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让内心变得强大的秘籍(传习录精读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之2:“知行合一”,但要分一个终始,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传习录让内心变得强大的秘籍?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传习录让内心变得强大的秘籍
知行合一之2:“知行合一”,但要分一个终始
网络转载 源自孔门之学 2019-03-01
一般认为,认知是行动的先导,人们总是先知而后行,知道这世界上有泰山,然后才可能去攀登泰山。同样可以说,实践出真知,知识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能自天上掉下来。人之认知来源于经验,应该说先行而后知。 阳明先生提出“知行合一”,既然说“合一”,显然“知”与“行”从时间上不分先后。
须知,“知行合一”不是落在经验层面讨论知与行之间的关系,此“知”乃德性之知,不是感觉、概念层面的觉知、知晓,此“行”是在自家心性上做功夫,不是行为、行事。
对于“知行合一”,不能以文害辞,以辞害意,不是“知”与“行”从外面合二为一,好像粘合在一起似的。阳明先生开示“知行合一”,目的是引导学者入手做心性功夫,以“知”为“主意”,以“行”为“功夫”,好像又分一个“始”与“终”。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之始”,与“知是行的主意”,所要表达的只是一个意思。“知”在“行”之先,但这不是物理时间意义上的在先,而是“逻辑上在先”。对“功夫”而言“主意”,离开“功夫”就谈不上“主意”,如果“知”“行”真分一个先后,功夫就间断了,故曰:“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
“行是知之成”,与“行是知的功夫”,几乎也是同一个意思。成,终也,做一段“行”的功夫,在终位又复归“知”。但不是先“行”而后“知”,而是“知”作为“主意”始终贯穿其中,故曰:“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传习录》225条:“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
做致知功夫“各随分限所及”,先有良知开悟,然后涵养扩充,刘宗周认为,“此是先生渐教,顿不废渐”。但阳明先生说得明白:“如此方是精一功夫”。
“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从中不难体会出“知是行之始”与“知是行的主意”。何为“扩充到底”?“行”从“知”中开显出来,进而扩充到底,又从“行”过渡到“知”,故“知”是“行”之始,也是“行”之终。“终”乃“原始反终”,“终”与“始”,只是一个。
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不能只聚焦于“一”而忽略了“贯”,曾子著《大学》,把“吾道一以贯之”所蕴含的义理融入“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这一句中。《中庸》云:“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如果不点出“终始”,“诚”就会凌空蹈虚,不能成物。对于“知行合一”,须落在“终始”上体会其义,“知”与“行”不是从外面合二为一,而是如阳明先生所言:“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
陆原静问:“知至然后可以言诚意,今天理人欲,知之未尽,如何用得克己工夫?”先生曰:“人若真实切己用功不已,则于此心天理之精微日见一日,私欲之细微亦日见一日。若不用克己工夫,终日只是说话而已,天理终不自现,私欲亦终不自现。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处,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传习录》65条)
陆原静认为,先要知善知恶,然后才能为善去恶,落在《大学》八条目上说,欲诚其意,先要致其知。陆原静主张“知”在“行”之先,这是物理时间上的先后次第。体会阳明先生所言“人若真实切己用功不已,则于此心天理之精微日见一日,私欲之细微亦日见一日”,似乎主张先“行”而后“知”。须知,通过真切笃实做功夫来获得“知”,正体现为“行是知之成”,这个“知”既在“行”之后,也在“行”之先。换言之,阳明先生说先后次第,不是落在物理时间上,“先后”其实是“终始”,属于德性意义上的“时”,在后的反而在先。
阳明先生曰:“夫道,必体而后见,非已见道而后加体道之功也”。可以从孟子所言“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得到印证。见道而后加体道之功,先“知”而后行”,把知、行割裂为二。“夫道,必体而后见”,看似先“行”而后“知”,实则是“知行合一”。
《大学》八条目前面四个环节,先格物致知,而后诚意正心,先后点出“物”“知”“意”“心”。再看良知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首句说“心”,次句说“意”,三句说“知”,末句说“物”。从文辞上考察,正与《大学》八条目给出的次第相反。八条目各个环节看似有先后次第,但功夫只是“一贯”,“心、意、知、物只是一件”。四句教前两句分“体”与“用”,三四两句分“知”与“行”,但阳明先生说:“此原是彻上彻下功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