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你对养老保险的看法(清华教授对不起)

杨燕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公共卫生学院特聘教授。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教授、医疗服务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健康大数据与循证医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社会保险标准委员会委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等政府部门的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医疗保险联盟主席,《社会保险法》(社保)编著人。

在全球养老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和见解,曾于2012年发表“延迟社保退休年龄”的言论,在社会中激起巨大争议和反响。今年她在一个腾讯论坛里的演讲, 再次道出中国未来将面临的巨大养老危机。

说说你对养老保险的看法(清华教授对不起)(1)

想要优雅老去,就要“终生自立”

杨燕绥在演讲时说到,2012年开始,我们国家的劳动人口开始直线下降。一些省市的养老金,收上来的和发出去地出现了缺口。然后我写了一篇文章,面对中国这样一个养老金的缺口问题,我们下一步怎么办?

文章里涉及到了随着寿命的延长,我们是不是可以延迟一点领取养老金,给年轻人的负担减少一点呢?你没看到家里头70岁、80岁的老人多了吗?我们国家需要3000多万的岗位来照顾老人,可是我们只有200万人在做这件事情。那我们是不是需要考虑离开已经不需要我们的工厂,到我们居家就近的地方去做一做照顾老人的事情,帮助老人洗洗衣服做做饭呢?

说说你对养老保险的看法(清华教授对不起)(2)

后来引来网络骂声一片,当时点击骂我的文章、骂我的人那可是五位数啊!引得我们周边很多小的国家比如新加坡、马来西亚,他们的大使都跑到我办公室来了,问我你们国家到底要怎么办。当时各类信件、包裹雪片般寄来,我至今都保留着那个“让我去洗衣服做饭的搓衣板”。当时清华大学有一个学生Email给我发了封信,说杨教授你得罪社会了,你给我们清华丢脸了,你要向全社会道歉。一个星期我要看不到你向全社会道歉,我就到你办公室去“喷粪”。

说说你对养老保险的看法(清华教授对不起)(3)

杨燕绥至今保留的搓衣板

后来我就问了他几个问题。问题一,如果家里有70、80、90岁的老人要养,那50、60岁的人应该退休吗?问题二,如果企业缴纳的养老金上涨导致用工成本越来越高,你还找得到工作吗?问题三,如果个人缴纳的养老金一直不断上涨,你愿意吗?你把这三个问题想明白了,你到我办公室来“喷粪”,我等着你。结果他始终没来。

我相信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国家面临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老龄社会。

30年后,中国将“跑步”进入超级老年社会,她表示:

2000年以前,我们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国家,到处都在讲劳动人口红利;

2000年,中国进入了老龄社会;

2020年之后,2025年之前,中国一定会进入深度老龄社会;

到2030年,65岁以上的老人会达到20%。我们中国从进入老龄社会,到进入深度老龄社会将用时20年,再用十年就会进入超级老龄社会。

中国从一个年轻的社会进入一个老龄社会、深度老龄社会、超级老龄社会,一共30年。我们比较一下可以看到:1950年美国进入老龄社会,到2015年他进入深度老龄社会,一共用了65年。65年,足够他们有备而老。所以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我们的老龄化速度非常快,存在一个“快速老龄化”的现象。

说说你对养老保险的看法(清华教授对不起)(4)

我们还面临一个问题。当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的时候,他们的人均GDP水平是1万美金;当他们进入深度老龄社会的时候,他们的人均GDP水平是2万美金;当他们进入超级老龄社会,也就是今天的德国、日本,他们的人均GDP是4万美金。那么我们在2000年进入老龄社会,我们的人均GDP是多少?800美金,离1万差十几倍。当时和我们同期进入老龄社会的新加坡,人均GDP是24000美金,是我们20多倍。

这意味着一个什么样的现象呢?意味着我们“未富先老”。这就是中国,已成事实,不可改变。想要优雅老去,就要“终生自立”。

说说你对养老保险的看法(清华教授对不起)(5)

超四成老人,退休再就业

无独有偶的是,就在上个月的20日,广东卫视财经郎眼栏目郎咸平、俞飞和主持人王牧笛也围绕养老这个话题展开了讨论,也引发人们对于养老问题的关注和热评。

在日本,每4个人里就有1个65岁以上老人,养老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前几天岛叔看到一则新闻,日本再次延长退休年龄至70岁,无数老人为了生计,还要继续工作。而在中国,据融360发布的养老大数据报告显示,在父母一辈中,有超过四成的人仍在为养老工作,仅有24.74%依赖子女赡养养老;被调查的子女中,高达50.31%的人声称未给父母钱养老。

忙碌了一辈子,退休养老是每个人的期望,可现实却给所有人扎心一击。据统计,截止到2017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人数量为2.41 亿,而老年在业人口则达到上亿人。

说说你对养老保险的看法(清华教授对不起)(6)

根据经济学家的预测,2年后,我们就将进入深度老龄化时代。我国或在2037年达到日本现在的水平,到2050年或将与日本当时的老龄化水平相接近。2050年前后,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峰值的4.87亿左右,人口老龄化将贯穿我国社会的整个21世纪。显然,未来中国的养老绝不是一个小问题,是悬在每个人心头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衰老无可避免,漫漫养老路,通胀每一秒都在吞噬你的财富。

