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河北5大名将(石家庄赵子龙驻马店袁绍)

有个段子“火”了很多年,说三国蜀汉名将赵云报自家名号时会大喝一声:“我乃石家庄赵子龙也!”同为三国人(实为东汉人)的袁绍也会来一句:“我驻马店袁绍,四世三公,富贵已极!”南北朝北齐名将高长恭在与敌军作战时,戴上面具大喝道:“枣庄王来也!”河北石家庄、河南驻马店、山东枣庄的市名都是近代才出现的,赵云怎么可能自称石家庄赵子龙?这些段子其实只是调侃这些城市的市名太“土”,完全没有古名的韵味。

袁绍河北5大名将(石家庄赵子龙驻马店袁绍)(1)

石家庄行政区划简史:春秋时是鲜虞国地盘,后为晋国控制,战国时为赵国之地。秦统一后,石家庄隶属巨鹿郡,西汉初年设恒山郡。后来避汉文帝刘恒的名讳更名为常山郡,大名鼎鼎的“常山赵子龙”就是这么来的。

常山位于太行山东麓,也就是河北与山西的界山以东。常山以东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著名的滹沱河穿常山郡向东流去。华北平原的北部是燕山山脉,有军事重镇幽州,华北平原的中部过了黄河就是山东。古人有言:常山西控太行,东绝河北,北震幽州,南逼梁宋(开封)。得常山,如高屋登顶,为天下形势之地。五代时,常山设成德军节度使,是天下第一等的军事重镇,五代王朝防御北方契丹骑兵的战略重镇。

袁绍河北5大名将(石家庄赵子龙驻马店袁绍)(2)

汉武帝时,将常山郡分出一部分设真定国(地级)。真定国就位于今石家庄东郊,东汉光武帝时又并入常山。之后的常山也称真定、恒州、恒山,唐朝就设恒山郡,五代后汉称镇州,北宋设真定府常山郡。直到清雍正帝登基,真定府名犯了“胤禛”的名讳,更名为正定。

有人说无论是常山、真定、恒州、恒山,还是镇州、正定或者赵州,听起来都有古色古香的味道,为什么叫“土里土气”的石家庄?有当地人自嘲石家庄是世界上最大的村庄。

清朝灭亡前是没有石家庄这个地名的。之后设石门市,之所以叫石门,是从石庄和休门的地名中各取一字,合称石门。石家庄这个名字出现于1947年1月,石门市获得了新生,更名为石家庄。

袁绍河北5大名将(石家庄赵子龙驻马店袁绍)(3)

离开石家庄,咱们去河南驻马店。驻马店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北邻漯河、周口,西邻南阳,西北邻平顶山,南邻信阳,东邻安徽阜阳。驻马店有山有水,土地肥沃,宿鸭湖更给驻马店增添了很多灵气。可让人哭笑不得的是,驻马店之所以出名,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驻马店的名字,经常有人调侃驻马店的名字,说“没有最土,只有更土。”驻马店这三个字,给人的感觉就像偏远地区的一家小客栈,侠客牵着马进店,店小二肩上搭着毛巾眉开眼笑迎上,冲后面大喊:“贵客来了!”

实际上,驻马店曾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名字——汝南。汝南袁氏是东汉三国时公认的第一流士族,身份地位有时甚至高过刘氏皇族。西汉时设汝南郡,辖今漯河市、驻马店市、信阳市、安徽省阜阳市。西汉之后的各朝也设有汝南郡,当时虽还没有驻马店这个城市,但治所多在今驻马店市的辖区内,比如西汉时的上蔡和平舆。

袁绍河北5大名将(石家庄赵子龙驻马店袁绍)(4)

驻马店这个地名应该出现于明朝,明英宗第六子朱见泽封为汝宁王,就藩汝宁府,就是现在的河南省东南部。朱见泽就藩后,在汝宁府修建了驿站,方便与朝廷的联系。各方官员路过汝宁时都要下马休息。久而久之,驻马店之名就传开了。到后来,国家设驻马店专区,后改称驻马店市。驻马店要改名汝南,有个问题需要先解决好,就是汝南县的地名。

汝南县位于驻马市区以东,是明清两朝汝宁府的治所,当时称汝阳县。清朝结束后改为汝南县,后划归驻马店市管辖。有人觉得这事好办,驻马店改名汝南后还是地级市,并不影响县级的汝南县,吉林省就有个同名的吉林地级市。也有人认为,驻马店乡土气息浓郁,再说大家也都叫习惯了,没有必要改名。

袁绍河北5大名将(石家庄赵子龙驻马店袁绍)(5)

接下来就是枣庄,很多人吐槽“高端大气”的兰陵怎么就改成“土里土气”的枣庄?枣庄位于山东省南部,北邻济宁市,东邻临沂市,南接江苏省徐州市,西抵微山湖东岸。枣庄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从京津到宁沪杭,徐州是处在中间位置的重镇,而枣庄堪称是徐州的北面门户。

枣庄市区在战国时还没有出现,但枣庄市区以东有个兰陵县。兰陵附近的高地种有兰花,所以叫兰陵。此后各朝多设兰陵县,虽然县治不固定,但距离现在的兰陵县并不远。兰陵出名可能因为三件事:南朝萧道成、萧衍先后建立齐朝和梁朝,他们的郡望都是兰陵;北齐世宗高澄之子高长恭封兰陵王;唐人李白有诗:“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一说李白诗中所指的兰陵在四川)

袁绍河北5大名将(石家庄赵子龙驻马店袁绍)(6)

明清时,兰陵地名消失已久,今兰陵县时称苍山县。此时的枣庄依然没有出现,在今枣庄市区以南不远设有峄县,被认为是枣庄的前身。清朝末年,人们在这里发现了储量非常大的煤炭,很多人都来这里挖煤。峄县内有一片规模很大的枣树林,人们就称这里为枣庄。不过“兰陵”这个地名与枣庄确实有直接关系,西晋惠帝元康初(291至299年),朝廷设兰陵郡,郡治就在峄县(今峄城区)境内。

枣庄如果改名兰陵,是有一定历史根据的。只是枣庄改名兰陵,将与临沂市兰陵县(原苍山县)的名字重复。因为属于跨地市重名,这个问题解决起来有些难度。

(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