙玉置而不取。“又说偷起来”射覆第六十一回,诬陷柳五儿偷窃“玫瑰露”。作者暗示,后文黛玉丢失与栊翠庵、柳五儿有关。

石头记第22回(反读石头记第76回)(4)

原来黛玉(花魂)和湘云二人并未去睡觉。

史湘云是《石头记》作者之一,史湘云与黛玉的花魂联诗。

宝玉近因晴雯病势甚重,诸务无心,【庚辰夹批:带一笔,妙!更觉谨密不漏。】王夫人再四遣他去睡,他也便去了。

晴雯病”射覆凤姐病,晴雯映射王熙凤。“”书中隐寓怀胎。1714年八月贾母丧礼,王熙凤刚刚怀孕曹雪芹。“他也便去了”,宝玉不是去睡觉,而是去吹笛了。

(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石门的文章,就关注、点赞并转发,您的支持是石门持续创作更新下去的唯一动力。申明:作者文字和观点,未经授权,不得盈利使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告知替换。我是为您讲历史的石门,每天一文,明日不见不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