人到退休,到头来却发现养老靠不了子女、靠不了微薄的养老金,只能靠自己!报告显示,我国老年人养老资金的来源,主要为继续工作取得的收入,以及存款和养老金!也就是说,没有比较高的养老金和足够的存款,到了退休,就必须继续工作养活自己,毕竟,退休了就失去了收入来源,并不意味着支出会减少,反而随着健康状况的下降,在健康医疗等方面的支出会越来越多。收入锐减,而支出更多,使老年人无法退休,也不敢退休,只能继续忙碌下去!而在同时,那些不给父母养老钱的年轻人,过的也并不轻松。随着80后、90后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便不得不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结构,扛起整个家庭的责任,不但要为家庭的日常消费支出和孩子的教育考虑,还要承担起房贷、车贷等沉重的债务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人哪里还有钱去赡养老人,不啃老已经不错了!这种现实之下,年轻人无奈,老年人也无奈,所以,大多数年轻人只能努力活着撑起整个家,而老年人也只能继续工作来养活自己。更为令人无奈的是,父母们的今天,极有可能就是我们的明天!作为年轻人,我们在承担起家庭责任的同时,也应该想想,当我们自己退休时,是否还需要继续工作来挣钱养老?但其实,如果我们能现在开始提前做好养老规划,是不必在退休之后,仍旧忙忙碌碌为挣钱而奔波的。存款、社保养老金,都能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养老保障,但这种保障,是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的。现金储蓄,如果遇到意外和疾病,那就是一场空;社保养老金,额度太低甚至无法保障温饱!所以,我们必须要找到一种保障充足、确定的养老保障方式,这种保障方式,莫过于商业养老保险!

说说你对养老保险的看法(清华教授对不起)(7)

当我们老了,没有保险拿什么养老?商业养老保险的确定性,在于它所提供的保障,不会因为我们发生意外或疾病而发生变化,只是为了我们的养老,在我们退休后给予我们养老金!它的保障充足性,在于它能够根据我们自身的情况,来确定退休之后拿到多少养老金,如果每月需要3000元,那现在就可以确定下来,只要定期缴纳一定的保费,老了就能每月拿到3000元!除此之外,商业养老保险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复利效应,越年轻需要缴纳的保费就越少,每年的利息都会化作第二年的本金,长久下去,等到退休,便能够拿到更多的保险金。保险就是这样,年轻时预备年老,将未来不确定的变成确定,将养老的风险提前扼杀,到时候,我们不必担心退休了收入中断,不必担心社保养老金低,不必担心子女无力赡养,也不必再退休再就业。

说说你对养老保险的看法(清华教授对不起)(8)

此外,我们结合年轻人的情况,商业养老保险为年轻人养老所提供的帮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一、现在交钱少,将来领的多大家要明白,保险基本上都是买的越早越便宜,也就是越年轻投保,缴纳的费用就越少,而能够买到的保额会越高,商业养老保险也是这样。年轻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每年仅需要缴纳不多的保费,但等到年老时,领取到的保额会更高。比如说有的产品,年交一两万,缴纳20年,60岁之后便能够每年领取两三万甚至更高,直到身故或领取到100岁。为什么会交的少领的多?这是因为商业养老保险也是有收益的,而且基本上都是采取复利的模式,相当于“利滚利”,交的时间越长,将来获得的收益会越高。二、保障内容多样,保证领取利益一般来说,商业养老保险除了每年领取相应的养老金之外,还会有关爱金、身故保险金、祝寿金等等,有些产品还会有分红收益等其他利益。这些保障内容,足以保障我们的利益,最后拿到手的钱,肯定会比我们缴纳的保费要多,即便是刚领养老金不久就不幸离世了,那保险公司也会将身故保险金给付给受益人。三、缴费、领取方式灵活,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商业养老保险在缴费上,可以选择趸交、10年交、20年交等等不同的缴费方式,缴费时间越长,每年需要缴纳的保费就越少。而领取养老金时,可以选择55岁、60岁、65岁等多个不同年龄点领取,也可以选择一次性领取、每年领取、在一定时间内领取完等等多种方式,能够满足不同人的养老需求比如说,我们选择20年缴费,到60岁开始领,10年内领取完,那等到60岁时,就可以领取养老金,一直领到70岁,所有的养老金都会在这10年内领完。

年轻人存不了钱,商业养老保险让年轻人强制储蓄,每年都必须要缴纳保费;

年轻人挣钱少,商业养老保险让年轻人每年缴纳少量的费用,就能领取到较高的养老金;

年轻人缺乏养老规划,商业养老保险的保障内容已经为年轻人规划好了养老所需,专款专用。

说说你对养老保险的看法(清华教授对不起)(9)

在未富先老的年代,多数年轻人如果不从现在预备养老,那面对高额的养老费用,可能等到了老了的时候还在努力的挣养老钱。

所以,从现在开始,预备养老吧,毕竟,这是你最年轻的一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